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同种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的高血压与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END定义为入院72 h内任意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增加≥4分或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降低≥2分。比较END组与非END组的基线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评估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64例(26.9%)发生END。END组患者伴HHcy的高血压比例、血糖、同种半胱氨酸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出血破入脑室比例、血肿增大比例、基线血肿体积、基线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END组,而基线GCS评分显著低于非END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基线血肿体积[优势比(odds ratio, OR)1.08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9~1.146;P=0.003]、基线GCS评分(OR 0.420,95% CI 0.245~0.719;P=0.002)及伴HHcy的高血压(OR 2.441,95% CI 1.185~5.029;P=0.016)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结论伴HHcy的高血压是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疾病恶化 时间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高尿酸(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至6月8 465例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86(48±10)岁,其中男性5 380例,女性3 085例。根据尿酸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HUA组1 694例和正常对照组6 771例。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使用4种不同模型,分析Hhcy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HUA检出率的比值比(OR)及其95%C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校正其他因素的情况下,Hhcy人群中HUA检出率的OR(95%CI)为3.272(2.839~3.771),P<0.001;校正年龄和性别后,Hhcy人群中HUA检出率的OR(95%CI)为2.111(1.811~2.461),P<0.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Hhcy人群中HUA检出率的OR(95%CI)为2.163(1.845~2.535),P<0.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饮酒频率、吸烟频率、锻炼频率和锻炼强度等因素后,Hhcy人群中HUA检出率的OR(95%CI)为2.209(1.845~2.646),P<0.001。结论Hhcy与HUA呈正相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高尿酸健康管理的新途径。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成年起病的甲基丙二酸合并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24岁发病,以行走不稳、精神行为异常起病,进行性加重,神经系统体检发现明显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征,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小脑半球对称性长T2信号,血液总同型半胱氨酸、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显著增高,基因检测发现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82G>A及c.217C>T,确诊为钴胺素C缺乏。经给予腺苷钴胺、甜菜碱、叶酸、左卡尼汀治疗后患者行走不稳略有所好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显著下降。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小脑损害 MMACHC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硫氨酸(Met)和半胱氨酸(Cy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78例CHF急性加重期患者(CHF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CHF组中,射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53例,射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50例,射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75例。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Hcy、Met和Cys;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计算左心室射分数(LVEF)。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Hcy、Met、Cys、NT-proBNP、LVEF诊断CHF的效能。结果CHF组Hcy、Met、Cys、NT-proBNP、LVEDd和E/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64 ± 5.02) μmol/L比(8.71 ± 3.47) μmol/L、(23.38 ± 5.75) μmol/L比(20.52 ± 4.18) μmol/L、(343.45 ± 44.49) μmol/L比(290.53 ± 48.38) μmol/L、(5 759.43 ± 3 806.22) pg/L比(40.24 ± 31.91) pg/L、(52.67 ± 12.27) mm比(46.41 ± 12.27) mm和(17.32 ± 5.61)%比(9.54 ± 2.64)%],LVEF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5.27 ± 4.93)%比(62.37 ± 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HFmrEF和HFrEF患者血清Hcy和Cys明显高于HFpEF患者[(16.29 ± 8.18)和(18.68 ± 8.99) μmol/L比(13.75 ± 6.48) μmol/L、(346.64 ± 51.85)和(361.40 ± 52.34) μmol/L比(329.35 ± 55.16)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rEF患者与HFrEF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rEF患者血清Met明显高于HFpEF和HFmrEF患者[(28.74 ± 8.22) μmol/L比(24.76 ± 7.60)和(25.15 ± 6.96)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患者与HFmrEF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Met、Cys与NT-proBNP呈正相关(r = 0.632、0.206和0.455,P<0.01),与E/e′水平呈正相关(r = 0.463、0.198和0.346,P<0.01),与LVEF呈负相关(r = - 0.491、- 0.152和- 0.330,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994)确定血清NT-proBNP诊断CHF的最佳临界值为120 pg/L,AUC为0.994,95% CI 0.997 ~ 1.000;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646)确定Hcy诊断CHF的最佳临界值为10.56 μmol/L,AUC为0.899,95% CI 0.859 ~ 0.939;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218)确定Met诊断CHF的最佳临界值为25.58 μmol/L,AUC为0.637,95% CI 0.563 ~ 0.711;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391)确定Cys诊断CHF的最佳临界值为298.05 μmol/L,AUC为0.765,95% CI 0.700 ~ 0.830;LVEF的AUC<0.5。结论CHF患者血清Hcy、Met、Cys水平明显升高,与NT-proBNP及E/e′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血清Hcy水平对于CHF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高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甲硫氨酸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討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96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 其中按痴呆类型分为血管性痴呆 35例、阿尔茨海默病 32例、帕金森病痴呆 29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 14例、中度 38例、轻度 44例 ;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的 32例非痴呆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 Hcy水平, 比较对照组与不同痴呆程度、不同痴呆类型患者血浆 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轻、中、重度患者的 Hcy水平分别为( 14.93±3.97)、( 18.72±5.51)、( 21.79±2.24) μmol/L, 均高于对照组的( 12.79±5.26) μ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重度患者 Hcy水平高于轻度患者, 重度患者 Hcy水平高于中度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痴呆患者 Hcy水平分别为( 20.32±5.79)、( 17.41±4.23)、( 15.42±3.39) μmol/L, 均高于对照组的( 12.79±5.26) μ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血管性痴呆患者 Hcy水平高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cy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越严重, 检测 Hcy水平可有效区分痴呆类型,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慢性或隐袭起病并逐渐发展为痴呆。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Hcy与VCI存在联系,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毒性等机制参与认知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析Hcy参与VCI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有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VCI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痴呆,血管性 高半胱氨酸 高同种半胱胺酸血症
  • 简介:摘要高半胱氨酸参与体内甲硫氨酸循环并经肾脏排泄,其异常升高会增加脑血管病风险。近年来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小血管病密切相关,并且是缺血性卒中及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药物干预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小血管病的防治意义逐渐得到证实。文章就高半胱氨酸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卒中及痴呆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高半胱氨酸 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经检测发现,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组和1级高血压组患者,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3级高血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占比显著高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年龄≤45岁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运用Gensini积分方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的四分位数间距进行如下分组:G1组(Gensini积分≤14分,40例),G2组(14分<Gensini积分≤32分,44例),G3组(32分<Gensini积分≤64分,35例)和G4组(Gensini积分>64分,39例),冠状动脉狭窄<20%则为G0组(95例)。经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Gensini积分与HCY及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Gensini积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结果共入组253例患者,平均年龄(41.7±3.5)岁。5组间的男性比例、吸烟率、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CY平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与Gensini积分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TC≥5.60 mmol/L、LDL-C≥2.59 mmol/L、FBG≥6.20 mmol/L和HCY≥15.0 μmol/L(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ensini积分相关因素有HCY<15.0μmol/L(OR=-1.437,95%CI:-2.355~-0.518,P=0.002)、FBG<6.20 mmol/L(OR=-1.178,95%CI:-2.084~-0.271,P=0.011)和不吸烟(OR=-0.865,95%CI:-1.685~-0.045,P=0.039)。而发生AMI的影响因素有HCY≥15 μmol/L(OR=3.907,95%CI:1.794~8.507,P=0.001)、吸烟(OR=5.535,95%CI:2.630~11.651,P<0.001)、LDL-C≥2.59 mmol/L(OR=2.318,95%CI:1.014~5.299,P=0.046)和FBG≥6.20 mmol/L(OR=5.295,95%CI:2.195~12.777,P<0.001)。结论HCY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显著正相关,并增加AMI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Hcy以来,其在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近年来,Hcy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与多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就Hcy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相关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肿瘤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尿并同型半胱氨酸患儿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血浆硫化氢(H2S)水平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代谢病门诊就诊的66例甲基丙二酸尿并同型半胱氨酸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其分为心血管系统受累组(10例)和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组(56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血浆H2S水平及基因型的差异。结果1.≤1岁的早发型患儿45例,其中心血管系统受累4例,无心血管系统受累41例;>1岁的晚发型患儿21例,其中心血管系统受累6例,无心血管系统受累15例。男性患儿共44例,其中心血管系统受累8例,无心血管系统受累36例;女性患儿共22例,其中心血管系统受累2例,无心血管系统受累20例。2组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10、0.368,均P>0.05)。2.伴心血管系统受累的10例患儿中,单纯高血压3例,肺动脉高压并高血压2例,心肌轻度肥厚2例,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1例,单纯肺动脉高压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与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组比较,心血管系统受累组患儿并肾脏受累的比例增加,并神经系统受累的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4、5.79,均P<0.05);并血液系统受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05);血浆H2S水平降低[(33.8±3.6) μmol/L比(39.3±5.2) μmol/L,t=-3.22,P<0.01]。3.对46例患儿行基因检测,均发现MMACHC基因突变(cblC型),并且心血管系统受累患儿中以c.80A>G突变最常见,无心血管系统受累患儿以c.609G>A突变最常见。结论甲基丙二酸尿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系统受累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并多系统受累,尤其以肾脏受累更为常见。血浆H2S水平的下降可能参与了其心血管系统受累的发生。MMACHC基因c.80A>G突变是甲基丙二酸尿并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系统受累患儿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损害 硫化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的患者接受静脉注射剂量为8 g / d的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持续45天。在治疗的第0、15、30和45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性(PTA)的变化和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PTA均显着改善。实验45 天后,实验组血清TBil的降低和PTA的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实验45 天后实验组TBil的降低率和PTA的升高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有显着性差异(P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伸降对肾脏器官受损情况的干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60例研究对象,均为H型高血压患者(研究组,Hcy≥10μmol/L),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另选择同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正常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Hcy<1010μmol/L),两组患者皆行血清Hcy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血清Hcy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清Hcy与肾脏器官的相关性。结果:在性别、患病时长、血脂水平上,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在年龄、血压变异性与血清Hcy上,两组比较有差异(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并分析Hcy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汾西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脑梗组,同期在医院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80例作为非脑梗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的Hcy、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组、非脑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的HDL-C水平高于非脑梗组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与HDL-C呈负相关(P<0.05);HCY诊断脑梗死的敏感性为42.22%,特异性为53.75%,准确性为45.77%,阳性预测值为67.26%,阴性预测值为29.25%。结论Hcy与HDL-C水平具有相关性,但Hcy诊断脑梗死的效能较低,不适合作为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对妊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作用影响。方法:利用数字双盲法将我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妊患者选取为此次观察分析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有 44例患者,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提供药物硫酸镁,研究组患者提供硫酸镁基础上,联合口服硝苯地平,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水平,及对C反应蛋白(CRP值)的影响。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较好,数据差异明显(97.73%VS86.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Hcy值与CRP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改善,Hcy值差异明显(10.31±1.45VS15.37±2.45),CRP值差异明显(1.41±0.06VS2.23±0.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cy值与CRP值,并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在推广使用。

  • 标签: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 妊高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以寻找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30例老年患者电子病历,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采用半定量法将130例老年患者分为正常组(31例)、轻度异常组(26例)、中度异常组(32例)和重度异常组(41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年龄、高血压病程、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年龄、高血压病程、尿酸、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正常组、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老年患者年龄[(73 ± 6)、(72 ± 7)、(76 ± 6)、(79 ± 7)岁,F = 10.487,P < 0.001]、高血压病程[0(0,2)、4(0,16)、2(0,15)、10(0,15)年,H = 10.711,P = 0.013]、尿酸[(274 ± 74)、(294 ± 67)、(315 ± 64)、(343 ± 120)μmol/L,F = 3.964,P = 0.010]、胱抑素C[(0.96 ± 0.29)、(1.24 ± 0.32)、(1.42 ± 0.40)、(1.84 ± 0.65)mg/L,F = 23.025,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10.1 ± 2.3)、(11.4 ± 2.9)、(12.5 ± 2.7)、(18.0 ± 3.5)μmol/L,F = 39.271,P < 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重度异常组患者年龄较正常组、轻度异常组及中度异常组均显著增高(P均< 0.05);轻、重度异常组患者高血压病程均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均< 0.05);轻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中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重度异常组患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正常组、轻度异常组及中度异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且重度异常组患者尿酸水平均较正常组和轻度异常组显著升高(P均<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 = 0.406,P < 0.001)、高血压病程(r = 0.263,P = 0.002)、尿酸(r = 0.293,P = 0.001)、胱抑素C(r = 0.588,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r = 0.646,P < 0.001)均与脑白质疏松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 1.099,95%置信区间(CI)(1.030,1.168),P = 0.003]、胱抑素C [OR = 11.345,95%CI(3.725,34.549),P < 0.001]及同型半胱氨酸[OR = 1.438,95%CI(1.262,1.638),P < 0.001]均为影响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是老年患者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可以初步评价其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脑白质疏松症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