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采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股骨骨折26例,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1岁到85岁,平均72岁.按Evans分型,一类顺骨折Ⅰ型3例,Ⅱ型11例,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4例,二类逆骨折1例.术后门诊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26例患者经过门诊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8-18月),未发现断钉、螺旋刀片退出、切割及穿入关节腔等.术后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8.5%.结论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牢固,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关键词PFNA;骨质疏松症;股骨骨折;骨折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纳入2015年1-5月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口复位固定术 股骨头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患者84例,其中46例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治疗中,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优于动力髋螺钉治疗,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具有较高的优良率。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 骨折 粗隆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治疗46例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手术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同时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愈合时间(6.6±3.2)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髋内翻、内同定失效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4%。结论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5年1-2015年5月行切口复位固定术治疗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设为普通组。在同一时纳入收治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实施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普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普通组为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安全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口复位固定术 股骨头置换术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mroximalfemoralnailanti-m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治疗46例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手术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同时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愈合时间(6.6±3.2)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髋内翻、内同定失效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4%。结论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结果。方法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人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BNN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和外固定支架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2010年1月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骨折111例。对照组骨牵引治疗52例,治疗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59例。追踪随访1.5-2年判定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功能评分优良率58%;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导致死亡者1例,功能评分优良率96%。结论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创伤小可以减少病人卧床时间,并发症少,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对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以了解患者拥有良好心理状况的重要。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具有一样抑郁程度的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90例,常规组90例,所有的患者都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之上,再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措施。在患者接受护理第二周、第四周以及第六周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评定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AMD、HAMA、SSS以及BI评分都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的总依从率是89.89%,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1.11%,另外,实验组患者总治愈率是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2.22%,具有显著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会影响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治疗有助于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依从以及以及康复的效果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参考。

  • 标签: 抑郁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不同类型不同手术方式将我院骨科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收治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28例患者为一组,将实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2.37±10.37)、手术时间(64.31±8.21)、住院时间(11.38±3.21)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参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均有一定效果,但是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将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amma钉进行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PFNA进行固定,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的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PFNA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我院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一般、优秀、非常优秀概率分别为20%、20%、60%;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一般、优秀、非常优秀概率分别为33%、27%、40%。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效果比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PFNA治疗骨质疏松高龄患者股骨骨折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份至2013年2月份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高龄患者股骨骨折的相关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地分析总结。结果50例股骨骨折病患全部获得1年时的随访。本组病例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病例。总之,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57.4min,参照Harris的评分标准优为40例,良为4例,一般为5例,差为1例,总的优良率为88%。结论临床上应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手术操作方便、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的痊愈率高以及固定牢靠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术后益气温经方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2例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实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组患者术后予中药益气温经方及钙尔奇D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钙尔奇D治疗,疗程为3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骨折愈合率及骨密度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温经方能提高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益气温经方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年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和安全指标较之对照组改善显著,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用于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高龄患者效果良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临床安全,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股骨骨折(femoralintertrochanteriefracture)又称股骨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水平之间的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基底 小粗隆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治疗老年股骨骨折57例,EvansⅡ型11例,Ⅲ型39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多数伴有内科疾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5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3-24个月),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余49例Harris评分,优3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随访期间X线检查,无假体松动、下沉等病例。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加长柄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科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病患68例,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甲组(n=34)采取骨内固定联合股骨头置换疗法,乙组(n=34)采取切口复位固定疗法。综合分析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手术用时等指标。结果甲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乙组低,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明显比乙组短,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比乙组的7.65%低,P<0.05。结论采取骨固定联合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病情恢复快,预后效果好。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预后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的40例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与疗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4±1.2)周,Harris评分为(89.4±4.8),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VS65.0%),(P<0.05)。结论骨质疏松股骨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满意度。

  • 标签: 中西医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1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57例(A组),PFNA治疗55例(B组)。A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66.4±4.1)岁,Jensen分型:Ⅱ型27例、Ⅲ型30例;B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7.7±3.8)岁,Jensen分型:Ⅱ型24例、Ⅲ型31例;术后随访(16.5±1.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Harris评分、骨密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2例全部获得随访,两组性别、年龄、Jens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及引流量少(均P<0.05);B组可获得早期功能锻炼及更好的早期骨折愈合率(P<0.05);但术后12个月的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骨密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前术后骨密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断裂与术后骨折移位的患者均在翻修术后获得骨愈合。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早期骨愈合率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 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PF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