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蛋白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及分裂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LV-Green-NS3/4A和pLV-puro-NS3/4A,将细胞分为pLV-Green-NS3/4A或pLV-puro-NS3/4A转染组及其相应对照组(转染空载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分析细胞有丝分裂情况。结果pLV-Green-NS3/4A转染组SMMC-7721细胞的生长状态差于相应空载体对照组;与相应空载体对照组比较,第3、4天pLV-Green-NS3/4A转染组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均被抑制(均P<0.05)。pLV-Green-NS3/4A转染组和相应空载体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3±3.5)%和(5.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P<0.001)。与相应的空载体对照组比较,pLV-puro-NS3/4A转染组细胞出现更多的多极纺锤体,两组多极分裂率分别为(2.33±0.58)%、(6.01±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P=0.005)。结论HCV NS3/4A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多极分裂。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炎病毒,丙型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裂
  • 简介:利用PCR技术扩增HCVns3基因,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质粒pProEX-HTb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5α,酶切鉴定得阳性重组质粒pProEX-HTb-ns3并测序;pProEX-HTb-ns3转化宿主细胞获得工程菌,用IPTG诱导,获得NS3蛋白的高效表达,薄层扫描显示其占菌体总蛋白的35%;目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经Ni2+-NTA凝胶亲和层析纯化,透析并浓缩后用丙型肝炎患者阳性血清做为一抗行Western-Blot证实特异性和抗原性.结果成功表明,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6His-NTA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HCVNS3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为利用NS3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及制备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区 原核表达 纯化 抗原性 ns3基因
  • 简介:InChina’sthreenorthernregionsoftheNorthwest,NorthandNortheast(3Ns),thereare1.33millionsqkmofdesertandsandland,forminga5,000-km-longwind-sandbelt.In1978,theChinesegovernmentdecidedtobuildthe"3Ns"shelterbeltnetwork.Theprojectcovers13provinces,autonomousregionsandcitiesincludingXinjiang,Qinghai,Gansu,Ningxia,Shaanxi,InnerMongolia,Shanxi,Hebei,Beijing,Tianjin,Liaoning,JilinandHeilongjiang,eoveringanareaof4.06millionsqkm,42%ofthecountry’stotalland.Itplanstocompletetheprojectin73years,inthreephases:thefirstphaseis

  • 标签:
  • 简介:该出版物涵盖与厂址相关的因素以及有关运行状态和事故条件的现场组装相互作用因素,包括应对紧急事故的保证措施、组装相关的自然因素及人因导致的安全重要事件。本安全要求标准中所考虑的外部人因事件都是偶发事件。该标准不覆盖为避免第三方故意行为对核设施装置安全进行的实体保护。此前关于本主题的安全标准适合陆上固定热中子核电厂,该标准则适用于范围更广的核设施,采用以评估对人和环境带来的辐射风险为标准的分级方法。

  • 标签: 核设施 IAEA No.NS-R-3 故意行为 事故条件 人因事件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但RV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RV基因组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和VP7)和6个结构蛋白(NSP1~NSP6),其中NSP4可与RV其他结构蛋白结构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是RV感染、复制和腹泻机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NSP4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轮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 NSP4
  • 简介:N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可支持三速(3G/高清晰度/标准清晰度)的串行数字接口(SDI)双通道串行/解串收发器。该款型号为LMH4345的串行/解串收发器不但抖动表现优于同类产品,而且还内置两条信号收发通道。工程师只要采用此芯片,便可缩小多通道广播视频设备的电路板面积,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该款芯片尤其适用于视频路由器、生产用开关电路、视频服务器、格式转换器、视频编辑及模块式设备等应用领域。

  • 标签: 多通道 视频设备 高清晰度 视频服务器 收发器 同类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与叉头框蛋白3(Foxp3)对预测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穿刺确诊。电话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取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TERF3、Foxp3蛋白表达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hMTERF3、Foxp3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患者中,61例(69.3%)预后良好,27例(30.7%)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hMTERF3阳性率为57.4%(35/61),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1.5%(22/27)(χ2=4.766,P=0.029);预后良好组Foxp3阳性率为55.7%(34/61),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5.2%(23/27)(χ2=7.113,P=0.008)。预后良好组的中、高分化及Ⅰ~Ⅱ期患者比例分别为82.0%(50/61)、68.8%(42/61),均高于预后不良组[48.2%(13/27)、25.9%(7/2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Ⅲ~Ⅳ期、hMTERF3阳性、Foxp3阳性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SCLC预后良好者的hMTERF3、Foxp3阳性率较低,hMTERF3阳性、Foxp3阳性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线粒体蛋白质类 叉头转录因子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 叉头框蛋白3 预后
  • 简介:Anewrectangularpulsetriggergeneratorhasbeendevelopedwhichcangeneratetwo10kVpulseswitharisetimelessthan1ns,ajitterof0.2nsandawidthofabout10nsand40ns,respectively.Thisgeneratorusestwopolymer-foilswitchesand25ohmBlumleintransmissionlinescomposedoftwo-parallelstandardcoaxialcablesdischargingintotwo50ohmoutputcables.Thepulsewidthandthedelaybetweentwopulsescanbeadjustedbychangingthelengthofthecables.

  • 标签: 矩形脉冲发生器 触发脉冲发生器 延迟 振动
  • 简介:在HER2阳性表达的31例NSCLC组织中,在HER2阴性表达的30例NSCLC组织中,本研究结果发现20例肿瘤肺组织中HER3蛋白无1例阳性表达

  • 标签: 中蛋白 组织中 细胞肺癌
  • 简介:口蹄疫(FMD)被O正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从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人们防疫意识的增强。天津市武清区采用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并随时补针的措施。使口蹄疫的预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常有口蹄疫发生的报道.为了掌握天津市武清区口蹄疫的免疫状况,天津市武清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于2006年10月开始应用血凝、ELISA试验方法在全区29个乡镇进行了FMD免疫抗体、结构蛋白抗体(自然强毒感染抗体)的检测。

  • 标签: 牛口蹄疫 ELISA 非结构蛋白 免疫抗体 试验检测 血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蛋白-3(TIM-3)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6例(心衰组)和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查体的健康对照32名(健康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TIM-3的表达。分选CD4+ T细胞和CD8+T细胞,使用抗TIM-3抗体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IL-35、IL-17、IL-22水平和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和CD8+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结果心衰组TIM-3+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3.47%±1.06%比0.92%±0.27%,P<0.001),心衰组TIM-3+CD8+T细胞比例亦高于健康对照组(6.12%±1.91%比1.77%±0.63%,P<0.001)。慢性心衰患者存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心衰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0和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心衰组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1.93±0.88比0.97±0.28,P=0.031)。心衰组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4+T细胞,分泌IFN-γ、IL-17和IL-22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分泌IL-35水平则低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61±13)ng/ml比(72±17)ng/ml,P=0.029]。抗TIM-3抗体刺激后CD4+T细胞中T-bet和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TIM-3抗体刺激(均P<0.05)。抗TIM-3抗体刺激慢性心衰患者纯化的CD8+T细胞后,分泌TNF-α和IFN-γ水平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1),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无抗TIM-3抗体刺激(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T细胞表面TIM-3升高表达,TIM-3可能参与了慢性心衰患者T细胞功能不全的调控。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蛋白-3 心力衰竭 T淋巴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流行性感冒A病毒(H1N1),人的地方性的紧张的一个基因分类,鸟并且猪流感,穿过种类障碍到人并且显然获得了人的能力到人的传播。因为NS1蛋白质禁止抗病毒的干扰素/生产,H5N1子类型的一些紧张是高度剧毒的。另一蛋白NS2调停到通过出口的细胞质的从原子核的病毒的ribonucleoprotein的出口信号。在这份报纸,我们学习了H1N1子类型的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关系并且决定了他们的致病力的原因。我们的结果证明保守的变化稍微稳定了或使动摇NS1或NS1-dsRNA建筑群的结构的域,稍微因此增加了或减少NS1蛋白质并且因而的函数提高了或减少H1N1病毒的致病力。不同紧张的NS2蛋白质在不同领域带了保守的变化,导致功能的细微损失。这些变化稍微减少了病毒的致病力。因此,结果证实这些病毒的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关系。

  • 标签: H5N1亚型 蛋白质结构 NS2 A型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 生理盐水
  • 简介:最近几年,3D作为电影市场的宠儿,越来越受到广大影迷的追捧,《阿凡达》《纳尼亚传奇》《功夫熊猫》《变形金刚》等许多大制作的3D影片,一次次引发了观众们的观影热潮,甚至还出现了“千人排队、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 标签: 3D 《纳尼亚传奇》 《变形金刚》 电影市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复合物,已被证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发生、发展,其激活机制非常复杂,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以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 mtDNA)的积累会激活NLRP3炎症小体,但线粒体在NLRP3炎症小体介导ALI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如此,阐明临床上各种类型的肺损伤激活线粒体-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完整机制可能为未来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就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线粒体-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机制及其在ALI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为AL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线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对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I)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SARS-CoV-2的NSP1对I型IFN产生的影响,构建NSP1表达质粒,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能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SP1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作用。构建NSP1突变体M1(K163AH164A)和M2(△161-180),验证突变位点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结果NSP1显著抑制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TANK结合激酶1、干扰素调节因子3、干扰素调节因子7诱导的下游IFN-β启动子的激活,并对I型IFN通路的各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NSP1 C端的KH基序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位点。结论SARS-CoV-2 NSP1能够拮抗宿主I型干扰素免疫应答,实现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

  • 标签: SARS-CoV-2 NSP1 I型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研究协同抑制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FGL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与长链编码RNA(lnc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Tim3)双免疫逃逸通路,联合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抑制HCC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效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敲除、稳定转染的5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G2-FGL1-KO、HepG2-FGL1-KO-Tim3(-)、HepG2-LAG-3-KO、HepG2-LAG-3-KO-Tim3(-),并以此构建5组细胞株移植瘤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成瘤模型。通过质量细胞计数法测定淋巴细胞CD8+T亚群表达水平,并测定肿瘤生长大小体积变化。采用t和χ2检验。结果实验期间,5组中位肿瘤生长速率分别为149、136、81、75、68 mm3/d。5组中位肿瘤体积分别为1.18、0.91、0.37、0.45、0.29 g。与HepG2组比较HepG2-FGL1-KO组和HepG2-LAG-3-KO组动物瘤体积显著小于HepG2组(t=7.582,P<0.05),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动物肿瘤体积又显著小于单独敲除组(t=3.953,P<0.05)。同时,5组中位CD8+T细胞亚群表达量分别为2.1×107、2.9×107、3.8×107、7.7×107、13.2×107。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显著高于FGL1和LAG-3单抑制组(t=2.988,P<0.05),而两个单抑制组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又显著高于HepG2对照组(t=6.416,P<0.05)。结论单一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对于遏制肿瘤逃避免疫杀伤存在局限性,多个免疫检查点因子信号通路联合抑制相较于单一通路的单控,将显著调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激活和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毒性表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长链非编码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协同效应 免疫逃逸 T淋巴细胞表达 肝细胞癌 肿瘤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蛋白3B(FNDC3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FNDC3B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用GEPIA分析FNDC3B在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mRNA表达差异。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胰腺癌病例资料,利用SPSS 25.0分析FNDC3B表达差异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胰腺癌患者生存曲线。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NDC3B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FNDC3B在胰腺癌中调控的可能信号通路。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NDC3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1.038±0.103比0.341±0.027,t=22.807,P<0.01)。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NDC3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均<0.05)。FNDC3B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χ2=12.115,P<0.01)、病理分级(χ2=11.490,P<0.01)和N分期(χ2=3.962,P<0.05)密切相关,与性别、病理分期、T分期、M分期无明显相关(P均>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风险比(HR)=2.001,95%可信区间(CI)=1.193~3.354,P<0.01]和FNDC3B mRNA表达水平(HR=1.595,95%CI=1.051~2.421,P<0.05)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影响。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FNDC3B mRNA表达水平(HR=1.565,95%CI=1.011~2.423,P<0.05)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NDC3B高表达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FNDC3B低表达组患者(χ2=4.898, P<0.05,中位生存时间为592 d比634 d)。STRING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NDC3B相互作用蛋白有FAM46A(分值=0.687)、ZNF469(分值=0.672)、B3GNT7(分值=0.647)等。GSEA研究结果显示,FNDC3B mRNA高表达样本富集到TGF-β、WNT、NOTCH、JAK-STAT、mTOR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集(P均<0.05)。当FNDC3B基因表达上调时,上述通路被激活。结论FNDC3B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胰腺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节FAM46A等相互作用蛋白及激活TGF-β等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

  • 标签: 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蛋白3B 胰腺癌 表达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