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引入岩石骨架参数表达式到Gassmann近似流体方程中,实现了基于该方程的地震孔隙反演。但是岩石骨架参数表达式有很多种,使得地震孔隙反演公式也各不相同,实际应用不方便,反演结果也难以评价。作者在研究现有常用岩石骨架参数表达式如Esheby-Walsh,Pride,Geertsma,Nur,Keys-Xu以及Krief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有调节参数的岩石骨架模型统一表示式,发展了基于Gassmann方程的地震孔隙反演方法。该方法应用范围宽,参数调节方便、灵活。为验证所提公式和方法的实用性,作者们结合ZJ地区钻井岩心的岩石物理样品测试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了地震孔隙反演。由于该地区油气储层的存在与中等程度孔隙的分布有关,因此地震孔隙反演对预测和识别油气层、干层和含水层有重要作用。反演结果与工区内孔隙测井瞌线吻合度高,说明本文所提公式与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

  • 标签: 岩石物理 岩石骨架模型 调节参数 震孔隙度反演 GASSMANN方程
  • 简介:在萨斯奎汉纳/页岩山(susquehanna/shaleHills)观测站(SSHO),我们利用小角度和超小角度的中子散射(SANS/USANS)研究了正在风化的罗斯山(RoseHill)组页岩的超微尺度特征的演化。这里称为中子散射(NS)的SANS/USANS技术可以描述大小为3nm上下到几个微米的孔隙。利用NS研究了在山顶用气动钻获取的页岩碎片(“风化岩”)或手控螺旋钻获取的页岩碎片(“风化层”)。可以推测大约在20m深度溶蚀作用已使铁白云石在基岩中消失,而用于NS研究的所有页岩碎片都采自这一铁白云石溶蚀带的上方。NS研究证实,无铁白云石岩石的总体积有5—6%是由分隔的粒内孔隙构成的。在5m深度,孔隙和表面积的突然增大对应于有关风化岩中长石溶蚀作用的开始,因而其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15000年前开始的冰穿边缘作用。在风化岩一风化层界面以下几十厘米处,由于绿泥石和伊利石开始发生溶解,所以孔隙和表面积也有明显增加。这些黏土矿物的溶解反应促进了风化岩向风化层的转化。在整个风化层,页岩碎片的粒内孔隙连接成为较大的粒问孔隙,而散射特征也由深处的体分形变为接近地表的面分形。孔隙形态也由深处的各向异性变为最上部的各向同性,前者可能与早先的大地构造活动在岩石中形成的铅笔劈理有关,而后者的成因在于黏土的风化。在风化作用最强烈的风化层,高岭石和氢氧化铁发生沉淀,堵塞了一部分连通的孔隙。这些沉淀物的出现以及因黏土风化而使更多石英暴露出来,都对最上部样品的矿物一孔隙界面面积的下降有作用。这些观测结果符合SSHO的基岩一风化岩一风化层的转化,其原因在于:(1)有反应物(即水、氧气等)运移进入了原生孔隙和由构造事件和冰川边缘效应所形成的裂缝中;(2)矿物一水反应以及颗�

  • 标签: SANS/USANS 风化层 孔隙度 分数维 黏土矿物 表面积
  • 简介: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法在砂砾岩储层孔隙定量预测中的应用:①在分析测井解释孔隙基础上,开展地震地质层位解释,进而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属性优选;②通过对地震属性的相关性及物理意义的分析,确定强度总和、负振幅总和、零点相位数是最优地震属性组合;③通过对地震属性参数与储层孔隙离散数据的趋势性分析,识别和去除奇异值的影响,提高数据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储层孔隙预测精度,从而达到定量预测储层孔隙的目的。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规律,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砂砾岩 多元线性回归 属性优选 孔隙度定量预测 DX北带
  • 简介:摘要地表温度是地球环境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可探测地表温度的热红外波段在光谱谱段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近年来发射的HJ-1B星波段特点,用遥感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

  • 标签:
  • 简介:在飞机结构坠撞、汽车撞击等仿真中,需要材料中应变率(1-200/s)特性,能否准确通过试验获得材料的中应变率特性成为这些仿真结果可靠的关键。中应变率材料试验机可以将试验件以中应变率的速度拉断,但是当应变率大于10时,力传感器所测力并不等同于试验件破坏处力。本文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试验件以应变率160/s进行拉伸仿真,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进行参数优化,反演出材料的本构关系;将反演的本构模型用于应变率为20/s的材料拉伸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最大误差为5%,满足了工程需要;这说明通过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有限元仿真、参数反演相结合的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材料应变率在160/s以下的本构模型。

  • 标签: 中应变率 材料试验 参数反演 有限元仿真
  • 简介:多光谱的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为深入研究全球卷云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卷云辐射系统模型,利用MODIS的1.38μm波段(26通道)和0.66μm波段(1通道)探测数据的相关性,反演计算可见光波段卷云的反射率。反演计算中,使用1km分辨率的MODIS1B数据,对M()DIS典型图幅进行不同等分的划分,分别给出反演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分份数越多,其反演结果的精度越高,最后给出了反演结果的实际应用。

  • 标签: 卷云 反射率 可见光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矿山微地震震源函数反演的新方法。以球坐标系波动方程为基础,对时空域中的微地震观测信号进行层析成像投影到慢时间域,我们可以获得微地震波成像能量最大值及其对应的震源位置、发时间和传播速度以及慢时间信号。通过分析能量最大值处的慢时间信号与震源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计算矿山微地震震源函数的层析成像公式和利用震源函数计算微地震有效辐射能量的公式。进一步利用最小二乘法,将震源函数的振幅谱拟合成模型震源谱,确定了微地震波的零频极限值和拐角频率,最终计算出该微事件的震源破裂半径。利用这一方法对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既能求出任意一个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发时间和传播速度,又能同时求出震源函数及其频率特征值和震源破裂半径等震源参数的优点,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实时快速计算方法。

  • 标签: 层析成像 微地震 震源函数 震源谱 震源参数
  • 简介:是东汉时代的人,他出身名门,对教育事业也特别热心,从20岁开始,他就一心一意自费开设学馆,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书生涯。

  • 标签: 杨震 品格 教育事业 教书生涯 三十年 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基础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剪力,并与未隔相同结构建筑的位移、剪力进行了对比,以评断隔结构的减震效果,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结果表明,隔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 标签:
  • 简介:儿童对加法和减法逆反关系的理解在加法概念和减法概念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代数推理任务、给数取物任务、数量比较任务和记忆刷新任务,对83名4到6岁幼儿进行施测,考察4到6岁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特点,探讨儿童的基数概念、数量比较、记忆刷新能力在反演律概念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5岁到6岁是儿童掌握和运用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快速发展时期。幼儿的加减法反演律概念表现出数量大小效应以及问题情境效应,小数反演问题的成绩优于大数反演问题的成绩,符号化数量反演的成绩优于集合数量反演的成绩。(2)基数概念掌握组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显著优于未掌握组;但儿童基数概念的掌握情况并不显著预测儿童反演律概念的发展。(3)数量比较、记忆刷新对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反演律 加减法 基数概念 数量比较 记忆刷新
  • 简介:传统上,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通过拟合迭代反演计算得到大地模型,然而,由于航空电磁数据道间的较强相关性,导致病态反演,并引起超定问题;同时电磁数据的相关性使其与模型参数的映射关系复杂,增加了反演的复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航空电磁数据变换为正交的较少数量的主成分,不仅降低了数据道间的相关性,减小了数据量,同时压制了数据的不相关噪声。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逼近主成分与大地模型参数间的映射关系,避免了传统反演算法中雅克比矩阵的复杂计算。层状模型的主成分神经网络与数据神经网络的反演结果对比显示,主成分神经网络反演方法网络结构简单,训练步数少,反演结果好,特别是对于含噪数据。准二维模型的主成分ANN、数据ANN以及Zhody方法的反演结果显示了主成分神经网络具有更接近真实模型的反演效果,进一步证明了主成分神经网络反演方法适合海量航空电磁探测数据反演

  • 标签: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时间域航空电磁法 反演 电导率
  • 简介:?摘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

  • 标签: 阅读教学 语文 兴趣
  • 简介:研究论述了我国桥梁减隔支座的发展现状,减隔支座的基本性能要求及其相关性能的检测要求,阐述了在设计中应考虑的减隔支座性能的变异,并建议建立桥梁减隔支座生产准入制度。

  • 标签: 桥梁减隔震支座 检测 生产准入制度
  • 简介:以河南省郑州市明化镇组细砂热储层为岩土介质,模拟地热水温度环境,分别开展溶质溴、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室内土柱淋滤模拟试验,对比研究其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CXTFIT2.O拟合穿透试验数据得到Br^-在松散孔隙型细砂热储层中的纵向弥散系数在40℃时为3.735cm^2/h,20℃时为2.057cm^2/h。NO2^-在运移过程中存在硝化作用,40℃时的硝化作用比20℃时强。NH4^+—N在岩土介质中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由CXTFIT2.0拟合试验数据得到氨氮在40℃和20℃的阻滞系数Rd分别为79.14、107.3,但其硝化反应可以忽略。并且淋滤过程中,氨氮淋滤液的pH值逐渐上升,40℃时从7.46。7.68增大到8.78,20℃时最大值达到9.04。

  • 标签: 地球化学 细砂热储层 运移规律 纵向弥散系数 亚硝酸盐 氨氮
  • 简介:泥岩孔隙网络对于沉积盆地流体动力学特征有很强的改变作用,对于油气分布和注入流体的封存也有关键的作用。我们从陆相和海相泥岩中采集了岩心样品,深入研究了各种地质环境中孔隙类型及其网络的特性,并通过压汞孔隙仪测量估算了毛细管突破压力。,利用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了定量的和定性的三维(3D)观察结果,对这些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发现,根据形态与连通性可以划分出七种主要的泥岩孔隙类型。在所研究的全部泥岩样品中,都存在一种主导的面状孔隙类型(planarporetype),而且其配位数(即相邻连通孔隙的数目)通常较大。由于在连通孔隙d的连接点处孔喉较小,这种类型的连通孔隙网络是导致压汞毛细管压力较高的原因,而且可能对这类泥岩中大部分的基质(流体)输导能力有控制作用。其他孔隙类型与自生(如交代或孔壁附着结晶)粘土矿物和黄铁矿结核有关,包括与体积更大、刚性更强的碎屑颗粒相邻的粘土团(claypacket)中的孔隙、有机相中的孔隙以及与缝合线和微裂缝有关的孔隙等。自生粘土矿物分布区内的孔隙通常会形成较小的孤立孔隙网络(〈3μm)。有机相细脉里的孔隙以管状孔隙或槽状和/或片状孔隙的形式存在。这些孔隙在3D重建空间中可以形成较短的连通网络,但所形成的孔隙网络的长度似乎超不过几个微米。本文研究的泥岩层的封闭效率随着沉积地点到物源区的距离和最大埋深的增大而提高。

  • 标签: 孔隙类型 网络特征 控制作用 泥岩层 封闭性能 海相
  • 简介:对塔东北库鲁克塔格隆起的乌孜里塔格剖面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的岩石学、成岩作用、裂隙—孔隙发育与充填等特征研究认为:可划分为有序逐渐增加的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及晶洞中的中粗晶、巨晶和鞍形白云石等4种类型;分别对应于早期准同生—浅埋、中浅埋藏、中等埋藏和构造断裂—热液(热卤水)作用4期的成岩阶段;其中,沿走滑断裂—裂隙带、呈不规则的"侵入体"具有斑点状、条纹—条带、雁行状—斑马、角砾状和不规则状结构的中粗晶、粗晶、巨晶(部分为鞍形)白云岩(石),一般不发光或呈昏暗的暗红色,具有与加拿大西部盆地典型的热液白云岩相似的特征;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存在4~5期构造裂隙和3期以上的充填作用;热液白云岩中以晶间孔、晶间溶孔(洞)、裂隙及沿裂隙的扩溶孔洞为主,主要有二世代的白云石和方解石和少量沥青、石英、微量硬石膏和重晶石等多期充填作用。与西加盆地寒武系部分或全部交代充填缝洞及角砾构造、受来自落基山造山带的晚白垩世至古近系拉腊米(Laramide)构造的被排驱的热液流体交代形成的典型热液白云岩稍有不同,海西晚期(晚二叠世)及燕山—喜马拉雅期(晚白垩世—第四纪)沿挤压—走滑断裂排驱的地层热卤水循环—扩散与交代作用可能是本区热液白云岩的主要成因,储集空间主要由中、晚期构造断裂—裂隙(溶蚀)所致,但不排除成岩早期埋藏或晚期大气水作用对其影响。

  • 标签: 白云岩类型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热液白云岩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首富只有一个,为什么是李彦宏而不是其他人,细细探寻李彦宏的创业经历,不难发现偶然之中的必然。、冷静与热情恰是他成功的秘诀。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阅读知识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横山—靖边—安塞地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低孔低渗至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集层,其物性控制了气层产能的大小。文中通过对显微镜下的孔隙形态特征、易溶碎屑组分含量和孔隙结构特征3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山西组二段砂(砾)岩储集层主要发育原生孔隙,而下石盒子组八段砂(砾)岩储集层以溶孔为主。在研究区内储集层埋藏深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砂(砾)岩原生孔隙的保存程度和溶孔的发育规模主要受粒径、碎屑组分、石英次生加大和有机酸来源的影响,粒径是山西组二段和下石盒子组八段储集层孔隙发育的基本影响因素,储集层渗透率大于0.2×10-3μm2的有利储集层均发育于中粗砂岩及以上粒级的砂(砾)岩中。山西组二段石英砂(砾)岩的强抗压性、缺少易溶碎屑组分是原生孔隙保存较多的主要原因,而丰富的硅质来源是原生孔隙减少的重要因素。对下石盒子组八段而言,易溶物质含量适中、有机酸来源丰富是岩屑砂(砾)岩溶孔发育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储集层的孔隙成因与孔隙结构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原生孔隙储集层的孔隙结构要优于溶孔储集层,表现为在相同孔隙时,前者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后者。

  • 标签: 砂(砾) 岩储集层 孔隙成因 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