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粪便隐血实验检出率低,照成假阴性漏诊的原因,找出相应的的对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到2015年间粪便化验患者100人,分两次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粪便隐血,比较两次化验结果的检出率,找出假阴性漏诊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00位患者初次化验粪便隐血检出36人,第二次更换容器,控制饮食,停止药物,增加采集量,更换实验方法,检出44人,可见采取措施后完全可以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粪便隐血 假阴性 检出率 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并简单分析造成结果的成因,为正确检测乙肝提供帮助。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乙肝检查患者且结果为假阴性或假阳性者96例,对患者的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具体乙肝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成因。结果96例病例中,假阴性为49例,假阳性47例,分析具体成因中,其中检验操作因素47例,占48.96%,试剂因素29例,占30.2%,检验方式问题16例,占16.67%,其他4例,占4.17%,结果发现,以检验操作因素为主导因素(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与检验的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实验室检验中,需要注意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与抑制,进而保障实验室检验的效果,综合推动乙肝检验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基础。

  • 标签: 乙肝检验 假阴性 假阳性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2例ANA阴性的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谱(ANA谱)结果,探讨抗核抗体(ANA)和自身抗体谱(ANA谱)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必要性。方法抗核抗体(ANA)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抗体谱(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32例ANA阴性的SLE患者自身抗体谱中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2.5%、25.0%、75.0%、9.4%、40.6%;其它抗体如SS-A、SS-B、组蛋白等也具有一定的阳性率。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自身抗体谱中均无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结论ANA阴性的SIE患者容易漏诊和误诊,同时检测ANA和ANA谱能减少SLE的漏诊和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该院215例妇科及泌尿外科患者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分析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方法 收集该院2022年1~6月215例妇科及泌尿外科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超高倍显微镜镜检和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DNA。结果 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活体衣原体和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DNA的阳性率分别11.2%和15.3%;男性患者镜检法和核酸扩增法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10.1%和15.2%、女性患者镜检法和核酸扩增法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1.8%和15.4%,女性患者阳性率略高于男性患者;超高倍显微镜镜检结果与核酸扩增结果符合率为87.4%,不符合率为12.6%;215例标本超高倍显微镜镜检阴性191例、核酸扩增试验阴性182例,有9例假阴性结果。结论 加强检验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镜检识别能力,减少假阴性结果的发生率,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快速、准确的指导。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假阴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乙型肝炎临床检验出现假阴性结果、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验,汇总其检查结果,统计其假阳性结果与假阴性结果的出现率,并分析出现假阳性结果与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共有 16例患者出现假性结果,发生率为 16%,其中 6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果,发生率为 6%, 10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果,发生率为 10%。导致假性结果出现的原因有:①检验方法,占比 18.75%;②试剂,占比 31.25%;③实验室操作,占比 43.75%;④其他,占比 6.25%。其中实验室操作为主要原因,其占比高于试剂、检验方法等原因。结论:实验室操作、试剂、检验方法等均可引发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在进行乙肝检验时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减少相关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结果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导致乙型肝炎检查结果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为提高乙型肝炎检验结果正确性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2000份乙型肝炎检查结果,统计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结果通过临床资料和病例分析,结果显示,2000份乙型肝炎检查结果中,共有17份出现错误,其中假阴性结果10份,假阳性结果7份;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为①试剂原因(7份/41.17%);②实验室操作因素(5/29.40%);③其他原因(3例/17.67%);④检验方法(2份/11.76%)。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检验结果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临床医师、实验室医师、以及乙型肝炎检验试剂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

  • 标签: 乙型肝炎 假阴性 假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诊断梅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梅毒检验的40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择取时间在2014年4月26日至2015年4月26日期间,对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关于梅毒检验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结果4000例受检者中,共40例确诊为梅毒,梅毒检出率为1.00%,其中假阳性共6例,假阳性率为15.00%,剩余的3600例受检者中,共发现300例假阴性患者,假阴性率为8.33%。结论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较多,试剂、实验室操作、检验方法、生理及病理是导致梅毒检验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故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标准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掌握受检者的用药情况和病史,实施综合防控,进一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 标签: 梅毒检验 假阳性 假阴性 原因 分析
  • 简介:<正>目的: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规定,对无症状镜下血尿但疾病评估阴性的患者应该进行长达几年的随访。随访项目包括尿细胞学检查、尿常规检查和门诊复查,重点检查是否患有膀胱癌。为了检验指南的正确性,选取年龄大于50岁,在膀胱癌筛查实验中检测到血尿,但在进行彻底疾病评估后未发现泌尿系肿瘤的男性病人,以及无血尿的实验参与者,对其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随访。方法:1575名男性筛查实验参与者,每天用Ames检查剂在家中自己检测,14天为1周期,进行2周期,其中258人Ames检测阳性。经过显微镜尿液检验证实此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反映镜下血

  • 标签: 镜下血尿 无症状 评估 患者 泌尿外科 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ELISA一步法检测导致出现(HBsAg)钩状效应(HBsAg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50例,其中,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35例,倍比稀释标本后分别应用ELISA二步法和一步法检测HBsAg,观察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不同稀释比与吸光度的变化。结果检测35份标本原血清结果,一步法HBsAg均为阴性,二步法均为阳性;一步法,大部分标本从原血清至17均为阴性,吸光度值OD为0.076,117稀释后OD值逐渐升高,从1126至11023吸光度变化不大(OD值3.30±0.15),12058后OD值逐渐下降;二步法从原血清到1266吸光度变化不大(OD值3.20±0.17)),1524后OD值逐渐下降。结论ELISA二步法可避免HBsAg浓度过高致钩状效应所引起的HBsAg检测结果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后经研究证实引起该肺炎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的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的必要指标之一,但最近中日友好医院出现的"三阴"病例,以及杭州报道1例7次核酸检测前6次均为阴性的病例,导致临床医生对2019-nCov核酸检测的价值产生了很大的质疑。本文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开展的3 000多例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假阴性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呼吁公众理性认识核酸检测。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核酸类 聚合酶链反应 假阴性反应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人对29例TRUST阳性(效价≥164),但同时TP-ELISA检测阴性的病人血清经倍比稀释后,26例14后呈阳性反应,1例18后呈阳性反应,2例116后呈阳性反应.同时经TPPA检测均阳性。因此对于高滴度的TRUST阳性血清作TP-ELISA检测阴性时应作相应的稀释,避免因前带现象而呈假阴性

  • 标签: 高滴度梅毒抗体 TP-ELISA检测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免乙型肝炎检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12月期间乙肝患者检验结果为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有关资料,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检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其中实验室操作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占51.7%,试剂占26.9%、检验方法占15.7%、其它因素占5.7%。结论乙肝检验结果为提高可靠性,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配合。

  • 标签: 乙肝 检验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KNF-100型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取清晨中段晨尿标本,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对564例患者全为阴性的标本用尿沉渣显微镜法进行确认。结果564例经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标本,经尿沉渣显微镜法确认后,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28例,假阴性率约为5.0%,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67例,假阴性率约为11.9%。结论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结果时,为了避免造成漏诊和误诊,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镜检标准,选择性进行显微镜复查确认,这样有利于临床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昌吉州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的民族分布情况,笔者对1998年10月7日~2007年12月的88781名无5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 R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