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属支迂曲扩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扩张破裂导致消化,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肝硬化消化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止血、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方法主要是控制出血和解决脾功能亢进,不能解决肝硬化的根本问题。干细胞可以修复损伤的肝细胞,有助于恢复肝脏功能。B超引导下精准肝内门静脉穿刺输注自体骨髓有核细胞,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改善肝硬化,对患者损伤小,风险小。细胞治疗结合常规治疗,对肝硬化消化可达到标本兼治。

  • 标签: 肝硬化 出血 门静脉高压 细胞治疗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1.37%,施以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施以奥曲肽、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作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已达到临床治疗的共识。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消化道出血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的患儿施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本手术方式及其他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试图找出比较理想的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的方法。结果4例手术,1例术后2年发生消化出血,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2例分别随访3年、5年没发生再出血;1例失去随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研究更加确实有效地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的治疗方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出血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1995—01/1998—12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病人25例。全组病人均施行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其中急诊手术3例,相对择期手术于止血后1周内手术11例,2周内8例,3周内3例。结果全组病人近期止血率100%,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病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稳妥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选择 围手术期处理 止血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病,慢性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产生窦性门静脉高压症,也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通常是由血液瘀滞、门静脉血流受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一种综合疾病。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症都是由肝硬化引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门静脉高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症具有手术较危险、死亡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重点,手术原理是通过降低肝门腔压力梯度与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的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致伤24h内)和对照组(致伤24h后)各40例,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以及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轻、中、重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的护理价值,体会不同护理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抽选出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患者,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形式,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两组对比患者在护理期间呕血、黑便、贫血、发热的不良症状产生几率,并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症状的产生几率低,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中综合观察患者的情况,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系列诉求,围绕治疗形式综合分析患者状况,进行多角度护理帮助,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消化的危险因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引发消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并发消化的发生率为56.48%。男性、有胃底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大于5mm、有冠状静脉怒张、冠状静脉怒张程度大于5mm、有红色征、红色征程度为重度、Child-pugh分级为C级时患者并发消化情况会增高,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消化时,其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显著高于未并发消化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消化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胃底静脉曲张及程度、冠状静脉怒张及程度、红色征及程度、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等有关。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行急诊断流术诊疗经验。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出血患者45例,均采用急诊断流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3h内消化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100%。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多种治疗方法,急诊手术具有独特的止血优势,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首选术式。合理选择适应证,果敢手术,确切断流,是急诊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行急诊断流术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进行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换则会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控制出血后择期进行断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刻进行急诊断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患者进行断流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在临床中予以使用。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行急诊断流术诊疗经验。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出血患者45例,均采用急诊断流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3 h内消化出血均停止,止血成功率为100%。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多种治疗方法,急诊手术具有独特的止血优势,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首选术式。合理选择适应证,果敢手术,确切断流,是急诊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患者在介入治疗时的护理配合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介入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全阶段护理配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7.50%,对照组80.00%,x2=6.135,P=0.013。结论 介入治疗是挽救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全过程的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深受患者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的一百例病患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这段时间某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病患的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分成两组,研究者与对照组各五十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五十例病患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的五十例病患给予内镜下药物喷洒方式开展治疗,在两组病患一百例全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五十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研究组的五十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该结果充分说明了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112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患者5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 56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56%,对照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7.86%,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大( P< 0.05)。 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0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患者随机分为改良Sugiura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各51例,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发症、再出血率、病死率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脾功能亢进完全纠正,止血率达100%,止血效果满意。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0.102、0.132,P〉0.05);改良Sugiura组手术时间长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00,P〈0.05)。并发症发生率:改良Sugiura组为11.7%(6/51),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为15.7%(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563)。102例患者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0.5±4.5)个月。改良Sugiura组患者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80.4%)明显优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断流彻底、患者再出血少,手术风险性并未增加,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出血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消化性溃疡出血 治疗结果 改良SUGIURA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症状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对其护理方式的决择。方法: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确诊救治的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选择80位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住院治疗资料进行调查,记录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的概率,观察分析导致患者上消化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患者的护理方式。结果:在所选择的80位患者中有30人为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0%。引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结论: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中并发上消化出血的发生率很高,致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并且很复杂,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致病因素制定患者的护理模式。

  • 标签: 老年肝硬化 护理对策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背景: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出血患者出血较急,肝功能遭到严重损伤,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些年逐渐应用介入穿刺微创栓塞止血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证实效果显著。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出血患者3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颈静脉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手术结束后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P〈0.05)。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以及内氨酸转氨酶没有明显变化(P〉005),白蛋白以及血小板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没有患者出现严重性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提示,经颈静脉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出血,安全性高,有助于降低门脉压力。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消化道大出血 介入治疗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曲肽治疗老年门静脉高压消化合并肺心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门静脉高压消化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门静脉高压消化疗效与肺心病疗效。结果实验组的门静脉高压消化疗效、肺心病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老年门静脉高压消化合并肺心病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曲肽 老年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合并肺心病 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