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护士100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使用长期医嘱(输液)执行单,对照组同时使用长期医嘱执行单和输液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以下几项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加)液签字的及时性、真实性,转抄医嘱的正确性,执行单书写的规范性,护士执行医嘱所用的时间。结论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的输液治疗时须由护士签名、签时间,符合职责自负的法定程序要求.也为护士赢得了时间,所以在临床上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 标签: 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 临床研究 护理
  • 简介: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当医疗机构发生因医疗纠纷引起的诉讼案件时,司法机构均按《规定》第四条第(八)项关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提交证据。患者及家属也按《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

  • 标签: 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医疗机构
  • 简介:自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背景下,临床医务人员如何将医疗行为的原始证据完整、真实和客观地保留下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卫生部、辽宁省卫生厅在2002年相继出台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 标签: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举证责任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 临床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阐述我院更换HIS中,发现长期医嘱手动分解的三个弊端,提出了自动分解功能的思路和流程,最终在HIS中实现此功能并解决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电子医嘱管理易出现疏漏的薄弱环节,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管理下的医嘱查对,故此我们借鉴呼应查对方法,将医嘱查对方法进行细化,创新了一套新的医嘱查对方法。结果表明新的查对方法漏洞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新医嘱查对方法 电子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单一剂量全自动摆药机调配住院长期口服医嘱工作时效,降低出错误的概率。方法:使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把2021年1-6月的医生嘱咐以及出错的地方当作参照组,2021年7-12月的所有医生嘱咐数量以及出错的地方当作实验组,对调配的时效和出现错误的概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300条医嘱/h/人,高于参照组的106条医嘱/h/人;实验组出现错误的概率是0.14%(5/3600)低于参照组的0.25%(8/3200)。结论:使用单剂量全自动摆药机调配住院长期口服医嘱工作有着更高的时效,更低的错误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长期口服医嘱 单剂量全自动摆药机 时效和错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某患者,有10多年癫痫病史,药物治疗欠佳。2010年6月25日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症状性癫痫。2010年7月5日,医院为患者行右额颞开颅前颞叶切除术。2010年7月6日,术后第一天,患者自诉头疼,医院为其硬膜外引流、甘露醇降颅压。

  • 标签: 医嘱 出院 前颞叶切除术 症状性癫痫 癫痫病史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TPN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的6100份TPN医嘱进行了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我院TPN医嘱在剂量错误、成分不全、离子溶度超标、医嘱中成分重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对于TPN的使用上还需要改进,进一步规范TPN的使用方法,提高TPN的合理使用。

  • 标签: TPN处方 医嘱分析 干预实践
  • 简介: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作者作为临床药师从2012年6月开始进行住院医嘱的点评工作,除了完成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还对部分科室和部分药物(包括抗菌药物、中药注射液、贵重药品等)做了专项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住院医嘱点评 抗感染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闭环医嘱管理方法,是指以医嘱流程控制为核心,以电子医嘱记录为引擎,以电子医嘱的开立、执行、终止全过程为生命周期,将诊疗内容、诊疗依据、诊疗证据和诊疗流程及质量监控信息进行全结构化计算机处理,产生一种以时间为轴流水存储的多功能数据集的过程。通过闭环医嘱管理可以将医师的详细要求及各医疗护理制度与规范作为标准化的导航指令,实现授权、规则指定、警告、提示、质量安全控制。用以辅助支持临床医生的工作决策并反馈电子医嘱指令的执行数据,构成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 标签: 闭环医嘱 流程分析 移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方法:研究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审核医嘱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审核医嘱筛选1000份,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因。结果: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共计34例,占据比例为3.4%,主要分布于消化外科和肝胆外科。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存在,及时发现不合理医嘱,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于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医嘱审核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医嘱
  • 简介:摘要通过正确优化医嘱处理流程,有效提高处理医嘱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的发生,明显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医嘱 流程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株洲市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病区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5月病区医嘱单4402份(Ⅰ类切口手术除外),逐一进行审核,对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302份,占抽查总医嘱数的6.86%。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无适应证用药、用法及用量不合理、配伍或联用不合理、预防性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病区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高质量的医嘱点评可以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病区 不合理用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