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32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16例。其中,参照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重组人脑治疗模式,对比尿量、收缩压、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率衰竭患者尿量、收缩压及肾小球滤过率体征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酐、及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指标更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并优化患者指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肾功能 脑利钠肽指标
  • 简介:摘要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类激素,其在人体全身及局部生理效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试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症、肾功能不全、心源性哮喘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了解的功能,本文对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脑利钠肽 诊断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组(rhBNP)应用于急性心梗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行急性心梗介入术后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加rhBNP治疗组(研究组)。观察记录应用药物前后的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血清、心梗指标和液体出入量。结果两组的心电图、血浆BNP、心肌酶谱、出入量均有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应用于急性心梗介入术后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对照组里面没有写硝酸甘油)。

  • 标签: 重组脑利钠肽 急性心梗 介入 疗效
  • 简介:(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是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是各种病理因素导致心功能受损时心室产生的一种代偿性心脏保护因子,具有利尿、、降血压和松弛平滑肌的功能。冻干重组人脑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体外合成的人脑,也是近年问世的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药。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本院应用冻干重组人脑治疗心力衰竭9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心力衰竭 脑利钠肽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脑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结果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0%;两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脑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常规用药。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左心衰 疗效
  • 简介:目的对重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NT-proBNP、心率、呼吸频率和肺动脉压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分别为96.77%,12.21±3.21天,306.25±33.26米,3.23%和74.19%,17.98±4.62天,162.24±40.15米,2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应用重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重组人利钠肽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重组人脑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7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冻干重组人脑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左西孟旦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形式均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则基于此予以重组人脑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的Murray肺损伤评分及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Murray评分、P/F未见明确差异(P>0.05);治疗3d后,观察组Murray评分及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F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组 人脑利钠肽 治疗 急性肺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心衰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取奇偶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15例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重组人脑治疗。结果:组间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即LVEF指标、LVEDD指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水平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衰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其心功能恢复良好,血水平得到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衰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血清(BNP)变化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本院2011年4-2012年8月收治的63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5例同期健康者的血清BNP水平,并以超声诊断仪采用辛普森法测定患者及健康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并明显高于健康者,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成负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浓度升高随心力衰竭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脑钠肽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探讨N端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结论N端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心衰
  • 简介:摘要重组人脑目前作为心力衰竭的一线使用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后的泵衰竭,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可以迅速降低心衰患者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预后。重组人脑与内源性BNP相似,可使动静脉扩张,平滑肌松弛,从而有效的扩张血管,并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 (商品名:新活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新活素和硝普治疗1~3d,分析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B型(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1~3d后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BNP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治疗前后LVEF、LVEDD、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分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新活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建立冠脉搭桥术,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耳缘静脉注射0.1 mg/(kg·d)和0.3 mg/(kg·d),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家兔作为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4组家兔治疗6个月后,观察静脉桥狭窄程度、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结果与模型组(40.27±7.90)%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34.12±5.09)%和(26.74±4.8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1、3.901,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7,P<0.05)。与模型组[(298.44±15.39)、(326.65±17.33)、(154.32±18.64)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230.29±12.92)、(285.60±15.20)、(119.32±12.67)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1、4.282、4.389,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104.44±10.78)、(230.32±12.66)、(95.24±10.09)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0、2.714、2.391,P<0.05)。与模型组[(120.39±19.48) μmol/ml、(12.65±1.07) ng/ml、(37.90±4.19)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水平ET-1和vWF[(103.47±14.89) μmol/ml、(10.39±1.20) ng/ml]显著下降,NO水平[(51.36±6.19) 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4、3.709、3.100,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ET-1和vWF[(87.29±9.03) μmol/ml、(230.32±12.66) ng/ml],NO水平显著增加[(64.22±5.2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8、2.115、2.003,P<0.05)。结论重组可显著改善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对静脉桥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重组脑利钠肽 动脉搭桥术 静脉桥 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BNP)是一个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类激素,首先在猪脑中发现,心房心室肌细胞均可分泌,心室肌是主要产生部位,这提示BNP与其他钠尿肽相比心室疾病更敏感,更特异的指标。近来研究表明循环血浆BNP水平在许多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时浓度会升高,临床上可用于辨别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和识别心脏移植排斥等,特别是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脑钠肽 BNP 高血压 心室肌细胞 诊断 分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是脊椎动物调节循环和体液平衡的一组激素。具有促进排、利尿和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工具。四足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的有三种亚型,它们是心(atrialnatriureficpeptides,ANP)、(brainnatfiureticpeptides,BNP)和C型(C—typenatfiureticpeptides,CNP)。所有的系统都包含一个保守的17个氨基酸通过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系统的活性很重要。

  • 标签: C型利钠肽 心功能 容量负荷 缩血管作用 脑利钠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急性心功能不全(Ⅲ-Ⅳ级)住院患者2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6例),给予急性心衰的常规治疗;重组人脑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情况,分别测定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比(E/A)。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治疗后重组人脑组总有效率为(91.6%)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比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可显著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辅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30例,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功能、炎性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炎性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在临床显效人数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老年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硝酸甘油(NIT)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NYHA分级降低(P<0.05)。3.治疗完成后即刻两组间比较,rhBNP组LVEF升高明显(P<0.05)。4.治疗完成后3天rhBNP组与NIT组比较,患者心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NYHA分级降低,尿量增多(P<0.05)。结论rhBNP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近期效果优于常规NIT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