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确定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生物黏附剂中所选用促渗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处理灌肠,并采用HPLC法测定秦皮甲素在灌肠中的含量。结果:0.5%,1%,2%,3%,4%,5%的薄荷脑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分别为0.015742,0.022566,0.016520,0.014586,0.012946,0.012818μg.mL-1.cm-1;0.5%,1%,2%,3%,4%,5%的冰片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为0.015664,0.016067,0.013753,0.012597,0.011899,0.011449μg.mL-1.cm-1。结论:薄荷脑和冰片对灌肠Ⅰ号中秦皮甲素都有较强的促渗透作用,1%薄荷脑及1%冰片对秦皮甲素的促透作用最明显。两药比较,薄荷脑的促透效果更强。

  • 标签: 薄荷脑 冰片 促透剂 在体灌流 生物黏附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灌肠I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秦皮、红花、苦参、大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53%,n=5。结论本方法可有效的控制灌肠Ⅰ号的质量。

  • 标签: 灌肠液Ⅰ号 薄层色谱法 HPLC
  • 简介:药液灌肠治病属中医外治范畴,《伤寒论》中就有灌肠法治疗肠道疾病的记载。我市中医药研究所研制的喘息平灌肠,由麻黄、洋金花、鱼腥草等组成,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确切,解决了患儿不愿口服药液,又避免注射给药的痛苦。本文就喘息平灌肠的质量控制报道如下。1仪器与材料751G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磺酸氧型聚苯乙烯树脂(交联度1%);硫酸阿托

  • 标签: 灌肠液 东莨菪碱 喘息平 硫酸阿托品 溴甲酚绿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宁肛灌肠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疗效,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治疗组在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肛窦炎 宁肛灌肠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毛丹灌肠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并观察复方毛丹灌肠对实验动物的一般状态、行为、粘膜组织的影响。结果复方毛丹灌肠对动物无急性毒性,对肠粘膜无刺激性作用。结论复方毛丹灌肠治疗盆腔炎安全可靠。

  • 标签: 复方毛丹灌肠液 急性毒性实验 刺激性实验
  • 简介:[摘要]急性肠套叠是常见的小儿急性肠梗阻疾病,在肠梗阻总数中占比20%左右。全球肠套叠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在中国和亚洲比较高。临床表现主要为血便、阵发性腹痛或哭闹和呕吐等,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和正确医治急性肠套叠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成效。在理论指导下将煎好的中药通过特定工具滴入肠道中或灌入肛门内留存一段时间达到医治疾病的方法称作中药灌肠疗法,如今应用广泛。B超引导下中药灌肠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该疾病行之有效,这种方法安全、简便且高效。文章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B超诊断、中药灌肠治疗进行了分析,为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提供参考。

  • 标签: []肠套叠 B超诊断 中药灌肠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225例患者使用盆消灌肠治疗(药用当归、赤芍、三棱、莪术、丹参、桂枝、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地丁、马鞭草),十天为1疗程,休息3-5天后,继续应用2~3个疗程。结果在225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治愈140例,好转62例,治疗总有效率89.78%,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盆消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对人体副作用少,安全,避免了抗生素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而且花费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盆消灌肠液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止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灌肠加用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采取美沙拉嗪灌肠加用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及强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8.57%,溃疡面有效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灌肠加用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及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灌肠液 地塞米松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的灌肠经气囊导尿管灌肠对便秘患者通便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78例便秘患者,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肥皂液灌肠,而观察组患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的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与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灌肠后通便的有效率(94.87%)远远大于对照组有效率(53.85%),并且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2.56%)远远小于对照组(92.31%),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成的灌肠经气囊导尿管进行灌肠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乳果糖口服溶液 灌肠液 气囊导尿管 便秘 通便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的灌肠经气囊导尿管灌肠对便秘患者通便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 78例便秘患者,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肥皂液灌肠,而观察组患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的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与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灌肠后通便的有效率( 94.87%)远远大于对照组有效率( 53.85%),并且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2.56%)远远小于对照组( 92.31%),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制成的灌肠经气囊导尿管进行灌肠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乳果糖口服溶液 灌肠液 气囊导尿管 便秘 通便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腑解毒化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抽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腑解毒化汤保留灌肠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通腑解毒化瘀汤 保留灌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退热灌肠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81例外感发热的小儿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退热灌肠保留灌肠。观察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退热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92.5%(P<0.05)。(2)观察组患儿1h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退热灌肠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肯定,退热作用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退热灌肠液 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变灌肠温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40±1)℃灌肠温度灌肠;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温度为(38±1)℃灌肠灌肠。观察记录两组灌肠在肠内保留时间和灌肠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灌肠在肠道中保留时间为(2.13±0.54)h明显比对照组的(1.01±0.31)h长(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改变灌肠温度为(38±1)℃可以延长灌肠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的总体有效率。

  • 标签: 改变灌肠液温度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应用结肠炎中药灌肠滴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41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蒙脱石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应用灌肠滴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患者共15例患者病情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共20例患者病情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应用结肠炎中药灌肠滴入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结肠炎 灌肠液滴入治疗 溃疡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六味灌肠与温和灸治疗肠预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入本院治疗的100例便秘型肠预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2.54±7.12)岁;观察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31.87±7.54)岁。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六味灌肠联合温和灸治疗。比较两组胃肠激素水平以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胃泌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以及血管活性肠钛水平分别为(101.54±9.57)ng/L、(15.94±2.34)ng/L、(25.87±5.64)pg/ml、(251.12±23.87)pg/ml,均好于对照组的(93.89±9.14)ng/L、(18.29±2.15)ng/L、(31.54±5.14)pg/ml、(275.89±24.1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肠鸣矢气、嗳气评分分别为(1.56±0.32)分、(1.65±0.23)分、(2.06±0.18)分、(1.76±0.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35)、(2.01±0.21)、(2.35±0.17)、(1.8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六味灌肠联合温和灸治疗便秘型肠预激综合征患者可有效调节其胃肠激素水平,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六味灌肠液 温和灸 便秘型 肠预激综合征 胆囊收缩素 大便干结
  • 简介:摘要探讨两种口服灌肠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5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于手术前一天下午4时开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2000ml,首次口服500ml,以后每15分钟服250ml,直至饮完。对照组61例口服甘露醇溶液清肠。结果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效果佳,安全性好,患者易于接受,切实可行。

  • 标签: 口服灌肠液妇科手术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