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边缘的评估方法要点和边缘在临床使用中的策略做一评述,以期为边缘肾移植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边缘供肾 评估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接受存在者来源感染边缘者、行胰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并出现移植急性细胞/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SPK的开展积累经验。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边缘供者 急性排斥反应
  • 作者: 张伟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本文就边缘的定义、演变、质量评估及移植应用现状作一简要述评,旨在推动我国边缘肾移植的发展。

  • 标签: 肾移植 边缘供肾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脑死亡逆行机械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接受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24例,所有的移植物都保存在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中。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2例采用逆行灌注的受者作为逆行灌注组,对应顺行灌注肾移植受者作为顺行灌注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移植肾功能延迟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所有受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逆行灌注组灌注阻力指数在灌注过程中保持稳定。两组均无原发性移植无功能发生;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行灌注组3例,顺行灌注组2例,P=0.62);两组在术后30 d内的24 h尿量、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均相似。逆行灌注组中阻力指数小于0.4的亚组肾功能在数值上优于阻力指数大于0.4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灌注方法。

  • 标签: 肾移植 逆行灌注 顺行灌注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佳的治疗方式,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等,胰腺炎是其罕见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tuepancreatitis,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SAP发病急、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并发SAP在临床上少见,病死率高达50%~100%。本研究选取本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6例,旨在探讨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移植受体 康复训练 早期活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名毒蕈中毒脑死亡儿童肾移植,探讨毒蕈中毒脑死亡者能否成为潜在器官捐献者及其捐献器官的评估办法。方法对毒蕈中毒潜在者进行严格的临床病程观察、实验室及病理学评估。结果者病变符合中毒性肝炎,器官获取时肾脏大体形态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评估大致正常,2只肾脏分配给2例成人受者,肝脏弃用。经随访6个月,1例受者术后顺利恢复,另1例受者经过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后逐渐康复。结论当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正常、病理学检查未见禁忌,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判断毒蕈中毒类型、观察各器官的损伤发展趋势以及等待毒素清除的情况下,毒蕈中毒脑死亡者有可能成为器官捐献者。

  • 标签: 毒蕈中毒 供者 肾移植 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边缘心使用经验,探讨边缘心的使用原则和风险防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3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术,均采用双腔法吻合。包括单纯心脏移植28例,心肺联合移植2例,心联合移植1例。将患者按照心来源分为常规心组(5例)和边缘心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移植术后各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和主动脉球囊反搏,无急性排斥反应,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与常规心组相比,边缘心组体外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心电图异常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0.5~1.0年,随访率100%,期间边缘心组1例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个月死亡;其他患者均无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发生,无再次心衰发生;两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感染和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边缘心并未对心脏移植患者术后近期生存率和恢复产生明显影响,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心脏移植 边缘供体 终末期心脏疾病 治疗结果
  • 作者: 王丽丽     李咏霞通讯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24
  • 出处:《健康管理》2023年5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430000
  • 简介:摘要:通过归纳11名通过边缘心移植术后ECMO辅助治疗患者的相关情况得出治疗经验。ECMO辅助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病情以及相关器官功能。在ECMO辅助治疗法以及其它治疗方法共同努力下,11例患者都已健康出院。

  • 标签: 边缘供心移植术   ECMO辅助治疗法  缓解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者单侧用于成人肾移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捐献单侧用于成人肾移植受者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年者纳入本研究。将受者分为0~5岁者组(A组)及6~17岁者组(B组),其中A组受者体重≤50 kg,B组受者体重≤70 kg。分析、受者临床资料、受者/移植存活情况、移植物功能及生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共入组45例成人受者,A组12例,B组33例。术后3年受者/移植存活率分别为(100%,96.9%)/(91.6%,93.9%)。术后1周B组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优于A组,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移植物持续生长,1年时均达到成人水平。两组受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受者蛋白发生率分别为(33.3%、6.1%),术后1年两组各1例仍存在蛋白尿,术后3年仅A组1例婴儿受者存在蛋白尿。结论依据受者体重选择合适的者,儿童单侧肾移植可为成人尿毒症受者提供良好的移植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成人受者
  • 简介:总结了4例DCD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疏导、维持理想血压、病情观察、加强透析后的护理、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等。认为采取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能促进DCD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参考肾移植有关质量控制指标,分析儿童器官捐献者给儿童受者肾移植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9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儿童的147例儿童肾移植临床资料,分别就、受者一般情况、受者/移植物存活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有关方面进行小结。147例移植受者中位年龄130个月(21~207个月),中位体重26.0 kg(8.5~71.5 kg)。120例者中位年龄12个月(4d~180个月),中位体重9.3 kg(2.5~50.0 kg)。结果经过10 d~9年的随访,受者/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3%和88.8%,其中双整块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5.7%和60.9%,单侧肾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6.8%和94.2%。双整块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是移植物血栓形成(47.8%)和输尿管并发症(17.4%),而单侧肾移植则以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18.6%)和急性排斥反应(10.5%)为主。双整块移植和单侧肾移植中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均为移植血栓形成。受者死亡4例,其中2例因者来源感染死亡,1例因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合并肝炎导致死亡,1例因癫痫大发作呼吸心博骤停死亡。结论儿童儿童肾移植总体疗效良好。做好、受者匹配及手术方式最优化选择非常重要。预防术后血栓形成避免早期移植物丢失仍是儿童儿童肾移植移植研究的重点。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婴幼儿成人双肾移植临床疗效,探讨、受者选择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施的婴幼儿成人双肾移植42例,根据是否满足三"5"标准(者年龄>5个月、者体重>5 kg、长径>5 cm)分为两组,两组受者再根据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术式A亚组(经典En-bloc术式)、术式B亚组(分离式双肾移植)、术式C亚组(改良术式)。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经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11~92个月)。满足三"5"标准组受者均未发生栓塞事件;末次随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术式A为123.4 ml/min(92.2~156.6 ml/min)、术式B为97.2 ml/min(81.3~116.6 ml/min)、术式C为133.9 ml/min(133.9~133.9 ml/min);不满足三"5"标准的受者中,术式A和术式C受者均未发生栓塞事件(0%),术式B中3例受者发生移植物栓塞(2例单栓塞、1例双栓塞)(3/5,60%),显著高于术式A、C组(P<0.05);末次随访尿蛋白(+):术式A 1例(1/2,50%)、术式B 3例(3/5,60%),术式C 0例,术式C受者尿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式A、B(P<0.05);末次随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术式A为82.4 ml/min(80.9~83.9 ml/min)、术式B为71.8 ml/min(46.1~114.2 ml/min)、术式C为122 ml/min(83.3~142.4 ml/min)。满足三"5"标准者组和不满足三"5"标准者组的受者1年移植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9.5%;3年移植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4.2%。结论婴幼儿可以加以利用,满足三"5"标准的对术式的要求不高,预后较好;不满足三"5"标准的极低龄、极低体重者的,采用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改良术式似可降低栓塞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并减轻移植物高灌注损伤、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栓塞
  • 简介:[目的]比较并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术和开放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术病人(机器人组)和同期进行的20例开放术病人(开放组)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肛门排气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出院时末次血肌酐为98.90μmol/L±21.20μmol/L,开放组为93.63μmol/L±20.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6.80h±7.38h,开放组为49.89h±11.32h,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停伤口引流管时间为64.74h±12.58h,开放组为61.20h±10.12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持续时间为4.58h±1.56h,开放组为2.15h±0.3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为70.00mL±25.82mL,开放取组为110.53mL±45.88mL,开放组出血量多于机器人组(P〈0.05);机器人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60d±0.70d,开放取组为5.53d±1.22d,机器人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机器人组发生1例外耳郭压疮,开放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围术期肝功能异常。[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术安全可靠,病人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由于达芬奇机器人取的特殊性,在掌握开放取术后常规护理外,还需掌握预防和处理手术体位性压疮等特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活体取肾 开放取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NMP)修复边缘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使用NMP进行6例边缘肝体外评估和修复,肝来自4例心死亡和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记录灌注过程的灌注参数、灌注液血气分析及生化检验指标,结合肝外观等评估边缘肝是否适合移植。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记录移植后7 d内肝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NMP期间灌注参数稳定,肝动脉灌注流量为110~334 ml/min,门静脉灌注流量为540~1 180 ml/min。灌注液pH、PO2、PCO2在灌注0.5 h后基本恢复正常,乳酸水平迅速下降;肝酶水平无明显升高,胆汁pH>7.5。所有肝灌注均匀,质地柔软,均被用于移植。受者肝移植后恢复情况良好,无一例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或缺血性胆道病变,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及移植物均存活。结论本科室在临床肝移植中应用NMP技术的初步经验提示,NMP用于边缘肝的保存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边缘性供肝 常温机械灌注 肝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双肾移植临床应用数据和经验,探讨改善其移植术后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8例小儿双肾移植资料,小儿者年龄(63.6±5.7)d,体重(4.1±0.2)kg,受者年龄(28.1±1.4)岁,体重(48.7±4.9)kg。收集、受者基本情况与术前检查结果,采集受者术前和术后7、30 d及3、6、12个月的血肌酐水平,记录肾移植术后血栓、尿漏、移植肾功能延迟性恢复、蛋白尿、移植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治疗预后。结果术后1年移植物存活率为76.3%(29/38),移植受者存活率100%(38/38),移植物长期存活的29例受者中,手术2周后均无须透析辅助治疗,术后1年血肌酐水平均降至正常。血栓是最主要的术后并发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肾功能丧失发生率18.4%(7/38),余并发症还包括尿漏20.7%(6/29)、移植周血肿6.9%(2/29)、原发性移植无功能2.6%(1/38)等。结论小儿作为扩大来源的有效方式,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血栓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双成人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例婴幼儿双成人肾移植的、受者临床资料。计算术后1、3、5年受者和移植存活率,观察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5例婴幼儿双成人肾移植受者的第1、3、5年存活率均为95.8%,移植及死亡删失移植的第1、3、5年存活率均为87.2%。1例受者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死亡,3例受者分别因移植血管血栓形成或输尿管狭窄、尿漏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除受者移植肾功能丧失及死亡外,术后1、2、3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99.35±21.78) ml/(min·1.73 m2)、(103.11±29.20)ml/(min·1.73 m2)、(114.99±28.55)ml/(min·1.73 m2)。结论婴幼儿器官捐献的双成人肾移植的总体移植效果较满意,做好、受者匹配,规范获取及手术流程,加强围术期管理可提高成人受者长期疗效,可作为扩大者来源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存活率
  • 简介:摘要:消费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理性,从超市出来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发现自己买了一堆购物清单上并没有的东西。女性很可能会为了包装上一朵好看的小花去买一个化妆品,男生也可能为了喜欢的一个明星去买他代言的球鞋,小孩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面包被做成小动物形状而购买。本文用消费心理学角度探讨这些看似和产品本身的属性并无多大关系,处于边缘的线索为什么会成为消费行为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边缘线索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 简介:摘要肾移植通常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终处理方法,因为它更具成本效益,并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移植后的生存率远优于血液透析。由于严重短缺,各中心已开始普遍使用扩大标准者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患有肾结石的肾脏。本文旨在阐述预存结石在肾移植中的选择与处理策略及其相关的移植肾结石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肾移植 肾结石 活体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