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心雕龙·通变》一篇所提出的“夸张貌”之例,各家见解颇为不同。从刘勰作《文心》论“通变”的动机、前人与刘氏对汉赋的评价、《通变》全文逻辑关系等方面来看,应是“沿袭和变革交相为用,才是继承创新的方法”。

  • 标签: 《文心雕龙》 通变 张声 汉赋 司马相如 循环相因
  • 简介:关于西周雅乐到底是无“商”还是无“商”调的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直到现代的许多学者,仍就对此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本文通过综合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周礼·春官·大司乐》、《荀子·王制》及《乐记·宾牟贾》中有关“商”的问题的记载重新作以解释,并由此得出:西周雅乐是无“商”调,而非无“商”,雅乐无“商”调与编钟无“商”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结论。

  • 标签: “商”声 “商”调 编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训的32条材料进行了考辩,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训的30条材料进行了考,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引用《释名》训的30条材料进行了考,纠正了《汉语大字典》误用训的错误。

  • 标签: 声训 《释名》 《汉语大字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中医文化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历史长河中,病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病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病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病辨证’并治强调病治疗与辨证治疗同步进行。既是方,方既是,方法不佳,疗效欠佳。不仅仅是单纯的立法治,也不是狭义中方剂学的理法方药的,而是一种根据病症而定的量身定制的广义的治。可以是单独的外治法,亦可以是内治中的中药方法。也可以是混合法。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病辨证’并治精神理念。

  • 标签: 辨病辨证辨法 杂合以治理论 治疗疾病
  • 简介:古人同时使用了“歌诗”和“诗”,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内涵。歌诗仅用肉,不包含乐器之声,只有声诗才包含了乐与容二者之声。赵敏俐等先生却混淆了“包含”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又扩大了任半塘先生关于“诗”的时间上的限制,未免有失谨严。

  • 标签: 声诗 歌诗 入乐入舞
  • 简介:本文以五调式音阶的小三度为级进的观念为基础,对“旋律形态的分类”、“五性级进与跳进”、“五性模进”和“五性三音列及其形变”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对五性旋的一切可能性从“三音列、组”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和归纳。还以代号形式用这些三音列(组)对不同调式的民歌或创作歌曲进行了具体的标示分析。从而能运用这些三音列、组进行五性旋的写作练习,以利于旋律的民族风格的丰富和发展。

  • 标签: 五声调式 三音列 三音组 五声性旋法 旋律学
  • 简介:苑珠林》是研究佛教文化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中华书局出版的《苑珠林校注》是目前研究者利用的首选整理本.文中对该书23处影响文本理解的地方提出商榷和补充意见.

  • 标签: 佛教文献 法苑珠林 校勘
  • 简介:陶片放逐是雅典历史上最为重要和独特的制度之一。古代作家有关陶片放逐产生年代的记载本就存在差异,现代学者也多有不同看法,或持克里斯提尼说,或认为始于公元前488年。马拉松战役后,反波斯与防止僭主复辟政策完全吻合,因此相关法律应当颁布于该初次实行之前。

  • 标签: 放逐 陶片 雅典 考辨 存在差异 产生年代
  • 简介:司法常用词辨析(三)甄言,吕锡坪人犯renfan犯人fanren“人犯”,名词,届法律术语;泛指那些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但尚未经过法院审判的犯罪人员或者犯罪嫌疑人。例如:①上述事实,有被害幼女陈述,被害幼女之母的证言,人犯的蓝背心,公安局关于精液检验...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事诉讼法 法律术语 司法机关 案件事实 被告人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华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华(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华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华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华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