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入院治疗的24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骨髓细胞学临床资料,分析检查疗效。结果240例样本中有204例可以找到贫血的致病病因,占85%,显示了较高的诊断结果。其中,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常见。病因。结论骨髓细胞学在检查贫血病因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贫血的确诊、贫血类型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贫血 骨髓细胞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室诊断医院收治的一例贫血人。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协助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结果检查结果发现血红蛋白下降,血清中胆红素高,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进行性增多,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显著降低。结论综合分析该病人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标签: 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诊断
  • 简介:标枪属于"长轴流线型"非周期性斜抛运动,是投掷器械中重量最轻的项目,也是唯一具有直线距离助跑的投掷项目。其技术性强,助跑距离远,不仅要在较快速的运动中完成对器械重心的控制,还要用最快的出手初速度、适宜的出手角度和合理的用力节奏将标枪掷出,技术环节较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因而容易出现的"毛病"也较多。

  • 标签: 出手初速度 投掷项目 出手角度 斜抛运动 非周期性 投掷步
  • 简介:便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每周大便的次数少于2次、粪便排出困难,或两者兼有并伴不适,如腹胀、恶心纳差、会阴坠胀、便意不尽、心情烦躁等症状。很多患者认为便秘的治疗就是吃泻药通便,殊不知治便秘要寻找其根源,否则便秘掩盖了原发病,就有可能贻误治疗时机。

  • 标签: 治疗时机 便秘 病因 心情烦躁 原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钦州地区儿童门诊的有关资料,了解贫血的主要类型及贫血程度等情况为儿童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也即具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特征者,及其他贫血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发现该地区贫血特征儿童轻度贫血39占53.8%,中度贫血占25.3%,重度贫血占3.9%,以轻度贫血所占比例最高,比例从轻到重依次第递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征)者占绝大多数达98.2%,其中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或地贫基因携带者占到57.0%;其他类型贫血少见,仅占1.8%。接受血清铁蛋白(SF)检测的贫血儿童单纯缺铁性贫血占40.1%;携带地贫基因合并缺铁性贫血占17.9%;地贫患者及基因携带者占35.7%。单纯缺铁贫血,缺铁合并地贫,轻、静止型地贫等三组间MCV、MCH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H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与中重型地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缺铁贫血轻、中、重度缺铁三组红细胞参数比较,MCV、MCH、Hb值随缺铁程度的不同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钦州地区儿童贫血的主要类型是地贫和缺铁性贫血,两者治疗原则不同,可通过检测血常规、地贫基因、SF等进行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儿童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临床应用使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案包括补充铁剂、补充左旋肉碱、高通量透析、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干细胞移植等。其它的促红细胞生成物质正处于研究之中。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EPO抵抗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9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的康复率高,39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合并贫血 患者 治疗
  • 简介:张伯今年79岁,一个月前掉光厂最后2颗牙,变得吃不下饭,近来更是站不直、坐不稳,一直头晕,消瘦。经检查,被诊断为贫血

  • 标签: 贫血 缺牙 老人
  • 简介:摘要慢性咽炎是常见病,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本病可由多种疾病诱发又可引发喉炎、气管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疾病。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 标签:
  • 简介: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是9,这意味着2449家上市公司每挣100元净利润,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成本支出为9元。其中指数最高的100家上市公司当期法律风险承办指数高达380.50,这意味着这100家公司每挣100元净利润,在法律风险方面支出的成本高达380.50元,这是一个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

  • 标签: 中国企业 中国上市公司 法律风险 病因 成本指数 成本支出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臭的病因的分析及中医的分型治疗,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在口臭的防治上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口臭 成因 中医分型 辩证施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数据。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贫血63例,缺铁性贫血3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4例,贫血患病率80.8%,缺铁性贫血患病率38.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病率30.8%。结论临床应重视胃大部切除术后贫血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进行研究探讨,为小儿发热伴惊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25例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进行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分析了解发现,高热引起的惊厥占小儿发热伴惊厥中的89.6%,10.4%的小儿发热伴惊厥由中枢感染引起,而小儿发热伴惊厥也与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有关系1。结论中枢感染是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高热惊厥患者则应尽早通过对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复发或再发等问题。

  • 标签: 发热伴惊厥 发热惊厥 病因 治疗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膜炎的临床分类以及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2008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100例葡萄膜炎患者接受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解剖位置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引起该疾病的病因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有55例患者疾病类型属于前葡萄膜炎,余下患者则属于特发性患者;有6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或者是合并症状;当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是散瞳、糖皮质激素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等综合治疗方式。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得到了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葡萄膜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多,患者的病程一般都是比较长的,而且存在复发率,有些患者会失明或者是出现其他的并发症,临床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标签: 葡萄膜炎 临床类型 病因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后抑郁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产后抑郁病人康复,以减少产后抑郁给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困扰。本文对5例住院病人和19例门诊病人的发病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探讨,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产褥期抑郁 原因探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因泪道冲洗或内眼手术后泪溢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以“就诊或内眼手术(白内障、玻切)后泪溢”为主诉就诊的患者的发病原因。随机抽取在此期间在门诊行泪道冲洗患者400例;随机抽取此区间在我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00例,其中在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200例,可调节开睑器20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200例,均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对此9例患者进行泪道冲洗以排除泪道阻塞,进行泪液排泄实验,已明确是否为功能性泪溢。结果随机抽取的门400例门诊病例中有3例患者在泪道冲洗后自觉泪溢或流泪加重,给予0.1%氟美瞳眼液滴眼一周缓解后,一个月后症状消失;随机抽取的400例住院患者,白内障手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的200例患者中无术后泪溢症状,200例使用可调节开睑器病例中有2例出现术后泪溢,200例玻切患者中有5例出现术后泪溢。嘱内眼手术后泪溢患者按摩,三个月-6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泪道冲洗时造成的一过性泪点损伤及内眼手术中开睑器的使用是医源性泪溢的主要原因,但经过临床观察,其预后良好,建议眼科医生在施行内眼手术时适当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在门诊处置室正确及慎重使用泪点扩张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医源性 泪溢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3岁儿童肠套叠病因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2月-2010年12月15年间收住院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6例,其中年龄≥3岁儿童71例(占16%),男女比例2.61,术中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者15例,(占21%)。器质性病因主要包括肠肿瘤,息肉,憩室,囊肿,肠重复畸形等。结论年龄≥3岁儿童肠套叠缺乏婴幼儿肠套叠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因多涉及腹腔内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肿瘤,建议3岁以上儿童肠套叠多采取手术的方法,以便及时针对病因的治疗。

  • 标签: 肠套叠/儿童 病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系统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55例输液病人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临床所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调查、监测,寻找规律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从而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结论液时的环境因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热原量累加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把药品及输液器的质量关,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和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反应 病因分析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