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名健康男性青年,并随机分为无氧耐力组和有氧耐力组各40例,训练前、训练后8周行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法分析。结果两组训练后8周TP、RMSSD、SDNN、LF以及HF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制适当强度的无氧耐力训同样可以促使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耐力训练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眼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 -2014年2月于我院行弱视训练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50例(弱视组,共计90眼)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组内不同弱视严重程度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及儿童眼调节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并与同期来院体检的视力正常儿童36例(对照组,共计72眼)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弱视组内重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短,其次为中度弱视患儿,轻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长,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后,弱视组患儿患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 .05)。治疗3个月后,弱视组各患儿患眼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 .05),患眼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降低,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予以弱视训练,能有效改善其患眼调节功能,对患儿预后恢复有利。

  • 标签: 弱 视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调节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为试验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对照组31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也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提升其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此治疗方法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康复训练 FMA评分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分析射箭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性,探讨其训练方法,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气垫上仰卧背弓、俯卧桥撑、侧桥撑平衡、气垫上平衡、俯卧3点支撑、靠墙静蹲等;身体协调性主要训练方法有全身性协调练习、手眼协调练习、专项协调练习、放松性练习等。

  • 标签: 射箭运动员 核心稳定性 协调性
  • 简介:内容摘要:歌唱者的主观情绪体验直接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并在演唱时表现出来。良好的情绪是歌唱成功的首要条件,歌唱者的情绪变化对演唱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对歌唱情绪进行训练。学会稳定、控制及激发良好的歌唱情绪,有助于歌唱者演唱技术的稳定发挥。

  • 标签: 歌唱者 歌唱情绪 情绪调节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手枪射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尤为重要,必须重视手枪射击的心理调节,在心理调节中 把放松、入静和意守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同时,把心理调节与射击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贯穿于训练、实弹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心理稳定性,以利于创造优异成绩。

  • 标签: 射击 心理 调节 训练
  • 简介:<正>心理调节训练在运动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是心理调节训练究竟对人体有何影响却远没有很好去研究。多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心理调节训练在不同项目的肌肉活动以后对运动员的植物性机能和神经肌肉器官的影响。举重我们先后作了调查和观察:在第一次的调查中,我们依多种肌力测定、肌电描记和肌

  • 标签: 心理调节 滑雪运动员 训练负荷 工作能力 自我暗示 肌电描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采用弱视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共计8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弱视训练干预手段,将干预后的效果与视力正常的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80例研究对象在经过干预前后调节功能的比较,其在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以及调节灵敏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调节滞后量也要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实施弱视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视力水平,有利于儿童预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弱视 屈光不正 弱视训练 功能调节
  • 简介:近日,发表在英国《健康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报道指出,吃葡萄、喝适量的葡萄酒都能帮助调节功能,增强性感受。

  • 标签: 葡萄酒 调节性 健康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功能训练联合家庭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2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51例接受家庭传统疗法训练,观察组51例加用调节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屈光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屈光不正性弱视 调节功能训练 家庭传统疗法 疗效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功能训练联合家庭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2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51例接受家庭传统疗法训练,观察组51例加用调节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屈光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屈光不正性弱视 调节功能训练 家庭传统疗法 疗效 屈光度
  • 简介:幼儿园开学了,午餐是香喷喷的西红柿肉末黑木耳面条。吃饭时托班的老师发现,这些2岁多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自己吃饭,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咀嚼,有的甚至把饭含在嘴里不会吞咽。

  • 标签: 训练 适时 幼儿园 黑木耳 西红柿 吃饭
  • 简介: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问题,胃内酸度不足是导致仔猪腹泻的重要原闪,在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添加外源酸化剂或增强仔猪的胃酸分泌能力来增加胃内酸度,从而达到防止仔猪腹泻的目的。

  • 标签: 仔猪腹泻 消化功能 半胱胺 分泌能力 养猪业 胃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治疗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恢复方法,观察组患者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指数、摄食指数、配合指数及整体指数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P<0.05.结论功能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 脑梗死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试验组采用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肺功能(FVC、FEV1、P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肺功能均有改善,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肺功能,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眼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2年内收治的远视性弱视儿童52例。采用信封抽签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6人。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治疗的方式,联合治疗组采用双眼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的方式。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半年和1年视力矫正情况。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组患儿,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和1年的视力矫正情况优于传统治疗组患儿,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双眼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远视性弱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PICC置管患者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0月行PICC静脉穿刺病人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关节活动度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握力、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观察组握力值是19.20±2.68(kg),对照组是17.31±2.31(kg);观察组肌力评分是5.12±0.76(分),对照组是4.22±0.54(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是80.33±9.15(分),对照组是71.34±8.22(分)。(t=4.294,p=0.027),结果有差异。(2)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观察组是6.25%,对照组是25.00%,(x2=9.234,p=0.018),结果有差异。(3)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训练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x2=12.368,p=0.013),结果有差异。结论:PICC置管患者使用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关节活动度训练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可调节便携式锻炼器 关节活动度训练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唤醒调节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将35名飞行员按照入院疗养顺序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所有受试者完成同一项模拟飞行任务。试验组在任务过程中采用唤醒调节能力训练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对照组采用深呼吸放松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比较两组受试者模拟飞行任务前后的生理、心理指标,主观量表得分以及模拟飞行成绩,分析唤醒调节能力训练的效果。结果①模拟飞行任务过程中,试验组受试者脑电α波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2.36、2.16、1.96,P=0.008、0.015、0.025)。②心境状态量表:试验组受试者任务后紧张、精力得分高于任务前(t=2.32、2.66,P=0.033、0.017);任务前紧张、慌乱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0、2.23,P=0.042、0.032),任务后疲劳、情绪状态的总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7、2.39,P=0.035、0.023)。唤醒程度自评得分:试验组受试者任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t=2.16,P=0.040)。③试验组受试者模拟飞行任务中的四重任务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43)。结论通过日常的唤醒调节能力训练,有助于飞行员获得并记住以往飞行时的“最佳状态”,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将飞行操作能力提升到最佳水平。

  • 标签: 心理学试验 脑电描记术 唤醒调节 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