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举办创作函授中心,这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汲取任何方面的文化知识,都能够提高人的素质。我想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愿望,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从我是个少年的时候,我就非常羡慕那些有学问的人,并且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现在我是个八十多岁的有病的老人了,但是我仍然羡慕有学问的人。我常常感觉

  • 标签: 中国戏剧家协会 文化知识
  • 简介:安静下来,我在回想2017年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焦点事件,试图从中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然而头脑中却一时想不起什么。想不起来,这很让自己吃惊和恐惧:我已经对事件麻木了吗?还是对文学麻木了?还是,它具有双重性:对事件和对文学,都在不自知的麻木中?我不想否认这种麻木是双重的甚至是多重的,它像一种悄悄蔓延和繁殖的细菌,在2017年之前就早早开始了它的繁殖。

  • 标签: 读书札记 文学现象 焦点事件 繁殖
  • 简介:苦闷就读书双手拿着一本书,半躺在床上,仔细地阅读,——这是我最喜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我的大半生,都是在读书与教书的过程中度过的。阅读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我流连在书海中,因为精神领域的富有,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既不羡慕金钱,也不羡慕权势,对那些由于浮躁或空虚而追求的种种"娱乐"和"享受",避之唯恐不及。

  • 标签: 普希金 列夫·托尔斯泰 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罗斯 生活方式 长篇小说
  • 简介:“对于文学,我能做什么?”凯尔泰斯·伊姆莱是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犹太作家。因为一辈子只写集中营一个题材,被称为“奥斯维辛代言人”。他也是幸存者中唯一获得诺奖的作家。以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表达”。

  • 标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诺贝尔文学奖 书记 犹太作家 凯尔泰斯 奥斯维辛
  • 简介:被忽略的常风常风这个名字,现在提到的人不多了,记得的就更少。我也是因为看多了谢泳的文章才记住这个名字,继而留意搜寻他的著作来看。然而,找来找去,也只有一本辽宁教育出版社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逝水集》而已。即便这是由《逝水集》和《弃馀集》两辑合为一册,拿在手中依旧感觉是薄薄的小册子,然而内中文章跨度逾六十年。

  • 标签: 教育出版社 读书 九十年代 文章
  • 简介:  对于我来说,读书既是一种兴趣,同时也是我的工作.许多年来,我所感受到的人与书那些亲密的互动,买书与读书的点点甜蜜或者忧伤的感受,书的漫长历史中那些美妙的时刻和经典的心得,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都在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这本《读书这么好的事》当中,找得到共鸣.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回到"为书倾倒"的年代的小书,回味书本曾经带给我们的丰富的心灵世界,也让更多已与最好书疏离了的人们重新学会在书本中得到快乐和永恒.读书之乐易求,而掩卷之后,也别有一番"思维的乐趣".书中还配有二十二幅世界经典藏书票,更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

  • 标签: 事关读书
  • 简介:  我们平常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要读什么书;二,读书功用;三,读书方法.  关于要读什么书的一个问题,在上已经登了许多学者所选定的"青年必读书",不过这于青年恐怕未必有多大好处,因为都是选者依照个人的主观的见解选定的,还不如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好.……

  • 标签:
  • 简介:  我是七岁那年上学的,那时候头上还留着一条小辫子,读的自然是和、之类.先生整天板着面孔.书的内容已经引不起兴趣,而教法又是那样古老--只有点书、背书,却没有讲解.老实说,在那些时候,读书简直就是一种苦刑.即便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还不免要皱眉头呢.……

  • 标签: 谈读书
  • 简介:<正>古人云:开卷有益。这可能是从积累知识、拓展识见、提升能力方面讲的,其前提是理解。书呆子开卷,即使读了万卷书,也未必有益。于其他方面,如健康、快乐、赚钱、当权、事业等,读书之益害,实难一概而论。与体力劳动者和草莽英雄相比,读书人体力柔弱是有众多古今实例作证的,聊斋里文弱书生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里勿需赘言。即如快乐

  • 标签: 积累知识 万卷书 提升能力 体力劳动者 风雅颂 经济自由
  • 简介:正我没做过统计,当下世界各国的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等到底有多少,总之,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而附着在这些特殊日子之中的商业味越来越浓,又使人不胜其烦。但有一个日子则另当别论——"4·23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把每年4月23日定为

  • 标签: 读书热 毛泽东 八十年代 阅读史 写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简介:清代诗人法式善,写有《读书四首》,运用四个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道理和方法,很能给人以启迪。第一首说:“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蔽。当其求莫致,岂借跋涉走。”他认为读书要像蓄积宝物

  • 标签: 读书 清代 诗人 法式善 《读书四首》
  • 简介:最近这两年。每年冬天闹流感。都未能免俗。初秋时候。买了一副哑铃。说是练练。一曝十寒地练下来,没见到明显的好处。这一次感冒却创了“纪录”:发烧三天。有两天没起床。

  • 标签: 读书 文学评论 蒲松龄 《亦报》 小品 周作人
  • 简介:昨晚看了集《上海往事》,似乎是讲中国上个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张爱玲,便想起书架上那已经结满灰尘的张爱玲书籍,随便抽出一本来翻一翻,仍觉得文思及才情无可比拟。旁还附读书笔记一本,翻开一看,十年前的我竟有如此细腻的笔触及敏锐的洞察力。想现在的我已是十年后的我,心情如此苍凉与现实,已没有心境能向从前一样细细品味文章之美、之真、之纯。

  • 标签: 张爱玲 精神家园 读书笔记 女作家 灰尘 小人书
  • 简介:治史三书严耕望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304页,11.70元中学生中尽有能解奥林匹克竞赛题的高手,但他算不上创造性的数学家。"三家村"私塾很多讲三皇五帝如数家珍的老学究,但他也不是真了解历史。怎样才算是"治史",即研究历史呢?这本书亲切地告诉我们了。作者写《唐代交通图考》,把一千多年前全国的交通网络,每一条驿道经过的地点,站名,当地的风土习俗物产人情,全都复原出来。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呢?回答是:没用。但是,你一天到晚吃喝拉撒,买进卖出,投机钻营,娱乐交游,又有什么用呢?为知识而知识,这是科学;为应用而知识,这是技术。这本书至少有一个用它表明,只要态度端正,无用的文科也许比有用的理工科,更接近科学。吴宓诗及其诗话吕效祖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300页,(精)8.50元吴宓先生在这本书里表达了一个终生以之的愿望:写一部小说。一部!而不是多部1写一部小说,是留给世界一个人;写许多小说,那是向世界提供许多产品。吴宓先生没有写成,但他的日记和诗集,合起来即是一部小说。人活着,就有必要去观察、了解、研究别的人。从利害的立场去观察和研究,未免太累;若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和了解,就无异于读小说了。现在男女交往,庸俗的"我爱你",已经变成了高雅的"我读你"。然而事实上,读小说的人越来越少,可以当作小说读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 标签: 小说 研究历史 交通网络 奥林匹克竞赛 中学生 三皇五帝
  • 简介:苦在我短短的阅读生涯中,有一段时间,白天除了在单位完成本质工作外,周末或假日我几乎手不释卷,发奋读书。由此舍弃了生活的诸多事:没空陪孩子们出去游玩,没空回农村老家看望古稀母亲,没空帮助妻子拾掇家务……每每下班后,一门心思跨人书房,闭门谢客,攻读文学。

  • 标签: 读书 孩子
  • 简介:一,读《坡仙集》从学生时爱逛书店,养成我一生嗜好,但有闲钱便买书。及至退休,翻检存书,竟有许多好书未曾读过。于是选出十来种置于手边,既已失之东隅,应该收之桑榆了。初到太原工作时,上肖墙有一处不起眼的店,专卖古旧书籍。家住附近,休闲日就去看书。书店一位研究版本的老先生,推荐我买了一部《坡仙集》,品相虽不甚好,尚且完整无缺。此书是李卓吾评辑的苏轼诗文十六卷本,

  • 标签: 坡仙集 东坡 苏轼诗 《琵琶记》 陈敬棠 程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