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尽管“民族认同”已成为学术界不断泛化的话题,但是,关于何谓“民族认同”还存在诸多疑惑.无论是原生论(根基论)固守民族认同乃血缘认同,还是工具论(环境论)坚持民族认同是地域认同;无论是主张从内涵到边缘的研究理路,还是坚持从边缘到内涵的研究取向,客观民族主义与主观民族主义似乎并不完全对立.那么,如何对待民族认同问题?或许理想的途径是既要从民族认同的源来探求内涵,又要重视民族认同的流,去辨析含义.为此,考察“民族认同”的源与流及其认同变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民族认同 血缘认同 地域认同 认同变迁
  • 简介:自单位研究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进入学界视阈以来,多数学者都强调单位制度的中国特性和本土意义,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社会,都不存在“单位现象”,“单位体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方面。”这样,单位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单位现象,便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独有的产物。笔者认为单位制度固然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其特殊性,则很容易将其“另类化”,进而导致我们对单位性质的误解。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单位制度置于工业主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单位制度与现代性间天然的内在关联。“现代性带来了集体和集体认同边界建构的独特模式。”

  • 标签: 单位制度 集体认同 市场经济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变迁 中国特性
  • 简介: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农民对国家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三者有机统一的结合体。中国真正开启现代国家建构的历程之后,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几经变迁。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处于历史跨越时期,这预示着农民政治认同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 标签: 现代国家 农民 政治认同
  • 简介:当前,研究农村内部变化、族群认同变迁与族群关系的复杂化,对于处理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族群认同理论,笔者以粤北一个客家村落X村为个案,描述该村族群认同变迁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认为,X村族群认同处在历史变迁之中,曾经的家族历史记忆、村中能人影响、现实政治经济利益、外村人的态度、村中公共空间的构建和公共活动的开展等,都成为族群认同变迁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族群认同 变迁过程 客家村落 粤北 新农村建设 政治经济利益
  • 简介:复兴寨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移民社区,长期与周围不同民族共同生活,相互通婚,相互贸易。本来完全不同的族群由于地缘的原因在频繁的接触交往中相互影响,文化发生持续的涵化。文化的涵化使复兴寨人的地域认同感得到建立和加强;同时,国家边疆惠民政策的推行让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得到巩固和加强。

  • 标签: 移民 文化 涵化 认同
  • 简介:文化认同是各种认同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经常随着各种认同变迁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它是各个认同变迁的最直接反映。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在国家、民族、历史等认同变迁的作用下,和现代科技及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发生不断变化,引导华乐创作风格发生变迁

  • 标签: 马来西亚华人 文化认同 创作风格 变迁 主客观因素 时代精神
  • 简介:全球化之下,越来越多的移民频繁地跨越地理、政治与文化边界,穿梭于不同的时空。客家族群分散于世界各地,离散(diaspora)是客家族群文化特色之一。随着全球交通网络日益便捷,这种“离散”特征逐步定位于民族一国家与“旅行文化”之间,移民的身体居于某一国家,精神却超越民族一国家的时空。

  • 标签: 客家移民 文化适应 社会变迁 离散 印度 客家族群
  • 简介:从社会心理学的两种内隐理论出发,通过考察民众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信念,解释近代以来古今中西文化论争所反映的几种对中国文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态度。民众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从过去到未来变迁的认知具有三种特征:传统与现代逐渐融合;积极指标总体线性增长;好与坏相互激荡凸显社会活力。民众的中国文化本质论由实体论和不变论两个维度构成,实体论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本质的不同,不变论认为中国文化不可改变;实体论是对中国文化持积极态度的基础,但只有结合不变论,才能解释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和肯定态度。社会变迁认知和中国文化本质论,从内隐理论的不同角度共同揭示了中国人在近代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背景下,应对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全球化时代新的意义。

  • 标签: 社会变迁 文化认同 内隐论 本质论 中国文化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前,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这一对重要的布朗族传统音乐类型,曾经见证了传统社会里僧、俗文化长期的紧密联系及族群/宗教/地域认同原生文化格局。从历时性角度看,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关系经历了多重社会与文化转型:“解构”——前三十年,紧密联系遭致解体,佛教音乐在艺术形态和基本内容上大体恢复原有的状态,“索”调则有了异常明显的变化;“重构”——其后二十年,两个乐(文)种之间产生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立意义,新“索”传遍各布朗族地区,滋生出新的社会关系以及区域/民族认同因素;“建构”——新世纪以来,官方与民间合力,“布朗弹唱”进入国家“非遗”,起到进一步强化和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及民族自治区域文化体系的作用。共时性层面上,则出现了宗教认同与族群、区域、民族、国家等多个认同层面之间并存、冲突和调适的状况。

  • 标签: 音乐与认同 布朗族 佛教音乐 布朗弹唱
  • 简介:美欧之间认同危机的出现和集体身份的淡化孕育着大西洋关系的某种结构性变迁,美欧在冷战期间形成的以西方价值观为纽带的集体认同和集体身份,美欧之间安全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的稀释严重冲击着他们的集体认同和集体身份

  • 标签: 世界政治论文 关系结构性 危机关系
  • 简介:【摘要】执政合法性研究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领域,导致这种重要性的原因很显然缘于人类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对于执政合法性标准的建构却在西方几千年的社会历程中迭遇更替,对这一更替里程的考察无疑就是对该理论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的再度呈现。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在这一更替历程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为今日的中国执政合法性建设提供借鉴,也可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索中国式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和实践道路。【关键词】政治合法性价值认同法律执政合法性是20世纪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其根本的含义正如让?马克指出的那样:“最通俗地讲,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1]正是基于合法性对于人类政治社会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重要程度,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执政合法性的标准进行判断也因此成为西方社会理论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 标签: 中国启示 交织西方 价值认同
  • 简介:明清以来的社会历史变迁使岭南的族群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广西俍兵利用动乱的环境和国家“以夷制夷”的政策,不仅使自己在地方族群与资源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且实现了由“蛮族”到“编民”身份的转型。与一般研究不同,本文关注的焦点不是边疆族群的“汉化”过程,而是尝试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视野,以韦氏俍兵家族的兴衰为例证,来探讨在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中边疆族群的身份变迁及其应变策略。

  • 标签: 俍兵 认同 文化
  • 简介:就朝鲜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而言,社会变迁对其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和跨境民族认同构成了一定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未改变朝鲜族的整体认同架构,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这一架构;就朝鲜族的自身发展而言,其自身发展出现了诸如人口负增长、聚居地人口的空洞化和老龄化、传统文化的衰微、民族教育发展前景堪忧等一系列问题.比较而言,朝鲜族的自身发展问题要比民族认同问题更加严重,应当予以重视和加以解决.

  • 标签: 朝鲜族 社会变迁 民族认同 民族自身发展
  • 简介:摘要:傩舞为中国古代傩文化在现今乡民社会中保存和演绎的重要载体,亦是整个酉水流域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乡民社会信仰生活的重要表现,也是该流域现实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如何应对现代文化坚守传统文化,如何发展傩舞有着特殊性和研究意义。

  • 标签: 文化人类学 傩舞 认同 变迁
  • 简介:摘要:傩舞是宗教仪式表演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道具、表演形式等构成了民间宗教舞蹈的基本内容。但是目前傩舞却面临着很多无人能懂的尴尬局面。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剖析其舞蹈形态的文化内涵,舞步轨迹,象征性的图汇。并对其表现形态及符号象征含义进行解读,让更多的人认识傩舞中的文化意义。

  • 标签: 符号学 傩舞 象征性 认同
  • 简介: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变迁改变了社区信仰生长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社区信仰在形式与内容上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社区居民以社区信仰为核心的文化认同也发生了重构的现象。以教子桥社镇安庙为例,教子桥社的重构、镇安庙的重建以及“扒龙舟”民俗活动的承袭与变迁存在着逻辑联系,浓缩了当下社区信仰与城市民俗的变迁。对其进行考察,能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社会变迁对社区信仰的存续与发展以及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增强带来的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 标签: 社区信仰 文化认同 社会变迁 教子桥社 镇安庙 扒龙舟
  • 简介:李逵形象从水浒戏到《水浒传》小说有一个演绎和变迁的过程。急躁莽撞作为李逵形象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在元杂剧水浒戏流传的时期就已经定型,这一性格特征延续到了后来出现的《水浒传》小说当中。但是,水浒戏中的李逵和“小说”中的李逵在性格特征上仍然有较大的不同。水浒戏中的李逵在鲁莽之余,保持着自由气质、细心智慧和强烈的正义感;而“小说”中的李逵则具有愚忠宋江、嗜杀成性的恶劣品质。两者之间的较大差异正是读者对“小说”中李逵形象存在争议的原因。本文认为,李逵作为梁山泊的重要成员,始终保持着游民的文化身份,而愚忠首领和嗜杀成性正是古代游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因此,《水浒传》作者赋予李逵的这些性格特点,实质上是对其游民品格的一种还原。相比之下,此前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游民的观点态度从认同到隔膜的变化过程。

  • 标签: 李逵 水浒戏 《水浒传》 游民 边缘化
  • 简介:祖居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家中有老宅一幢。幼时,堂屋、西厢、东厢的地均用纯土压板而成,墙表面则以稻糠加泥土刷之,日子久了,纯土的地面因人的出入频繁而凹凸不平,遇上雨天,更是这儿一块黄泥,那儿一块黑泥。爷爷健在时,因年迈走在这凹凸不平的泥地上时常有摔倒之势。至于墙上的稻壳随时下落更是见怪不怪。

  • 标签: 稻糠 地上 黄泥 稻壳 雨天 泥土
  • 简介:新中国成立已经60年了,闭上眼睛回忆,60年的风云变幻在我脑海里翻腾。祖国的变迁,让我感受最深的当数这后30年,因为我的小家随着祖国的变迁而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仔细想想这些年。我家不管在吃的、用的、穿的上面都今非昔比,就说这住的吧。

  • 标签: 变迁 新中国成立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