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神经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3d采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3d。然后选择翼点入路,进行硬膜下视神经减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出现并发症。而视神经骨折与否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对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发现,视神经骨折与否和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却显著地影响了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视神经减压能有效改善视神经损伤患者,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神经管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经解剖学研究探索视神经减压切开部位。方法观察头颈部标本20例视神经形态、视神经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及相关的数据。对视神经区域进行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形态学研究且测量相关重要数据,寻找并确定手术标志。结果视神经内侧壁最薄,眼动脉穿行在视神经内,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外下方。结论所以视神经减压切开部位宜选择在内上壁交界处,尤其在接近颅口处,主要是避免中损伤眼动脉及颈内动脉。

  • 标签: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视神经管减压术 内窥镜
  • 简介:视神经骨折是由颅脑外伤引起的,通常伴有伤侧视力下降或失明。我科自1997年起经内镜视神经减压治疗13例,效果明显。本文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0~56岁,伤后立即来院就诊。受伤部位在眶外侧眉弓部、额部及颌面部。伤后视力无光感2例,其中1例伴眼球活动障碍,有光感8例,眼前手动感3

  • 标签: 视神经管减压术 内镜 护理 视神经管骨折 颅脑外伤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蝶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手术对视神经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病区收治68例单侧视神经损伤的病人,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17-58岁,所有病例均行经鼻蝶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手术,手术时间为伤后24h至47d。术前眼球活动障碍5例,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CT见额眶骨骨折63例,未见明显骨折5例,筛窦纸板骨折59例,视神经骨管骨折31例,筛窦积血57例,窦积血29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本组68例病人中56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2例12眼无效。5例术前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术后3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入路短,微创,康复快的特点。而且,由于重力作用,视神经减压后会自然下垂,减压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手术入路。中还可以发现影像及其他检查未明确的骨折。总之,内窥镜手术视神经减压有其独特的优点。

  • 标签: 内镜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手术
  • 简介:颅脑外伤患者中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达5%,其中视神经骨管段最易遭受损伤,挫伤或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障碍及失明。对这类患者早期进行视神经减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在1998年采用经鼻内镜下对4例患者进行

  • 标签: 颅脑外伤 鼻内镜 视神经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视神经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ON)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2月— 2019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医院收治的23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7~51岁[(34.3±2.2)岁]。视力受损程度:4例指数,4例手动,9例光感,6例无光感。术前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15例:5例P100波幅完全消失,10例波幅低于正常值下限且潜伏期延长。受伤至手术时间3 h~14 d[(3.3±0.6)d]。均行眶上外侧入路视神经减压,其中11例有硬脑膜裂口,同时行硬脑膜修补。记录中所见骨折及硬脑膜撕裂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合经典视力改善评估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低视力及盲目分级标准,比较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个月视力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出院时患者意识状态,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6周[(13.5±2.4)周]。中显微镜下探查发现所有患者视神经骨折,3例在额部骨折处伴硬脑膜破裂口,8例筛板碎骨片处伴前颅底硬脑膜破裂口。手术时间108.5~224.3 min[(151.8±30.2)min],其中开颅时间(32.5±8.4)min;中出血量90.5~165.3 ml[(121.3±15.5)ml];住院时间14~26 d[(19.7±3.4)d]。术后10 d,13例视力改善(57%),5例脱盲(2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7例视力改善(74%),9例脱盲(39%),与术后1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无效,其中4例术前无光感且VEP检查波幅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出院时GCS 15分,术后3个月GOS 5分,预后良好。术后1例脑脊液鼻漏,平卧7 d后愈合。余未出现迟发血肿、癫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眶上外侧入路视神经减压可早期改善视力,提高脱盲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微创性 视神经管减压术
  • 简介:目的评价经翼点入路视神经减压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2例视神经受压损伤患者,经翼点开颅,显露并开放视神经全长,剪开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本组12例术后10例视力有提高,2例视力无改善。结论经翼点入路视神经减压视野好,操作方便,减压充分,安全有效。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患者经视神经减压术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视神经减压治疗TON 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32例经颅行视神经减压,20例经鼻内镜下行视神经减压。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经视神经减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经鼻手术有效率为65.00%(13/20)略高于经颅手术的59.37%(1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165)。受伤与手术治疗时间间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为光感及以上21例,视力改善17例,有效率为80.95%;术前无光感31例,视力改善15例,有效率为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视神经减压可有效改善TON患者视力,且两种减压手术术后6个月效果相似。术前无光感患者经手术治疗,视力恢复有效率低于术前有光感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升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视神经病变,外伤性 外伤,颅脑 减压术,视神经,经颅 减压术,视神经,鼻内镜下,经鼻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纳人所有关于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减压治疗TON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版本5.0.1)评定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5.1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共11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于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明显优于激素治疗组(OR=1.83;95%可信区间:1.09~3.06;P〈0.05);②对于提高患者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与经颅视神经减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R=0.71;95%可信区间:0.47~1.06;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视神经减压治疗TON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激素治疗。虽然神经内镜组与开颅手术视神经减压组比较,对视力恢复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视神经开放减压存前顿底病变中的应。方法神经减压的手术入路除鞍结节脑膜瘤的4例采用额颞硬膜下入路外,其他均采用经颅额下外侧硬膜外入路。视神经减压的应用病例包括外伤后急性视经经损伤7例,其中6例外伤后视力完全丧夫,1例仅留光感;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肿瘤(围视神绛肿瘤)包括颅眶海绵窦沟通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颅鼻沟通淋巴瘤侵犯双侧视神经1例。结果外伤后视神经减压视力改善者2例,无变化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8例中视神经减压者视力改善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肿瘤中的颅眶海绵窦沟通神经鞘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术后视力丧失。1例顿鼻沟通淋巴瘤术后左侧视力改善,右侧无变化:结论视神经减压是一种安全的式,减压充分,从硬膜外入路对额叶的影响小,再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可以取得预期的目标。

  • 标签: 视神经管 前颅底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9例(32侧)TO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视力:无光感15侧,光感14侧,指动3侧。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减压治疗。术前均行高分辨率头颅CT扫描,观察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术后随访(5.2±1.1)个月(3~6个月)。术后视力:无光感10侧,光感4侧,指动4侧,指数5侧,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视力表≥0.02的9侧,手术有效率为59.4%(19/32)。无一例患者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脑脊液鼻漏、嗅觉丧失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减压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入路解剖特点清晰,神经导航辅助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视神经管减压术 经筛蝶窦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外筛窦蝶窦视神经减压手术的配合.方法:护士认真熟悉每一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止血,认真传递手术器械.结果:手术配合35例,术后效果好.结论:经鼻外筛窦蝶窦视神经减压,是目前较先进的治疗视神经骨管段外伤的手术,手术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 标签: 筛窦 蝶窦 视神经管减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自鼻腔经筛蝶窦行视神经减压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前视力无光感3例术后视力无改善,有残余视力7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疤痕,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对有残余视力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手术治疗,对无光感者手术应慎重。

  • 标签: 视神经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 视神经管减压术 术后视力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有7项研究发现高叶酸饮食者NTDs危险性降低60%,至少5个研究发现围孕期添加叶酸和多维生素饮食可使初次的NTDs危险降低,但有一个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围孕期补充多维生素并不能降低NTDs的危险性

  • 标签: 叶酸预防 神经管缺陷 补充叶酸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眼眶视神经骨折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和措施,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为使得患者积极 主动并配合手术治疗, 对 5例视神经骨折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临床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 结果: 个性化的临床和心理护理使得 5例患者均积极接受并顺利完成视神经减压的手术治疗,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结论: 加强对眼眶骨折患者的个性化临床和心理护理, 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为手术治疗成功提供一个重要保障。

  • 标签: 眼眶骨折 视神经管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