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47例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453.57±196.2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62±104.14)pg/mL,差异十分显著(P<0.叭);VEGF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密切相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的患者VEGF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趋势,对肺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血清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治疗
  • 简介:本研究分别检测了20例健康人与60例CHD病人血清VEGF和HpIgG水平变化,结果CHD病人血清VEGF水平与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8.030,CHD组病人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030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幽门螺杆菌 感染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IGF-1与VEGF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6例为研究对象,监测两组血清中的IGF-1、VEGF的变化。结果血管性痴呆组IGF-1、VEGF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IGF-1、VEGF与MMSE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低水平IGF-1、VEG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IGF -1 VEGF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2例(研究组),同时选择单纯肢体骨折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检测血清VEGF、PDGF含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VEGF及PDGF在受伤后第10天出现升高趋势,与受伤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发现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的VEGF、PDGF平均含量高于单纯肢体骨折的患者(P〈0.05)。结论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VEGF、PDGF较单纯肢体骨折患者明显增高,并且有随伤后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肢体骨折 脑外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川芎嗪干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NCs)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小鼠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halgrowth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离同种系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尾静脉注射BMNCs于造模成功的MCAO小鼠体内,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进行干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血清bFGF、VEGF水平。结果川芎嗪干预的BMNCs移植能够使血清bFGF、VEGF值增高更为显著(P&lt;0.05)。结论川芎嗪干预的BMNCs移植更能促进bFGF、VEGF的分泌,保护神经元、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缺血区脑血液供应。

  • 标签: 川芎嗪 骨髓单个核细胞 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对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41.67%)和良性囊腺瘤(33.33%)(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晚期癌(Ⅲ、Ⅳ期)的VEGF阳性表达率(92.00%)显著高于早期癌(Ⅰ、Ⅱ期)(61.90%)(P<0.01),且强阳性表达率(52.00%)也显著高于早期癌(14.29%)(P<0.05);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87.50%)显著高于无腹水组(57.14%)(P<0.05);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P<0.01),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1),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P<0.01).结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增加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度及腹水形成有关.

  • 标签: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VEGF、MMP-9、OPN检验肝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内3科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A、B组,两组患者各30例,A组予以TACE治疗,B组于A组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30d后的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OPN(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结果B组肝癌患者经治疗30d后的血清VEGF为(114.31±12.91)ng/ml,血清MMP-9为(181.04±70.14)ng/ml及血清OPN为(64.27±12.45)ng/L,均优于A组,P<0.05。结论血清VEGF、MMP-9、OPN检验于肝癌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显著,可通过血清VEGF、MMP-9、OPN等指标水平为肝癌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BNP、VEGF、hs-CRP检测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68例冠心病患者以及50例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参与者均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清BNP、VEGF、hs-CRP各项检测数值差异。结果不同心功能冠心病患者的血清BNP、VEGF、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越低血清BNP、VEGF、hs-CRP越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冠心病个体患者通过检测血清BNP、VEGF、hs-CRP可为医师判定心功提供直观资料。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BNP VEGF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月血清VEGF、HIF-1α的表达,并与1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CA组治疗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血清VEGF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月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组治疗前血清HIF-1α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月、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结论CA皮损组织产生过量的VEGF可能分泌至血液系统中引起血清VEGF的高水平表达,而HIF-1α不能引起血清中的高水平表达。

  • 标签: 尖锐湿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1 &alpha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疼痛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癌疼痛患者130例设为研究组(轻度疼痛41例、中度疼痛53例、重度疼痛36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发生疼痛的肝癌患者13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于第2天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IF-1及VEGF水平。研究组肝癌疼痛患者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疼痛程度患者血清HIF-1及VEGF水平。分析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HIF-1及VEGF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HIF-1及VEGF水平与肝癌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HIF-1[(163.82±31.18)pg/ml]及VEGF[(272.53±33.37)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62.71±20.79)、(101.67±22.31)pg/ml ],P<0.05。研究组重度疼痛患者血清HIF-1[(189.93±30.67)pg/ml]及VEGF[(298.78±32.15)pg/ml]水平高于中度疼痛患者[(168.69±27.79)、(274.61±28.26)pg/ml],P<0.05;中度疼痛患者血清HIF-1及VEGF水平高于轻度疼痛患者[(151.71±23.07)、(249.42±24.29)pg/ml],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IF-1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earson检验显示,血清HIF-1及VEGF水平与肝癌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12、0.781,P均<0.05)。结论肝癌疼痛患者血清HIF-1及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不同疼痛程度患者间其血清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两者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且患者经对应止痛治疗后血清HIF-1及VEGF表达水平均降低。

  • 标签: 肝癌 疼痛 疼痛程度 临床分期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E-钙黏蛋白(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医院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病死、存活情况,将病死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存活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时接受血清E-cad、VEGF水平检测,询问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分析血清E-cad、VEGF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年随访结果显示,96例晚期胃癌患者中,病死25例(26.04%)纳入预后不良组,存活71例(73.96%)纳入预好组。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E-cad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E-cad低表达、血清VEGF高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血清E-cad、VEGF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预后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胃癌 化疗 E-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本(LncRNA XIST)评估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术前和体检时采集空腹状态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术后随访1年,记录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预测膀胱癌患者生存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VEGF、MCP-1、LncRNA XIST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不同亚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GF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肿瘤最大直径、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有相关性(P<0.05);MCP-1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有相关性(P<0.05)。血清VEGF、MCP-1联合LncRNA XIST检查对膀胱癌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均高于单项和双项检查(AUC=0.909,95%CI:0.850~0.968;AUC=0.682,95%CI:0.538~0.826)。VEGF、MCP-1和LncRNA XIST高表达组的膀胱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MCP-1联合LncRNA XIST检测有助于提高膀胱癌患者诊断率,且对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X失活特异性转录本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浓度探讨其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不可手术的Ⅱb期-Ⅳa期宫颈癌患者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同步放化疗开始前及结束后4周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同步放化疗中放疗采取盆腔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化疗采用顺铂+氟尿嘧啶方案。统计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结果血清VEGF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前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64.91(478.05-1187.34)ng/l。治疗后的表达水平为695.53(392.62-1031.39)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按疗效分为有效组(CR+PR),无效组(SD+PD)。在有效组表达明显下降,在进展组的表达水平反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与绝经状态、吸烟状态、组织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血清VEGF含量是影响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中血清VEGF水平测定在判断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评价上及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价价值,是影响中晚期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

  • 标签: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糖类抗原724(CA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肝转移阳性组(n=32)与肝转移阴性组(n=32),同时选取同期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CA724及VEGF水平的检测结果及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肝转移阳性组血清IL-6、CA724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肝转移阴性组,且肝转移阴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胃癌患者血清IL-6、CA724及VEG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与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IL-6、CA724、VEGF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对于胃癌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IL-6 CA724 VEGF
  • 简介:无论是术前血清VEGF水平或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都与肿瘤的转移、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VEGF水平及肿瘤组织中的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术前肿瘤组血清VEGF水平虽高于对照组

  • 标签: 中的表达 患者血清 组织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VEGF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EA、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CEA、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982,P<0.01),手术治疗3个月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VE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食管癌 癌胚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R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骨桥蛋白(OPN)含量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10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直径<5cm的A组及直径≥5cm的B组,对比两组间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差异。并对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与肿瘤直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组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与肿瘤直径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含量明显升高,且其与肿瘤直径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LDH水平和TGF-β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811,0.6014,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及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