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核糖体蛋白(ribosomalprotein,RP)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元件之一,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并且含量丰富,可以和RNA结合形成核糖体行使蛋白质合成的功能。除了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之外,RP还具有独立于核糖体之外的功能,包括参与DNA的修复,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称之为RP的核糖体外功能(extraribosomalfunctions)。目前,已经证实部分血液系统的疾病与核糖体蛋白异常有关。由于骨髓造血细胞的快速更新,生长,分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核糖体蛋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细胞生长的调控,因而血液系统更容易受到核糖体蛋白表达异常的影响。本文就核糖体蛋白异常与相关血液疾病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核糖体蛋白 核糖体应激 P53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在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医疗设备之一。它是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将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等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使其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排除体内过剩的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平衡,再重新将血液引回身体而达到代替肾脏功能的设备。由于血液透析机一般长期处于潮湿、酸碱度高的环境中,且单个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治疗机连续运行时间长,设备故障率相对较高,易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所以,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的结构及维修保养办法,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患者的安全、治疗的效果尤为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静脉压异常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脂质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CRF脂质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Sc、BUN指标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Ccr指标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脂质代谢指标TC、TG、HDL-C、LDL-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不仅能有效提高CRF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效果,更利于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减轻CRF疾病危险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脂质代谢异常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以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为主要攻击目标,能够损伤大量的人体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本文主要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探讨艾滋病患者血液学试验分析的异常。主要对血液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差异,血液检测发现艾滋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临床血液学检验指标能准确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为艾滋病的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测量的艾滋病毒阳性患者的患病率较高,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并观察临床症状,明确了最终的诊断,得到了最先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血液学检测 异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过程中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统计对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Ca2+、iPTH水平变化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研究组患者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时联合以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在其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同时在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治疗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使患者减轻病痛,该方式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可做推广试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并骨代谢异常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肾衰竭并骨代谢异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于2020.2~2020.12时段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列为透析组与联合组,各30例,透析组单纯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透析组(63.33%)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86.67%)较高,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并骨代谢异常患者通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皮肤瘙痒、骨痛等骨代谢异常临床表现的发生,建议采纳普及。

  • 标签: 骨代谢异常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
  • 简介:目的研究静磁场暴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重要器官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00mT)、中剂量组(400mT)和高剂量组(600mT)。采用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超导磁体系统,将大鼠进行全身暴露,3h/d,连续14d。于暴露后1d、7d、14d、28d,3In,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取脑、心、肺、肝、脾、肾、胸腺、肾上腺、小肠、胰腺,常规病理制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磁场暴露后早期,中、低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升高;暴露后中晚期,高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降低。(2)磁场暴露后,大鼠脑、心、肺、脾、肾均见毛细血管充血或间质出血,并见实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凋亡和坏死。(3)上述病变均于暴露后1-14d呈加重趋势,28d减轻,3m未恢复,且以高、中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200mT、400mT及600mT中等强度静磁场暴露均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脑、心、肺、脾、肾多器官血液循环障碍及实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凋亡和坏死,且与暴露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强磁场 大鼠 血流动力学 病理变化 血液循环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干体重是指患者在体液正常状态下的体重,即在透析后既不存在水潴留,也没有脱水现象。自从1985年Auton等提出“干体重”的概念,使尿毒症需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水平衡有了客观指标,使尿毒症患者因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多导致低血压、休克或每次透析脱水过少,造成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准确地评估与设定患者干体重是充分透析的前提,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血容量不足 生理信号 尿毒症患者 脱水现象 血液净化治疗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治疗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肝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血液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等特征。这些异常的发生与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密切相关,且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们强调,对肝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定期的凝血功能监测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治疗方面,个体化的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肝功能不全的程度,也要兼顾凝血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功能不全 血液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用一个能对免疫力有特殊效果的中药组方,从对血液中唾液酸的异常成分进行干预和恢复。从而治愈多种免疫力低下产生的疾患。

  • 标签: 唾液酸 免疫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血液学检验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之间接受血液学检验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00例 HIV 阳性病患视为实验组,另外非感染 HIV 阳性220例患者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生化检验结果显示参照组 CHE、A/G、ALB、TB数值均高于实验组,CRP、ESR、AST、TB、ALT 以及 LDH数值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学检验可为临床艾滋病患者筛查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血液学检验 血常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变化特点。方法经过对我院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外周血象以及其他体征,仔细分析患者的骨髓铁染色、骨髓细胞形态等相关的检查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者是联合免疫球蛋白以及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临床特征。结论60例患者中30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5例白细胞减少。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液异常,体现在患者的血细胞减少方面。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异常 临床特征 血细胞减少
  • 简介:目的: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异常血液质证的治疗方剂进行分析,研究维医方剂的药性以及药性组合的配伍和规律。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分册)和《中药大辞典》(维吾尔药卷),收录方剂87首,涉及维药247味药,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和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和规则提取。结果:筛选得到药性组合配伍规则8条,建立治疗异常血液质证方剂配伍的药性组合模式,涉及的药性为干寒、干热、湿寒,药味主要有辛、甜、淡、苦。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维医异常血液质证方剂的药性配伍及其组合,初步探讨了维医异常血液质证方剂药性组合配伍的规律。

  • 标签: 异常血液质证 关联规则 药性组合
  • 简介:目的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出发,寻找优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病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联合化疗,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具有更好的临床综合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分析仪有异常细胞报警信息提示的标本进行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染色镜检分类,比较两种涂片的优越性。方法对100例有异常细胞报警信息提示的血标本进行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分类。结果瑞氏染色的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各100张中,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血液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越来越完善,但即使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也不能代替涂片镜检,涂片镜检尤其是标准血涂片镜检非常必要。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异常细胞报警 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
  • 简介:目的了解有血液异常的HIV感染患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析16例有血液异常HI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外周血可表现1~3系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上占68.8%,各系细胞增生与骨髓细胞增生情况不全一致,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都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病理学检查:三系细胞比例和形态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接近,部分患者的骨髓出现纤维化。结论HIV感染患者常出现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常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但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鉴别,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骨髓细胞 细胞形态
  • 简介:目的观察潘生丁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及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为推广抗凝药物治疗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n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FIB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明显(P〈0.05);③两组治疗后TG(甘油三酯)、CHOL(总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TG、CHOL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潘生丁可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凝血功能 血脂异常 潘生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号染色体异常血液病中的发生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9例伴6号染色体异常血液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核型分析结果。结果99例患者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中ALL占比最大,将ALL患者患者分为+6/-6、6p异常和6q异常3组,3组ALL患者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6q异常的ALL患者年龄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6/-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6p/6q异常及年龄大于14岁是影响AL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ALL各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90.9%、20.0%、55.6%,6q和6p组1年总生存率均低于+6/-6组(P<0.05)。结论伴6号染色体异常常见于B细胞性疾病,ALL中伴6q/6p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探讨6号染色体异常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6号染色体异常 细胞遗传学 核型分析 恶性血液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学检验异常的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接受血液学检查的289例患者,回顾分析相关数据,其中113例HIV 阳性者设为实验组,非感染者176例设为常规组,分析两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相较于非AIDS者,AIDS患者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较大。结论:血液学检验指标能反映机体免疫情况,为AIDS监测提供参考,以尽早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诊治,确保HIV感染防治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血液学检验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