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protein,LRP)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家族中的一员,属内吞性受体,能与多种配体结合发挥其病理生理学效应。文章就该蛋白基本特征、与胆固醇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AB沉积的关系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基因多态性 ALZHEIMER病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进程。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受体蛋白和药物相互作用是当前的热点课题。通过分别建立蛋白质和药物分子模型,并对它们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进而为发现并设计出更加理想、安全、有效的药物打下深厚的基础。分子模型建立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分子与分子间以什么方式对接、怎样对接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本文就当前分子对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了分子对接的方法和常用工具的研究情况。

  • 标签: 分子对接 蛋白质柔性 模型优化 分子模拟
  • 简介:摘要神经毒素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标志。最近的证据表明,在常见的散发性或晚发性AD形式中,脑Aβ水平升高是由清除受损而不是生产过度引起的。细胞表面受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已经被报道不仅在Aβ内吞起作用,还存在于血脑屏障系统及外周血、肝、肾等组织器官,并且通过血脑屏障或血脑脊液屏障有效地将Aβ转运至脑脊液或血液系统中,最后经外周组织器官清除至体外。在这篇综述中,描述了LRP1在Aβ外周转运及清除中的作用,其可能是降低脑内Aβ、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途径。

  • 标签: LDL受体相关蛋白质1 淀粉样蛋白 外周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ERα-LBD)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得到可溶性ERα-LBD蛋白。方法在Addgene网站检索关键词ES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选择符合条件的质粒载体pcDNA-HA-ER WT(Addgene plasmid # 49498; http://n2t.net/addgene:49498; RRID:Addgene_49498),设计引物并扩增得到目的片段ERα-LBD,分别构建蛋白表达载体pET-28a-LBD和pGEX-4T1-LBD,改变诱导温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对表达条件优化。待细菌裂解并提取蛋白后进行凝胶电泳,可在细菌上清的泳道中观察到明显的紫色蛋白表达条带,即为可溶性ERα-LBD蛋白。结果pET-28a-LBD重组质粒未能表达重组蛋白ERα-LBD,重组质粒pGEX-4T1-LBD在Rosetta和BL21(DE3)感受态中以1 mmol/L IPTG诱导仅能得到包涵体;以0.2 mmol/L IPTG 16 ℃过夜诱导培养,则可得到可溶性ERα-LBD蛋白。结论成功构建ERα-LBD表达载体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获得可溶性ERα-LBD蛋白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 重组表达载体 条件优化 可溶性表达
  • 简介:叙述了以受体蛋白作为主线,将细胞结构、内稳态调节和药物靶向治疗等前沿科学进展结合起来,实现知识再加工,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提高主动性、梳理知识体系、纠正理解错误、赋予知识新的意义。

  • 标签: 受体蛋白 细胞结构 动物生命调节 药物靶向治疗
  • 简介:<正>血小板在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血小板功能的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阿斯匹林的应用,虽然其抗血小板作用相当微弱;但在许多方面是有效的。最近证实,血小板糖蛋白Ⅱ_b/Ⅲ_a受体为血小板聚集的关键介质,在血小板对损伤血管起反应时作为局部靶位受到重视。本综述概述了糖蛋白正Ⅱ_b/Ⅲ_a(GPⅡ_b/Ⅲ_a)受体生物学特性及其抑制剂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粘附 受体抑制剂 心血管
  • 简介: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是对抗GPⅡb/Ⅲa受体与黏附分子[纤维蛋白原、VonWlle-brand因子(vWF)等]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批准用于临床的已有3种静脉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现对几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研究现状 作用机制 种类 应用 抑制剂
  • 简介:膜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应用于新的药物靶向给药系统,包括将抗肿瘤药物,蛋白和治疗基因定位运输至恶性增殖细胞或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偶联转铁蛋白或其抗体连接到转铁蛋白受体上成为治疗的药物或转运载体。多种药物载体如脂质体,纳米颗粒与DNA复合物用于高效运输治疗物。转铁蛋白复合物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药效,改善了选择性与药物释放性能,降低了毒性,同时也延长药物血浆半衰期,提高药物主动靶性。本篇综述介绍了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药物运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药物运输
  • 简介:LDL受体相关蛋白(IJ)Lrelatedprotein,LRP)是LDL受体基因家族成员,它是一种多功能清道夫受体和信号受体。在结构上LRP与家族中其它成员相似,但体积较大。近年来对LRP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集中描述了LRP的结构特点及胞浆域功能,探讨了L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生物学功能。

  • 标签: LRP 动脉粥样硬化 LDL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胞浆 清道夫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蛋白(p53)、p16蛋白(p1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5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周围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R、PR、p53、p16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ER、PR、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61.4%、38.6%,均低于对照组的90.0%、86.7%、93.3%(χ2=4.36、5.98、24.09,均P < 0.05);p53在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χ2=12.75,P < 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程度、组织分级、病理分期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PR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53在病理分期、发病年龄、组织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16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程度等不同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R、PR、p53、p16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病情的发生、发展、转变有关。联合检测ER、PR、p53、p16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临床 受体,雌激素 基因,p53 基因,p16
  • 简介:摘要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雌激素膜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在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广受关注。GPER介导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失衡是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生机制之一,有望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和糖尿病的新药物靶标。本文从糖脂代谢和炎症几方面简要综述了GPER介导的雌激素通路的相关进展。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代谢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水平变化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急性AMI患者150例作为AMI组,疑诊冠心病无冠状动脉狭窄者150例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测定血清LRP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AMI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4.42 ± 0.79)mmol/L比(3.79 ± 0.82)mmol/L、(1.52 ± 0.33)mmol/L比(1.37 ± 0.38)mmol/L、(3.15 ± 0.34)mmol/L比(2.91 ± 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低于对照组[(0.95 ± 0.26)mmol/L比(1.21 ± 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LRP6和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0.12 ± 0.03比0.38 ± 0.07、(53.27 ± 6.89)%比(66.82 ± 7.35)%],BNP和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78.16 ± 5.27)ng/L比(7.13 ± 1.24)ng/L、(125.83 ± 3.26)ng/L比(0.71 ± 0.2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与LDL-C、BNP、cTnI、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 0.587、- 0.523、- 0.542、- 0.583,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515,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降低,血清LRP6与AMI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左室射血分数 B型脑钠肽 肌钙蛋白
  • 作者: 邓垂文 李文丽 李永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共抑制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烟碱受体(nAChRs)是乙酰胆碱在体内的主要受体之一,为兴奋型跨膜阳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非常必要。已知烟碱受体蛋白的细胞内环在调控其细胞内代谢与下游信号转导方面起到主要作用,然而这段蛋白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目前仍然不明确。针对烟碱受体细胞内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通过其互作蛋白及互作位点信息为进一步探讨烟碱受体细胞内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以及临床靶向提供思路。

  • 标签: 烟碱受体 细胞内环 互作蛋白 功能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与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Toll样受体在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新发现的一种分子识别模型受体Toll样受体-9(TLR9),能特异性识别CpGDNA并起动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在不同种类中的TLR9具有对序列识别的特异性.本文概述国外在TLR9识别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已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TOLL样受体-9 CPG DNA 识别 信号传到级联反应
  • 简介:黏附介导的微生物定植在病原菌感染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能黏附到宿主多个组织器官,导致全身性播散,引起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因此如何能在感染早期通过阻断Tp黏附到宿主成分从而避免传播成为近年研究热点。TP0136蛋白作为三种已知能黏附到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的Tp蛋白之一,在Tp的黏附定植和病原体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P0136蛋白作为Tp重要的黏附蛋白在梅毒致病机制、临床检测和疫苗开发中的研究价值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TP0136蛋白 梅毒螺旋体 致病机制 临床检测 疫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