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地黄汤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耳鸣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服用丹地黄汤,对照组服用耳聋左慈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耳鸣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耳鸣II级3例,占6.12%;III级14例,占28.57%;IV级25例,占51.02%;V级7例,占14.29%;对照组治疗前耳鸣II级2例,占4.08%;III级15例,占30.61%;IV级28例,占57.14%;V级4例,占8.16%,两组治疗前耳鸣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鸣O级32例,占65.31%;I级10例,占20.41%;II级2例,占4.08%,III级5例,占10.20%,对照组治疗后耳鸣O级14例,占28.57%,I级17级,占34.69%,II级6例,占12.24%,III级12例,占24.49%,两组治疗后耳鸣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7.76%)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丹地黄汤治疗耳鸣能有效改善症状,效果确切。

  • 标签: 葛丹地黄汤 耳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质量也有所要求,对生活环境的改善自然就放在首位,室内设计便逐渐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行业。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元素多种多样,如光影、色彩、结构等。光与影既是相对立的两种事物,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形式、不同种类和不同设计结构的光影可以打造出风格迥异的空间。文章主要讨论了光影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并结合光影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对光影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光影效果 室内设计 应用
  • 简介:现在很流行一种观点:认为聪明的女人不可爱,女人的可爱在于"傻"。这也道出了男性选择女人的标准之一,不可太聪明。也难怪,自古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可见,从古至今,中国就没有一个适宜制造才女的大环境。即便如此,我国五千年文明中还是记载了大量才女、烈女、贞女的故事。清代金坛杰出女诗人贺双就是其中一例。贺氏双,初名卿卿,字秋碧,丹阳县蒋墅人,后嫁给金坛方山周氏。金坛学者史震林

  • 标签: 贺双卿 大环境 才女 女子 性选择 女诗人
  • 简介:为了深入普查和收集塘藏北草原上流传的民间舞蹈,获取第一手资料,今年6月间由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抢办主任丹增次仁同志带瓴综合下乡队一行五人前往那曲地区,克服种种困难,抓紧一切时间,在半个月内,行程路途3500余公里,走遍了那曲西部四个县、八个乡,以及当地苯教寺院等.按照民族舞蹈集成总部的要求,不漏地区、不漏死角、不漏品种的精神,不管路途多远、路况多复杂,这次我们特意到海拔六千多公尺的双湖无人区新迁入的嘎措乡进行普查,组织和采访了当地民间艺人及老僧等共40多人,收集到舞蹈品种:1、班戈县普布乡、勤龙乡、架穷乡等流传

  • 标签: 羌塘 民间舞蹈 那曲地区 藏北草原 民族艺术 尼玛县
  • 简介:时间,当代。地点,陕南。人物表,刘伟嘉,28岁,山村扶贫第一书记。姜致祥,60多岁,山村村民,羌族。姜玉珍,27岁,山村村民,姜致祥女儿,刘伟嘉同学,羌族。刘母,60多岁,刘伟嘉母亲。

  • 标签: 人物表 刘伟 山村 村民 羌族 书记
  • 简介:本文认为,王国维所言“汉似柳耆”,含有多层意蕴。首先是二均乏显豁名位,创作之际乃兴之所至,为有感而作,为真情而作;其次,柳词与关曲,大都能呈现自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必豁人耳目,述事如出其口”;再者,柳永之于宋词,一如关汉卿之于元曲,颇具开疆拓土的贡献,在表现“自我”、关爱女性方面有极大共同处。

  • 标签: 王国维 柳耆卿 关汉卿
  • 简介:绣被誉为"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强的民族性。绣者如同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凭借独特灵境,绘织艺术形象,是绣艺术的魅力所在。外实内静、气韵生动,诗意浓郁、富有乐感,自然质朴、丽而不俗,是休溪绣作品的美学内涵。从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角度对绣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观赏者的审美体验过程,突显绣的审美文化渗透力,是羌族刺绣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 标签: 休溪羌绣 民间文化 审美价值
  • 简介:<正>近来有的同志在探讨“丝绸之路”时,提出所谓“中道”。对此,笔者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望识者匡正。一什么是“中道”?提出所谓“中道”的同志认为,“中道,即从今甘、青交界之湟水西溯,穿行于古人聚居地,或北出今祁连山、抵张掖与河西大道交接:或复西进,出柴达木西缘,至新疆若羌、且末直接通连西域南道。”

  • 标签: 赵充国 西域 丝绸之路 霍去病 匈奴 聚居地
  • 简介:姆系藏语,跳神之义。西藏佛教密宗寺庙每逢重要的佛教节日,都要举行跳神活动。跳神时,演员都要穿起神衣,戴上假面具,在乐器的伴奏下,按照密宗教义,表演各种动作,以期达到敬神和为众生消灾驱邪的双重目的。西藏跳神不是一般俗人所理解的舞蹈娱乐活动,而是一种严肃的宗教仪式。其目的是宣传佛教教义,“驱魔逐鬼,祓除不祥。”西藏佛教密宗最早的跳神活动,只限于寺内喇嘛观看,俗家

  • 标签: 羌姆 密宗 佛教节日 佛教教义 马头金刚 大威德
  • 简介:驰名中外的桑耶寺,位于中国西藏山南扎朗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下,周围河渠萦绕,树木葱茂,密集成林,可谓沙漠之中的绿州。桑耶寺自创建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是中国西藏藏传佛教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时期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及宗教乐舞等多方面的遗产,它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是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之典范。正如《贤者喜宴》所说:“此寺系以难以想象之建筑,此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

  • 标签: 桑耶寺 吐蕃 寺院 藏族 壁画 西藏
  • 简介:藏关系问题是藏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颇具争议的学术话题,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括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即一种观点主张藏同源而异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藏自古就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本文在梳理汉、藏史料和汉、藏、等民族的古史传说的基础上,利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藏关系诸说中,藏同源异流说是历史真实。

  • 标签: 诸羌 吐蕃 藏族
  • 简介:绣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丰富的刺绣纹饰凝聚着羌族人民最原初的审美情趣,是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祝愿的物化符号。目前,因为缺乏确切的文字及实物佐证,对于绣源起的研究存疑较多。本文首先梳理有关绣源流的相关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田野工作的纪实,试论绣的源起。绣承载着羌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智慧成果,绣源流的探究,将为进一步认识羌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羌绣 溯源 纹饰
  • 简介:自汉旺出发,我们沿着德阿路绵竹段朝大山腹地的清平盐井村走去。汽车在蜿蜒的河谷间猎猎奔驰,湿湿的风在耳边掠过,带来大山深处的气息。河谷两边俱是粗犷的大石山,岩层的纹理清晰可见,层层迭迭,成排山倒海之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河面并不开阔,河床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些嶙峋怪石,姿态万千。离雨季还有段日子,河水化作一条瘦溪,

  • 标签: 盐井村 大石山 姿态万千 清平乡 云湖森林公园 白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