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史实,论述脱离群众、丧失民心从而导致亡党亡国,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执政党无往不胜的法宝。认真地研究和吸取亡党亡国的教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苏东党 丧失民心 历史教训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于2011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原东德社会统一总书记、人民议院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就民主德国与苏联的关系作了主题发言。之后,克伦茨同志又应邀在4月24日和25日的两次小型学术会议上做了长篇发言。现将克伦茨同志在几次谈话中关于剧变的内容作一概括。

  • 标签: 苏东剧变 民主德国 总书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苏联解体
  • 简介:史鉴兴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剧变和21世纪初继发的"颜色革命"既让人眼花缭乱,更引人深思。引起剧变和"颜色革命"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从内因看,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停滞、执政党腐败以及民主法治不完善等方面,这些深刻教训,对加强的先进性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 标签: 苏东剧变 “颜色革命” 启示
  • 简介:剧变以后,南非共产继续高举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世界局势相结合,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南非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南非共产党 社会主义 理论 实践
  • 简介:盛夏的午后,一场骤然而至的雨让城市里的燥热收敛了不少。踏着难得的舒爽,和着久违的雨后泥土芬芳,开启了我采访新疆本土回族歌手之旅。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加快实施“海上”战略,是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培育江苏21世纪经济发展增长极的现实途径,江苏是全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沿海大陆岸线全长954公里,管辖海域3.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沿海总面积的20%;滩涂面积980多万亩,为全国之最,海洋资源的丰度(即丰富程度)指数列全国第6位,密度即资源相对集中程度)指数列全国第2位,综合指数列全国第4位,这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所在,我国在1988年就提出了实施沿海大开放战略,从全国来看,沿海各兄弟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势头十分强劲,相比之下,我省沿海地区发展的速度却相对滞后,1999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300亿元,只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我们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南比不上浙江,北比不上山东,如海水养殖单产水平仅相当于山东的1/6,浙江的1/3。沿海的南通、盐城、连云港即使再加上淮阴,4市1999年的总面积占全省的38.5%,人口占全省的35.1%,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2.2%,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15.6%。这与江苏沿海地区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实施“海上”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既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更是21世纪江苏经济新的巨大潜力所在,只要我们切实加大“海上”战略的实施力度,海洋经济完全可以成为江苏新世纪发展的增长极。

  • 标签: 江苏 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经济发展 海上苏东战略
  • 简介:<正>北京,住平房的日子踏着冬季第一场雪来到北京的时候,是二○○○年。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北京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住处——研究所的平房,在开水房的对面。当爱人开门时,门旁的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很自觉地归到了一边,似乎是给我一个欢迎礼,周围的雪都化成了水,湿漉漉的,家门口这一块却是干干的,似乎告诉我,这是你的家,一个不同于别处的地方。一间十二平方米的房间,一扇小窗。门的上方,有一个储物的小阁楼,屋内一张拼起来的大床、一个橱子,一张桌子,全是研究所里的老式办公用具。屋外,原来的主人搭建了一个三平方米左右的小厨房,一只破橱,一个水池,一个台面。原主人用

  • 标签: 我不知道 开水房 小阁楼 一丛丛 邻居们 苏东
  • 简介: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体系,在1991年底以前已经彻底瓦解。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过程中,作为各国基本法的宪法也经历了重大的演变。各国宪法的重大演变,从时间上看,苏联发生于1988年至1990年,而东欧各国则集中在1989年至1990年。从内容上看,尽管由于各国政治社会情况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而使各国宪法之间显示出一些差异,但它们演变的基本走向或脉络却

  • 标签: 苏东 社会情况 东欧社会主义 结社权 违宪行为 选举程序
  • 简介: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僵化的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中越陷越深;这一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未能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 标签: 苏东剧变 原因 斯大林模式
  • 简介:剧变前,古巴依靠国家的支援,政治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的改革步入歧途,古典及时与其划清界限。剧变后,古巴失去了国家的经济支持,陷入空前困境,古共随即宣布进入“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调整了内外政策,稳定了局势。当时的改革政策大都是应急性的,并未涉及发展模式问题,致使古巴经济日益因难,陷入模式危机。2006年7月劳尔主政后,提出“更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张。2011年4月,古共“六大”通过了《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把解决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古巴的这次改革目标准确,取得了党内外多数人的支持,但问题和困难也不少。

  • 标签: 苏东剧变 古巴改革 古共“六大” 前景展望
  • 简介:摘要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产生,历史的年轮走过69年的时间,最终停在1991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走完属于他的时代,以局外人审视剧变的原因。

  • 标签: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内外原因
  • 简介:林是,抑或非?这历来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明代史特别是晚明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现将相关观点及不同表述作一概括性的介绍,以期引起广泛关注,使各方共同参与探讨。为不致在复述中偏离本义,本文尽可能引用论著原文。

  • 标签: 东林党 是党论 非党论 综述
  • 简介: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地震”.是20世纪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从1989年东欧国家剧变开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基本结束.大体只经历了两年时间。其来势之凶猛、时间之短暂、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邓小平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从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层现象.看到剧变的深层根源.从

  • 标签: 苏东剧变 苏联解体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者 坚定 范围
  • 简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东关系的失败也是双方各种因素互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东关系的交恶,东欧方面也有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东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 标签: 苏联模式 南斯拉夫 赫鲁晓夫 保加利亚 哥穆尔卡 国家民族主义
  • 简介:美国学者彼得·拉特兰在美刊《现代史》第98卷总第627期(1999年4月)发表文章《反思1989年革命》,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对剧变及剧变以来各国的发展作了重新思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苏东剧变 美国学者 反思 1989年 1999年 重新思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23
  • 简介:[4]而对之所以发生小剧变(特别是"匈牙利事件")的原因,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匈牙利事件"呢,邓作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危险是"左"不是"右"等论断自然是水到渠成

  • 标签: 不同反应 剧变不同 苏东剧变
  • 简介:摘要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有效的控制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建设单位通过引入专业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单位不仅能更好的控制投资,同时还可节约了自身投入。

  • 标签: 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