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艾滋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的主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诊断和治疗 预防 综合症 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第28个“世界艾滋”之际,副省长王随莲在济南出席“世界艾滋”活动,调研艾滋防治工作。王随莲强调,做好艾滋防治工作,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各级要高度重视艾滋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要求,积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消除社会歧视,加大对艾滋人的关爱,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

  • 标签: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防治工作 社会和谐 社会歧视 艾滋病人 副省长
  • 简介:满族医生和她的艾滋患者写在世界艾滋之前文·摄影/本刊记者潦巴(蒙古族)自八十年代初全球首次报道发现艾滋以来,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迅速增加,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患者 大夫 满族 流行病 感染者
  • 简介:目的通过艾滋感染者/艾滋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 随访模式 影响因素
  • 简介:已被感染上艾滋病毒,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相关综合症或艾滋,肺部的感染约占艾滋症状的一半

  • 标签: 浅谈艾滋病
  • 简介:已被感染上艾滋病毒,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相关综合症或艾滋,肺部的感染约占艾滋症状的一半

  • 标签: 浅谈艾滋病
  • 简介:我们谈"癌"色变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而今天,我们在如临大敌地谈"艾"色变。"艾"——艾滋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较为权威的起因说法是:远古进化而来。从猴子变到人的过程中,原来它一直都在,没有合适的环境爆发而已。恰如人性中的劣根,有它要的空

  • 标签: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免疫功能 感染者 人体
  • 简介:在第17个“世界艾滋”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惦念着处于“弱势群体”的艾滋患者的身体健康。从拉美国家访问回来不久,他就提出看望艾滋人。2004年11月30下午3时10分,胡锦涛佩戴着爱心红丝带,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刚,

  • 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世界艾滋病日 国务院副总理 艾滋病患者 2004年 身体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约在两年多以前,我在《社会科学报》上第一次提出厂中国艾滋的“社会免疫缺陷论”。我的基本观点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看,艾滋病毒是一个生命力相当弱、且传播力也不强的病毒;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国际上预防艾滋的所有有效措施在技术层面上的亦不复杂。但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防不住这个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生物医学 公共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