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新型正常免疫小鼠人原代结肠癌移植模型,为研究结肠癌在正常免疫情况下的发病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来自于2017年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细胞组小鼠接种含结肠癌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微载体组接种含microcarrier 6的PBS,细胞-微载体复合物组接种含结肠癌细胞和microcarrier 6的复合物PBS。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将各组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记录肿瘤形成时间、大小、成率及镜下病理学改变等。移植组织采用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视野中阳性细胞比例判断移植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人特异性Alu序列的表达。结果接种肿瘤细胞后,细胞组和微载体组小鼠均无死亡,均未成;细胞-微载体复合物组小鼠在接种后第5~7天于右侧腋窝皮下可触及皮下肿瘤,成率为67% (10/15),接种后2~3周,肿瘤体积可达500 mm3左右。免疫组化结果示,CK20、CDX-2和癌胚抗原均为阳性表达。PCR结果显示,荷瘤小鼠移植组织中可检测到人特异性Alu序列的表达。结论人原代结肠癌细胞以microcarrier 6为载体在正常免疫小鼠体内成,成功地建立了新型正常免疫小鼠人源结肠癌移植模型。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载体 免疫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对肝癌裸鼠皮下移植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Huh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模型,将12只裸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组移植植入一枚活度为2.96×107Bq粒子,对照组植入一枚活度为0的空粒子。每4天测量1次移植体积,记录肿瘤生长曲线。28 d后取下移植,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1评估移植微血管密度(MV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A、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观察组移植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缓慢,粒子植入后12 d两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P<0.05),随着观察时间延长,两组肿瘤体积差距加大,在28 d时两组肿瘤体积分别为(963.61±89.56)mm3和(602.10±75.98)mm3(t=7.122,P<0.05)。两组移植组织中CD31均有表达,观察组的MVD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0,P<0.05)。观察组VEGF-A、HIF-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0、6.414、10.890、12.250,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通过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肝癌移植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VEGF-A、HIF-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 标签: 肝细胞癌 125I粒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新型正常免疫小鼠人原代结肠癌移植模型,为研究结肠癌在正常免疫情况下的发病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来自于2017年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细胞组小鼠接种含结肠癌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微载体组接种含microcarrier 6的PBS,细胞-微载体复合物组接种含结肠癌细胞和microcarrier 6的复合物PBS。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将各组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记录肿瘤形成时间、大小、成率及镜下病理学改变等。移植组织采用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视野中阳性细胞比例判断移植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人特异性Alu序列的表达。结果接种肿瘤细胞后,细胞组和微载体组小鼠均无死亡,均未成;细胞-微载体复合物组小鼠在接种后第5~7天于右侧腋窝皮下可触及皮下肿瘤,成率为67% (10/15),接种后2~3周,肿瘤体积可达500 mm3左右。免疫组化结果示,CK20、CDX-2和癌胚抗原均为阳性表达。PCR结果显示,荷瘤小鼠移植组织中可检测到人特异性Alu序列的表达。结论人原代结肠癌细胞以microcarrier 6为载体在正常免疫小鼠体内成,成功地建立了新型正常免疫小鼠人源结肠癌移植模型。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载体 免疫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 )在肾移植受者术后耶肺孢子菌肺炎(PJP)导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接受ECMO支持的术后确诊耶肺孢子菌肺炎导致重度ARDS的9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总结行ECMO支持的时机、治疗期间并发症及ECMO运行情况。结果9例确诊PJP的受者均采用静脉-静脉(V-V)ECMO模式,ECMO开始前的氧合指数25~92,从入院至开始ECMO辅助的时间5.56 d(1~17 d)。除1例因腹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余8例均成功撤机,1例因撤机后并发脓毒血症死亡,最终存活7例。成功撤机的8例受者中,V-V ECMO支持时间215.5 h(131~288 h)。存活的7例受者中,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较发病前恶化,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结论ECMO是肾移植术后耶肺孢子菌肺炎导致重度ARDS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建议早期积极应用ECMO以改善受者预后。

  • 标签: 肾移植 体外膜氧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6例,非霍奇金淋巴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8/kg[(3.91~22.68)×10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6/kg[(0.91~50.47)×10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曲波帕治疗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HSCT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并采用曲波帕治疗的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分为脐带血组和外周干细胞组,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恶性病组和非恶性病组,分析各组间临床疗效。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24例患儿中男15例、女9例,曲波帕用药时的年龄7.7(2.6~13.7)岁,接受曲波帕治疗的时间为移植后第27.5(8.0~125.0) d,使用后完全有效的时间为23.5(6.0~83.0) d,用药疗程为36.5(8.0~90.0) d,曲波帕总剂量为1 400(200~5 900)mg,完全有效率92%(22/24),未发生曲波帕相关不良反应。脐带血干细胞移植(16例)的患儿使用曲波帕的疗程及总剂量均明显低于外周干细胞移植组(8例)[24.5(8.0~81.0)比65.5(35.0~90.0)d,900.0(200.0~3 850.0)比2 862.5 (1 175.0~5 900.0) mg,Z=-3.004、-2.604,P=0.002、0.007],而达到完全有效的时间及停药2周后血小板计数、随访终点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恶性病患儿(12例)相比,非恶性病患儿(12例)用药后至获得完全有效的时间、用药疗程、总剂量及停药2周后血小板计数、随访终点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波帕用于儿童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疗效,安全性高,尤其在脐带血移植中可能更有优势。

  • 标签: 受体,血小板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抗癌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肺转移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36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肺转移受者,根据肺转移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综合抗癌治疗组(雷帕霉素+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肺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索拉非尼)22例和维持支持治疗组14例,评价两组受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受者移植术前的基本资料、肿瘤病理情况、术后发生肺转移的时间、肺转移肿瘤负荷无明显差异;综合抗癌治疗组治疗后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7例,维持支持治疗组治疗后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11例,综合抗癌治疗效果优于维持支持治疗(χ2=7.901,P=0.019);综合抗癌治疗组和维持支持治疗组肿瘤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个月(95%CI:19.68~26.32)和7个月(95%CI:3.33~10.67),转移后1年存活率分别为91%和9%,转移后2年存活率分别为45%和0,转移后3年存活率分别为10%和0,综合抗癌治疗组存活率明显优于维持支持治疗组(P<0.001)。结论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肺转移受者采用雷帕霉素+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肺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索拉非尼的综合抗癌治疗可改善其生存时间。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肺转移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差异显示编码3(DD3)启动子调控的携带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基因短发夹RNA(shRNA)的新型溶腺病毒(DD3-ZD55-SPAG9)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系裸鼠移植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模型,当肿瘤体积为100 mm3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PBS组)、对照病毒组(ZD55-SPAG9组)、病毒组(DD3-ZD55-SPAG9组)。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One way-ANOVA),组间比较采用SNK法。结果成功构建裸鼠LNcap细胞移植模型。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和PBS组移植终体积分别为(1 104.04±110.39)、(1 003.20±150.89)和(2 321.36±173.87) mm3。DD3-ZD55-SPAG9组和ZD55-SPAG9组肿瘤体积均小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997,P<0.05),但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DD3-ZD55-SPAG9组和ZD55-SPAG9组的肿瘤组织中均可见较多的死细胞,细胞裂解成碎片,细胞核固缩碎裂,其正常的组织结构消失,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显示,DD3-ZD55-SPAG9组和ZD55-SPAG9组的肿瘤组织切片荧光下均可见较多红色信号,提示细胞凋亡,凋亡信号强度明显高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32,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DD3-ZD55-SPAG9组和ZD55-SPAG9组与PBS组比较,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48、61.514,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3-ZD55-SPAG9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的生长,与对照病毒ZD55-SPAG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

  • 标签: 溶瘤腺病毒 前列腺癌 移植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Fluency覆膜支架体外开窗治疗移植肾假性动脉1例。患者女,35岁,因肾移植术后4年,发现肾外型假性动脉1 d入院,CTA表现为右侧髂外动脉与移植肾动脉吻合处呈不规则囊袋状膨大,最大直径约1.5 cm×2.0 cm,体上方髂外动脉局限性狭窄。根据CTA测量结果将覆膜周围血管支架体外预开窗置入动脉部,经开窗部置入覆膜肾动脉支架,复查造影假性动脉不再显影,右髂外动脉及肾动脉血流通畅,6个月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未见复发。

  • 标签: 支架 体外开窗 移植肾动脉 动脉瘤
  • 简介:摘要复发难治淋巴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以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药、细胞免疫治疗为主。近年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及替代供者的应用,使allo-HSCT成为复发难治淋巴有价值的治疗选择。疾病特征、患者临床特点、替代供者的选择、预处理强度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的管理等因素均影响着患者移植后的生存。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移植中心的回顾性报道,前瞻性试验仍缺乏,移植患者的选择及移植时机的把握、移植物来源、预处理强度的选择等仍无统一的标准。文章将围绕这些方面对allo-HSCT在复发难治淋巴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移植预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AC动员方案(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在淋巴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动员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过EAC方案或环磷酰胺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36例淋巴患者,其中16例采用EAC方案(EAC组),20例采用环磷酰胺方案(环磷酰胺组)。当白细胞≤1.0×109/L时给予G-CSF,每天10 μg/kg,分两次皮下注射,观察动员采集过程中血液学指标变化、采集细胞数量、不良反应及ASCT后造血重建情况。结果EAC组和环磷酰胺组化疗后分别使用G-CSF动员中位天数5 d(3~8 d)、7 d(4~12 d)后开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采集成功率分别为100%(16/16)和75.0%(15/20),采集优良率分别为87.5%(14/16)、25.0%(5/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1);两组采集CD3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3.67×106/kg、3.45×106/kg,单个核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7.16×108/kg、5.09×108/kg,CD34+细胞/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1.44%、0.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219,P<0.001;Z=-2.118,P=0.034;Z=-3.104,P=0.002)。EAC组和环磷酰胺组≥3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16/16)和90.0%(18/20),≥3级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3.8%(7/16)和25.0%(5/20),≥3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7.5%(14/16)和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2;P=0.298;P=0.245)。两组感染、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后续ASCT均采用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EAC组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为9.0 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0.5 d;环磷酰胺组分别为12.0 d、13.5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698,P<0.001;Z=-3.757,P<0.001)。结论EAC动员方案可显著提高造血干细胞采集数目,优良采集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淋巴瘤 EAC动员方案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所致肾移植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受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受者于肾移植术后2个月出现右下腹疼痛,超声造影检查示动脉吻合口处有一假性动脉,在行抗感染和抗排斥治疗无明显效果后予以手术探查治疗,术中发现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处有一个4.0 cm×3.5 cm的假性动脉。评估无保留价值后,行移植肾及假性动脉切除术,壁菌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术后受者恢复良好,等待二次移植。结论移植肾假性动脉是肾移植术后十分罕见的并发症,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则更为罕见,在中国大陆地区少见文献报道。该类受者具有移植物高失活率和受者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时予以手术切除治疗能有效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肾移植 铜绿假单胞菌 假性动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初治多发性骨髓(MM)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243例65岁以下接受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同时以同期176例≤65岁适合移植但未进行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作为对照,评估auto-HSCT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为平衡auto-HSCT和非auto-HSCT患者之间各因素的分布,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技术按照1∶1比例匹配以减少组间的偏差。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共筛选出128例患者(每组64例)。64例患者诱导治疗后接受auto-HSCT,24例(37.5%)获得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16例(25.0%)获得完全缓解(CR),15例(23.4%)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9例(14.1%)获得部分缓解(PR),auto-HSCT组疗效明显优于非auto-HSCT组(P=0.032)。与非auto-HSCT组相比,auto-HSCT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明显延长[OS:87.6(95% CI 57.3~117.9)个月对53.9(95% CI 36.1~71.7)个月,P=0.011;PFS:42.2(95% CI 29.9~54.5)个月对22.4(95% CI 17.1~27.7)个月,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auto-HSCT是OS(HR=0.448,95%CI 0.260~0.771,P=0.004)和PFS(HR=0.446,95%CI 0.280~0.778,P=0.003)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auto-HSCT可改善适合移植初治MM患者的OS和PFS。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初治多发性骨髓(MM)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243例65岁以下接受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同时以同期176例≤65岁适合移植但未进行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作为对照,评估auto-HSCT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为平衡auto-HSCT和非auto-HSCT患者之间各因素的分布,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技术按照1∶1比例匹配以减少组间的偏差。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共筛选出128例患者(每组64例)。64例患者诱导治疗后接受auto-HSCT,24例(37.5%)获得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16例(25.0%)获得完全缓解(CR),15例(23.4%)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9例(14.1%)获得部分缓解(PR),auto-HSCT组疗效明显优于非auto-HSCT组(P=0.032)。与非auto-HSCT组相比,auto-HSCT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明显延长[OS:87.6(95% CI 57.3~117.9)个月对53.9(95% CI 36.1~71.7)个月,P=0.011;PFS:42.2(95% CI 29.9~54.5)个月对22.4(95% CI 17.1~27.7)个月,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auto-HSCT是OS(HR=0.448,95%CI 0.260~0.771,P=0.004)和PFS(HR=0.446,95%CI 0.280~0.778,P=0.003)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auto-HSCT可改善适合移植初治MM患者的OS和PFS。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9例,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均顺利出院。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的护理干预具有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潜力,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恶性淋巴瘤 血液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 7月至2021年9月所接收的7例多发性骨髓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对骨髓临床治疗的标准,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评价多发性骨髓患者的疗效,采用国外先进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效果显示(治疗完全痊愈的患者达到53.97%)效果明显高于未治疗之前(治愈率达到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研究过程中显示,ISS分期(一和二占到百分之八十; 三占到百分之六十九点八)、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效果显示(完全得到治疗或者明显改善的患者占到82.7%;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占到27.3%)是多发性骨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ISS分期(一和二占到百分之1九十六点七; 三占到百分之十五点二)、术前的保守治疗(≥8, 58.6%; <8,50.0%)、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的(完全痊愈或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占到100%;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占到31.0%)、风险分层(高风险占到0.00%;低风险或无风险占到39.3%)、移植后的治疗效果(完全缓解或较好的部分缓解,63.5%;较差的部分缓解,9.1%)是影响多发性骨髓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ISS分期和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是影响多发性骨髓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患者的临床疗效,ISS分期及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是影响多发性骨髓患者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 干细胞 移植效果
  • 简介:【摘要】 本文阐述了多发性骨髓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出层流舱后到出院这段时间内住普通病房时的护理体会。我科从整体护理角度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照护,并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干细胞移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