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折和腕关节扭伤。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如果有腕关节严重损伤史及临床体征怀疑骨折,应行腕关节及拇指严格的固定并密切随访。

  • 标签: 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扭伤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腕骨折不愈合病例,采用骨折断端植松质并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可吸收固定棒内固定治疗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免去二次手术痛苦。

  • 标签: 手舟状骨 骨不连 可吸收骨固定棒
  • 简介:摘要由于手在腕关节中具有十分特殊的解剖位置,因此,一旦发生骨折后,其稳定的固定就变得十分困难,并且手骨折后极易对周围的血供造成破坏,导致患者延误诊治,使得骨折延迟愈合,甚至是不愈合。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陈旧性手骨折进行积极的治疗,促进其完全愈合,对于保证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对目前陈旧性手骨折的治疗方式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陈旧性手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陈旧性 手舟状骨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手腕骨折多见青年男性,常因间接暴力所致,腰部骨折骨折的70%。早期漏诊、误诊易造成骨折不愈合,要求临床早诊断、早处理。腕不愈合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为自身特殊的解剖结构。腕舟骨的血供来自桡动脉及尺动脉分支,经附着于舟骨结节及舟骨腰部的韧带进入骨内,舟骨近1/3因被关节软骨覆盖而无血管进入,营养血管主要从结节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腰部周围大部分为软骨面,

  • 标签: 腕舟状骨骨折 陈旧性 治疗 营养血管 骨折不愈合 腕舟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骨折患者空心钉方向对功能康复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0例腕骨折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120例空心钉近向远固定,对照组为120例空心钉远向近固定。对比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愈合率等。结果观察组骨折患者在愈合时间上平均是12.9±2.1周,比对照组的14.1±3.3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访半年时观察组的骨折患者在愈合率上是95%,比对照组的83%明显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骨折患者通过空心钉近向远固定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愈合效果。

  • 标签: 腕舟状骨骨折 空心钉方向 腕舟状骨 骨折治疗
  • 简介:目的对比腕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和远向近固定对预后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腕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观察组)和空心钉远向近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对比两组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9±2.1)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1±3.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376,P=0.019),其中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和提高骨折愈合率。

  • 标签: 舟骨 骨折 空心钉 固定方向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利用微创手术治疗腕新鲜骨折的效力。方法42例腕新鲜骨折患者采用HCS可埋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术后3~12个月,平均8个月之内,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测量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的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术后腕关节性改变。结果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平均120°(为健侧的90%);腕尺桡偏平均60°(为健侧的93%);握力为20~65kg,平均50kg(为健侧的90%);按Krimmer评分分级优22例,良11例,可9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腕新鲜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腕骨折不愈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陈旧性腕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5例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4年,获得性愈合。疗效根据Krimmer评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结论桡骨茎突切除加植治疗陈旧性腕骨折不愈合,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舟状骨 陈旧性骨折 不愈合 桡骨茎突 植骨
  • 简介:目的探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新鲜腕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23例新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折无移位患者11例,行保守治疗;骨折移位和骨折无移位要求手术尽早恢复的患者共1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个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例为术后8周,4例为术后10周。参考Krimmer评分表对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2例,功能评分(78.2±10.1)分。行保守治疗的11例患者骨折愈合8例,均在3个月以后,3例3个月后出现骨折断端边缘萎缩和硬化、吸收的不愈合及缺血坏死表现。在行保守治疗,且骨折愈合的8例患者中,参考Krimmer评分表对腕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满意3例,功能评分(61.0±12.1)分。2组恢复情况及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舟状骨骨折 桡骨茎突瓣植入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型石膏结合小夹板治疗新鲜腰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新鲜腰部骨折12例,均为轻度移位。结果治疗5个月后随访,11例患者性愈合,1例不连,术后3月见痂生长;愈合患者疗效评定优7例、良3例。结论管型石膏结合小夹板治疗新鲜、轻度移位腰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继续观察提高。

  • 标签: 舟状骨骨折 管型石膏 小夹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关节镜下微创移植治疗骨折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 50例骨折不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腕关节镜下微创移植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 50例患者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本次 50例患者术后仅有 2例患者术后出现医院感染,均为 70岁以上患者,考虑与患者自身慢性病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腕关节镜下微创移植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状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骨折不连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腕关节镜 微创骨移植术 舟状骨骨折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学探讨与邻近结构运动损伤机制。方法膝关节以下新鲜尸体标本10具,常规方法解剖与周围骨骼、韧带,明确对于内侧纵弓的稳定机制。结果与距、跟、楔关系紧密。距背侧韧带、楔背侧韧带、跳跃韧带、胫后肌腱、分歧韧带等重要的韧带肌腱维持内侧纵弓的正常解剖功能。结论具有适应复杂功能的严谨解剖结构,运动过程任何微小损伤可能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应当注意运动防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 ]摘要 目的:探索运用桡骨远端带血管蒂逆行骨膜瓣治疗转骨折。方法: 2012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 40例骨折患者,经过桡骨远端带血管蒂逆行骨膜瓣翻转术治疗,均获得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3~5个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腕关节活动力:屈伸 160~170度(达健侧 95%以上),尺桡偏 55 ~ 60度(达健侧 96%以上)。结果: Krimmtr腕关节评分:优 30例,良 8例,可 2例,优良率 95%。结论 :桡骨远端带血管蒂逆行骨膜翻转术是治疗骨折的较好术式。

  • 标签:
  • 简介:足副,又称副舟骨、足舟骨副或先天性足副舟骨,是人体足部最大的副。近年来,足部外伤发病率逐渐增加。足副骨折的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保护医患双方权益的重要措施。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常规行双足正斜位X线片患者125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足副舟骨 骨折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收集整理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和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2001年~2010年间下颌骨折住院患者256例,对其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合并伤、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髁骨折患者主要为青年男性,病因以交通伤为主,坠跌伤居其次,多合并有其他创伤。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都比较满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无头加压空心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8例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折患者,根据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折的移位程度按照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复位方法有闭合手法复位,和/或克氏针撬拨复位,和/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腕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肢腕关节放射学指标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均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3周。腕关节功能评定参考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2%。未发现骨折不愈合腕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患侧腕关节功能与健侧相比,背伸及尺偏范围小于健侧腕关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摄片复查示,掌倾角小于健侧腕关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健侧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折采用经皮无头加压空心钉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桡骨远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作为此类骨折治疗的一个选择方案。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 加压空心螺钉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隐匿性骨折经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4例腕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接受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检查、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检查,记录其检查结果,将所得数据经SPSS软件给予相应检验后得出结论。结果44例腕隐匿性骨折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完成率为100.00%,接受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检查对腕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高达97.73%,而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检出率仅为79.55%(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可显著提高腕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检出率。

  • 标签: 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多向调整 多平面重组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