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太古潜山油气藏已经成为未来勘探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太古的地震资料处理还处于空白状态j本文通过对桩海地区太古资料的成像条件、地质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的详细分析,介绍了桩海地区太古的一些成像特点,为以后开展太古的勘探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成像条件 地质特征 地震反射特征 太古界
  • 简介:本章概述了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对美国以外世界常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NGL)资源进行评价的五年研究成果。这些资源有可能在30年内(1995-2025)成为储量。本章也提供了有关石油能源的数量、质量和位置的资料。美国地质调查所着手进行这种世界油气评价研究。

  • 标签: 世界 资源 美国 石油能源 储量 USGS
  • 简介: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动,所有金属都无法开采和冶炼。

  • 标签: 油气消费 估价 能源资源 世界 油气生产 油气资源
  • 简介: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的油气勘探,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结了其分布规律。研究区中生延长组具备一定的烃源条件,但总体来说较邻区西峰油田差;辨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是最主要的储集层,所形成的厚层砂体对油气运移有利但对成藏不利;该区主要发育岩性、构造一岩性油气藏。烃源岩质量、分布范围、有利沉积相带和微构造控制不同类型的油藏分布。根据目前的勘探现状、油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指出应围绕圈闭发育地区进行勘探。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界 油气成藏
  • 简介:2006年5月,在大陆火山作用国际会议上中科院院士刘嘉麒透露,中国石油已经开始第三次创新:在火山岩中寻找油气,并已经有很多重大发现。

  • 标签: 中国石油 火山岩 创新 三次 油气 中科院院士
  • 简介:本文采用1995年以来的数据,对比了从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所报告的常规原油和天然气新增储量与《美国地质勘察局2000年世石油评估》报告所评估的预测潜在储量和预测新增储量。在评估之后的8年中(相当于评估时间段的27%),已实现了大约28%的预测新增原油储量和大约ll%的预测潜在原油储量,以及略超过一半的预测新增天然气储量和大约10%的预测潜在天然气储量。在1995年至2003年期间,已发现油田中的新增原油储量超过了新发现油田的储量,从全球范围来说,这两者的比例为3:1。新增原油储量最多的地区为中东和北非,而储量最大的新发现油田则出现在非洲的下撒哈拉地区。新增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地区为中东和北非,而储量最大的新发现气田则出现在亚洲的太平洋地区。按照油气当量计算,新发现气田的储量则超过了新发现油田的储量。

  • 标签: 美国地质勘察局 石油评估 新增储量 接替资源 油田规模
  • 简介:从分析钻孔中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出发,详细论述了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形态及其与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计算砂岩中的泥质含量,并用实例进行了论述。为进而研究其孔隙度、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 砂岩 形成机理 孔隙度 渗透性 泥质含量
  • 简介:桩海地区下古生潜山碳酸盐岩储层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储集空间构成、储层与非储层配置关系和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表明,岩性是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与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的后期溶蚀及太古与下古生统一油水界面和二者相同的溶蚀特征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构造运动和埋藏溶蚀作用则能够合理解释下古生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及下古生井段泥浆放空与标准风化壳模型中的孔隙度模式不匹配情况;地层条件下压力和温度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导致研究区白云岩储集能力远高于灰岩。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性 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 桩海地区
  • 简介:为了划定巴尼特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两个地理区,本文描述了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巴尼特页岩和巴尼特-古生总油气系统(TPS)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有关标准。美国地质调查所对这两个地区(又称“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后,预测巴尼特页岩约有26万亿立方英尺(平均值)待发现的技术可采天然气储量。密西西比系巴尼特页岩是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古生油气藏所产油气的主要源岩,也是得克萨斯州最重要的产气层。根据测井和商业数据库绘制的图件和石油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巴尼特页岩在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富含有机质且达到了生烃的热成熟度条件。在与曼斯特(Muenster)穹隆毗邻的本德穹隆一沃思堡盆地东北部构造最深的地区,这套页岩的厚度超过了1000英尺(305米)而且有厚层灰岩互层,而向西其厚度在密西西比系查普尔(Chapped陆架上迅速减薄至几十英尺厚。巴尼特-古生TPS是在热成熟的巴尼特页岩有大量油气生成的范围划定的,而且这些油气分布于巴尼特页岩的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内,同时也可以运移并聚集在许多常规的古生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中。镜质体反射率(Ro)的测量值与目前的埋深几乎没有关联。巴尼特页岩的等Ro曲线和其所生成的烃类类型都表明这个地区曾发生过重要的抬升和侵蚀作用。另外,在沃希托冲断带前缘和米纳勒尔韦尔斯一纽瓦克东断层系统发生的热液事件也增强了这套页岩的热作用。根据地层和热成熟度可将巴尼特页岩分为以下两个产气评价单元:(1)大范围的纽瓦克东裂缝遮挡连续型巴尼特页岩气评价单元,它含有一个最有利的产气区,其中的巴尼特页岩厚度较大(大于91米),位于热作用生气窗(Ro≥1.1%)内,其上、下都有致密不渗透的灰岩层。(2)扩大的�

  • 标签: 总油气系统 地质调查所 页岩气 古生界 穹隆 盆地
  • 简介:基于威远地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钻井资料和地质背景,通过对05wy11和05wy30地震测线剖面演化史恢复和分析,认为威远背斜发育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起拉张和晚期挤压两种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构造运动,其证据为现今保留的高角度正断层、低角度逆断层和上逆下正反转断层。威远背斜的形成可分为早古生代的雏形期、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期、晚三叠世—始新世的调整期和渐新世—现今的定型期。最后结合生烃史及构造—演化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对下古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标签: 威远背斜 地震解释 构造演化 高角度断层 反转断层
  • 简介:安山岩分布研究是火成岩油藏有利储层研究的基础,是确定有利目标最直接的地质依据。从火山岩喷发模式、火山口识别入手,利用沿层地震属性,从宏观上定性预测安山岩的分布。利用多井测井约束反演对岩性展布特征进行定量预测。利用神经网络多属性反演技术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精度,实现对安山岩平面分布的认识。

  • 标签: 安山岩 分布特征 储层预测 地震反演 风化店
  • 简介:运用古地磁厘定油气成藏时限是一种新的岩石地球物理方法。对采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的6块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交变退磁实验。分离出2个正极性分量:A分量(10~30mT)是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B分量(30~60mT)是新生代烃类流体与下古生碳酸岩储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288.95°E、73.58°N。参考华北地块新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推定本区下古生古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时限为晚第三纪中新世早期(14~18Ma)。这种新方法在中、新生代油气藏成藏时限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古地磁 成藏时限 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 桩海地区
  • 简介:微生物碳酸盐岩含有前寒武纪有价值的化学、同位素和分子信息。它们记录了对深水海洋沉积的代表(例如条带状含铁建造和黑色页岩)有补充作用的浅水信息。以六组保存良好的叠层石作为实例,阐明了稀土元素(REE)是怎样被应用于化学调查研究的。第一项任务是要测试这种碳酸盐所保存的REE有没有沾染碎屑、火山和成岩物质。一旦证实了其清洁度,页岩标准化的REE模式就可以用于区分海相和湖相背景。就海相碳酸盐而言,可以区分局限海盆和开阔海背景,而对于厚层台地灰岩,可以根据REE分馏系列推断相对水深。这里研究的浅水叠层石的年龄在2.52到3.45Ga之间。它们所含对氧化还原很敏感的铈元素(cerium)的性状,并不具有到2.52Ga时这些浅海的游离氧含量达到超过微量气体水平的证据。与无机的早期成岩海相碳酸盐胶结物相比,微生物碳酸盐岩有高度富集的REE。虽然这一特征本身还不适合用作一种生物标志物,但可以认为它是一个样品符合生物标志物研究要求的一个必要前提。

  • 标签: 氧化还原作用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海洋沉积 微生物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