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易医是由齐永教授发明创造,以易医理论为核心,结合河图、洛书、八卦、阴阳五行、经络等知识,在部实行针刺的一种全息疗法。打破了传统针刺的定点治疗方法,独取“神阙”一穴,“一穴多治、一穴多、一穴多效、内外兼治”,以“实用、简便、快速、高效”的临床效果获得患者认可。

  • 标签: 脐针 临床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进行治疗,观察本次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2周后,其中有72例患者的失眠情况得到治愈,有12例患者是显效,有7例患者的情况是有效,有1例患者是无效。总临床疗效率为98.9%。结论疗法作为一种疗效好、安全而无副作用的绿色治疗方式,其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及诊辨证选择部进针方位方法,隔一天一次,一次留24小时,治疗7次,可消除痰湿瘀阻,疏通肝胆脾胃气机,令心肾相交,阴阳和合,对改善失眠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调节失眠的目的。

  • 标签: 脐针 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疗法是齐永教授基于对《周易》的研读和理解,通过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新型针灸疗法,目前在临床上正逐步被接纳和使用。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疗效均较为显著。单独应用该疗法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上多配合其他疗法如针刺、艾灸、中药等,来达到治愈目的。与针刺配合应用,主治疾病种类广泛;与艾灸配合则多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与中药结合则主治内科疾病。有关疗法尚缺少系统性研究及统一的疗效标准,且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和危险,故而发展受限。而在治未病方面的研究亦较少。今后的研究应在坚持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克服操作困难,开展系统性研究。

  • 标签: 针灸疗法 易医脐针疗法 《周易》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灸配合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失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仅使用重灸治疗)和治疗组(25例,使用重灸配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都有好转,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高于对照度的治疗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灸 脐针 失眠患者 效果
  • 简介:TheInauguralMeetingandFirstinternationalAcademicConferenceofSpecialtyCommitteeofI-ChingNavelAcupuncturewasheldonOctober22~23of2016inBeijing.Dr.QIYong,theinventorofNavelAcupuncture,waselectedchairmanoftheSpecialtyCommittee.

  • 标签: 英语 阅读 理解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推拿结合治疗气虚型便秘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作为研究起止时间,纳入前往我院就诊的40例气虚型便秘患者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腹部推拿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后的粪便性状评分、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后、随访后3个月的大便性状评分高于同期的对照组,症状自评分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推拿结合治疗气虚型便秘效果显著,能更好地缩短排便的间隔时间,同时还可有效地软化粪便,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推拿 脐针 气虚型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48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由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24例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24例基于此行配合放血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行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肩痛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肩部活动功能,且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脐针 放血疗法 中风 肩痛
  • 简介:目的使用头皮导管静脉注射给药进行抢救新生儿窒息。方法取头皮栓及近栓导管2cm处剪断,取经过剪制的导管进行静脉注射。结果23例外静脉注射困难的窒息儿使用此法进行注射给药获成功。结论使用此方法进行注射给药抢救窒息儿,能够避免因窒息儿血液循环差血管穿刺困难,又能克服使用注射器静脉注射造成针尖穿破血管使药物外漏的现象,给药既准确,又迅速,保证了急救药物准确进入体内。

  • 标签: 头皮针导管 新生儿窒息 脐静脉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孔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2010年至今我院368例经单孔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步骤、手术配合与护理。结果其中361例均顺利按此手术方法完成,4例中转开腹,3例增加穿刺孔,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单孔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小,手术疤痕更小[1],美容效果更佳,极具推广价值。而且现在这种手术技术在我院已非常成熟,良好的手术及完美的配合、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

  • 标签: 经脐 单孔针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孔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451医院内镜外科二区2010年~2012年应用式腹腔镜178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80,24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炎症、解剖变异和创面大需放置引流中转3孔或4孔LC,手术平均时间355min,出血量平均172mL,术后均无并发症。部切口小而隐藏凹,无可视瘢痕。结论术前和术中慎重把握手术适应证,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具有明显的美容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针式 单孔 护理体会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needle on 1780 cas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11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04月至2022.03月到我院治疗的失眠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治疗,55例)与实验组(+脑电仿生电刺激仪,5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在临床疗效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PSQI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用于失眠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应用配合温针灸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配合温针灸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脐针 温针灸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证候积分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揭示了人体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时”为纲领,提出一个昼夜循环共十二时辰,六经各有“当旺之时”。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是治疗中常用的定位进针方法,与时间医学密切相关,临床多用于治疗发作或症状有明显时间规律的慢性疾病,若从“六经病欲解时”入手运用该疗法,则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可获佳效。太阳病欲解时可用麻黄三,少阳病欲解时用青龙三,阳明病欲解时用白虎三,太阴病欲解时用真武三,厥阴病欲解时用厥阴三,少阴病欲解时用少阴三。附鼻鼽、郁证、潮热汗出、干燥综合征、失眠等6个病案并加以分析,介绍“六经病欲解时”临床辨证思路指导下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的应用。

  • 标签: 《伤寒论》 六经病欲解时 脐针 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 中医时间医学 天人相应 临床应用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留置静脉置管在新生儿抢救中的护理。方法柳林医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共有新生儿窒息复苏11例,Apgar评分在1~6分之间,其中轻度窒息5例,中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2例。2例。其中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8例。11例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在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低于6分,剪断脐带后,保留脐带长约10cm备用。手术者左手拉直脐带,用0.5%碘伏消毒脐带穿刺部位,右手采用9号套管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穿刺见回血后即向后拉动芯向前推动软管,使其软管全部进入静脉,使针头部接近轮,拔除芯,止血钳固定。如果静脉弯曲不能直接穿刺置管,也可由脐带切面的静脉口将留置套管插入后,结扎固定。结果柳林医院妇产科应用留置静脉置管抢救了11例窒息新生儿,9例复苏后,回病房继续监护治疗,2例经复苏后,转上级医院,治疗并发症。结论留置静脉置管术的开展,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及静脉用药,减轻患儿痛苦,且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为患儿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留置针 脐静脉置管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敷疗法结合常规体针刺对于寒湿痹阻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腰痛寒湿痹阻型诊断标准的66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按照教材及临床治疗标准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药膏敷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6天休息一天,6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评级,并基于此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3.94%:对照组有效率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痛 敷脐疗法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为巴氯芬+康复运动疗法。

  • 标签: 脐针 痉挛性偏瘫 肌张力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联合大黄敷治疗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便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联合大黄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及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变化,采用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评价患者便秘情况,采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S[(13.66±4.24)ng/L]、OCTT[(80.58±10.11)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9.31±6.13)ng/L、(87.16±12.04)min(t=5.08、2.80,均P < 0.05);研究组MTL[(281.07±41.16)ng/L]、GAS[(181.07±35.16)ng/L],均高于对照组的(259.64±39.83)ng/L、(162.65±32.83)ng/L(t=2.51、2.56,均P < 0.05);治疗后,研究组CSS[(10.66±3.14)分]、PAC-QOL[(60.14±13.6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31±4.13)分、(71.61±14.72)分(t=6.01、3.83,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χ2=5.51,P < 0.05)。结论揿联合大黄敷治疗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便秘患者,可调整胃肠道相关激素分泌,降低患者OCTT,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便秘 糖尿病肾病 针灸疗法 大黄敷脐 胃肠道激素 口-结肠转运时间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周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数据库中,全面收集周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共计304人。结果提示周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比较,周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脐周四针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