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文采用TI公司研制的MSP430F5529超低能耗的单片机,对单极型恒流电源、H桥、四选一模拟式多路开关ADG709选通式手指夹探头上的LED进行控制,并能对LED的亮度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将指夹探头的感光二极管输出的模拟信号和断路、短路判断信号与低功耗、8/16通道、高集成度多路模数转换器 AD7173相连,并且运用该转换器对多路信号在时间段进行采集检测。依据断路、短路测试原理,MSP430把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在线监测脉搏探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因故障或线路老化而导致的导线短路、短路等故障,从而实现对信号的实时监控和开短路等故障的实时监控,以达到了预定目标。

  • 标签: 脉搏血氧 在线检测 开短路 分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1月~2015年6月50例心内科病人吸氧前及吸氧后4~48小时饱和度(SpO2)数值,总结脉搏饱和度监测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吸氧前、后病人均取卧位,将传感器与病人连接,传感器光源一方置于病人中指甲床一面,接通电源后数秒钟记录(SpO2)数值。结果经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分),可提高读数3%~4%。结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肺呼吸功能,决定是否需要吸氧及给时间,对并发症的认识及预后的判断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可以正确指导心肺复苏(CPR)的操作。

  • 标签: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心内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国外疫情日益严重,国内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社区作为防控的第一线,对居民出入和身体情况的日常监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5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入院监测记录,包括体温、脉搏饱和度、心率和身体状况等,讨论研究脉搏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新冠肺炎会引起肺部病变,呼吸困难,饱和度下降,本文引用血饱和度的相关文献及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脉搏在新冠患者的生理监测中起的病情监控作用,分析脉搏在社区防控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说明脉搏在社区防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冠病毒 防控 社区 脉搏血氧仪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款式的非医用脉搏,与一款“金标准”医用脉搏,在相同高原环境下,对受验人的外周血饱和度的实测数值的准确度进行比较,为将要进入高原工作或旅行的平原地区人士,选择精确安全的脉搏提供实际说明与支持。

  • 标签: 外周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仪 准确性 高原
  • 简介:力康高级版PC-60C脉搏饱和度,商品名乐宝,是力康集团推出的袖珍便携式医疗监测设备。它整合了当今微型精密仪器的设计工艺,集测量探头,运算模块,显示数据为一体,使用简便。它夹在手指(也可夹在脚趾)上,可以显示以下信息: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 监测设备 精密仪器 商品名 便携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问题,探索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的维护的策略。方法:对2018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出现的100次故障进行分析,分析导致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使用保养和维护策略进行探索,了解日常保养与维护对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在监测使用过程中常出现饱和度测量时好时坏、数值不准确、无数值但有红光发射。导致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为使用不当、日常保养工作不到位、探头故障、报警值的设置不当等。在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使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维修,能够对无创脉搏监测的故障进行排除,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的故障发生率,提高监测准确率。结论: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是非常常见的情况,通过针对性的维修方法,对延长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监测Radical7的使用寿命,确保数据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Masimo无创脉搏血氧监测仪Radical7 使用问题 维修 维护
  • 简介:摘要低氧症是儿童肺炎、哮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快速识别低氧症对于危重症患儿的处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脉搏饱和度监测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监测儿童低氧症的最佳方式,可无创、持续性监测脉搏饱和度。现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儿科临床需求,制定《儿童脉搏饱和度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提升儿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对脉搏饱和度监测的儿科常见应用、作用原理、操作技术以及局限性的认识。

  • 标签: 儿童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对麻醉手术后复苏患者进行连续性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初步判断患者的和指数,对Fio2在40%,SpO2仍低于≤96%患者进行积极原因分析,及早发现导管移位、肺不张等,并进行对症处理,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术后复苏 脉搏氧饱和度仪 氧和指数
  • 简介:摘要饱和度以往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应用脉搏饱和度监护持续无创监测,能连续动态的观察机体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可避免因多次采动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脉搏 血氧饱和度 监测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脉搏饱和度是用脉搏饱和度经皮测得的动脉饱和度值。每位使用者均应认识脉搏饱和度的参数有其局限性。本文就脉搏饱和度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对策。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干扰 对策
  • 简介: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远程脉搏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佩戴便携式睡眠监测监测,监测结果通过呼吸睡眠数据传输处理软件回传至医生处,同时,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检查。通过比较远程脉搏仪和临床综合检查结果,评估远程脉搏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应用效果。结果:在远程脉搏监测结果中,有67例患者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临床综合检查中,有70例患者被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种方式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中,以临床综合检查为标准,远程脉搏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敏感度为88.61%、特异度为78.01%、准确率为85.56%。结论:远程脉搏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有效性与临床综合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检测结果在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及准确率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为OSAHS的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远程脉搏血氧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远程睡眠数据传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结果的原因及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对480例采用多功能监护监测SPO2患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并与血气结果或临床表现不符79例分析查找干扰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指套移位、指尖皮肤冰冷、指端皮肤或颜色异常、监测肢体供障碍、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线路接触不良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各项影响因素干预后饱和度均提高。结论脉搏饱和度监测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动脉的变化,但其准确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准确性,有助于医护人员对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监测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脉搏饱和度监测在患儿突发抽搐中的应用。方法报告136例患儿突发性抽搐在脉搏饱和度监测下的抢救护理配合。结果136例中饱和度80%以下11例,饱和度80-90%46例,饱和度91-95%以上79例,临床中发现饱和度80%以下的需拍背吸痰、复苏囊加压给,部分需放置开口器和口咽通气管;80-90%呼吸道分泌物偏多,需拍背排痰,必要时需电动吸痰,部分需放置开口器。经过处理,饱和度恢复正常。经过及时抢救处理,136例患儿有6例拒绝住院,其他患儿住院后痊愈出院。结论脉搏饱和度监测能方便、迅速、准确地显示结果,进行连续的无创监测,在临床中通过结果及时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处理,使患儿的生命得到及时的救治。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患儿 突发抽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3-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 ECG)与脉搏饱和度(pulse oximetry, POX)测量新生儿生后早期心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中胎龄≥37周、出生体重>1 500 g、经快速评估不需要复苏的高危新生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擦干后立即同时连接POX和3-导ECG,之后持续监测生后10 min内心率情况。所有操作过程及数据监测均由摄像机记录,研究完成后由专人分析视频资料。比较2种方法连接设备所用时间、获得可靠心率的时间、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生后5 min内经设备获得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以及2种设备同时测得可靠心率读数的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配对样本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检验和Bland-Altman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接POX与3-导ECG所用中位时间分别为13.0 s(10.0~17.0 s)与23.0 s(18.0~28.3 s);POX与3-导ECG获得可靠心率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9.5 s(56.2~128.0 s)与11.0 s(10.0~13.3 s),自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分别为92.0 s(71.3~139.0 s)与35.0 s(30.0~39.5 s),新生儿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的总时间分别为110.5 s(85.8~153.5 s)与52.0 s(45.0~66.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50、-5.646、-5.579和-5.579,P值均<0.001)。生后1 min内POX与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分别为2.4%(1/42)与69.1%(29/42)。生后60 s、90 s、120 s和150 s时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均高于POX(P值均<0.001),生后5 min内其他时间点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亦高于POX,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后10 min内3-导ECG与POX测得心率数值中位数分别为161次/min(147~175次/min)和160次/min(146~176次/min),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66(P<0.001)。2种方法检测心率平均差为0.56次/min,95%CI为-4.3~5.4次/min,组内相关系数为0.961,一致性良好。结论3-导ECG在生后1 min内即可准确评估高危新生儿心率,远早于POX,复苏时可考虑应用3-导ECG持续监测新生儿心率。

  • 标签: 心率测定 心电描记术 血氧测定法 新生儿窒息 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