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儿科519100;2.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研究生519100)摘要目的观察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后组织的气道炎症及胶原沉积的分级。方法48只RSV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予感染后当天、3天、7天、14天,采用HE及VG染色观察气道外周炎症分级和气道胶原沉积分级。结果1、RSV感染组气道炎症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SV感染组在感染第7天时气道炎症分级达最高峰,在感染第14天时,气道炎症分级下降(P<0.05)。2、RSV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当天至第7天未见明显胶原沉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感染第14天时,气道外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P<0.05)。结论RSV感染Balb/c小鼠后气道的炎症至少持续至感染后14天;在感染14天时气道外周可见明显的胶原沉积。

  • 标签: RSV Balb/c小鼠 气道炎症 胶原沉积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3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占位病变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间本院胸外科收治占位患者120例,对其进行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占位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检查,通过对比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总结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达到92.50%,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占位患者经过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肺占位 穿刺标本 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内分泌癌不同类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确诊为神经内分泌癌的28例患者手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典型类癌78.6%、不典型类癌10.7%、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1%、小细胞肺癌3.6%。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对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分型,对不同类型的NETs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神经内分泌癌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吸入烹调油(cookingoilfume,COF)后组织病理改变,研究COF的亚慢性毒性。[方法]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实验组分别吸入不同浓度的COF,每天30分钟,共60天;对照组吸人加热的空气,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改变。[结果]COF组病变主要为鳞状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腺瘤样增生等,1例样本高度怀疑癌变。病变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COF能诱导大鼠组织产生癌前病变,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 标签: 病理改变 肺组织 大鼠 吸入 染毒 烹调油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结果确诊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传染病医院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80例,综合病理远程会诊确诊结果,分析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意义。结果80例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明确诊断率达到90%,为确诊给出了指导性诊断意见,满足了临床需要,给患者提供了精准的治疗依据,给医院病理科提高了病理诊断准确率。结论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在本院病理科及全省基层医院病理科值得推广,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及精准治疗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穿刺组织 病理远程会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使病理形态学描述的客观准确、整体全面、条理清晰。

  • 标签: 病理组织形态
  • 简介:摘 要:本研究是基于结节的病理与影像的探索和分析,旨在探寻病理与影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病理学方法,对一定数量的结节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结节的形态、纹理及密度可以通过影像特征进行可靠的定量测量和分类,从而为结节的病理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为结节的早期检测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超声引导组织微创病理取材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对2020年2-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7例COVID-19死亡患者使用14G全自动活检针进行组织微创病理取材。①依据人体组织解剖分叶与体表投影,设计常规穿刺点10个。左锁骨中线第3、6肋间为左上、下叶内侧区组织取材穿刺点;右锁骨中线第3、4、6肋间为右肺上、中、下叶内侧区组织取材穿刺点;左腋中线第4、7肋间为左上、下叶外侧区组织取材穿刺点;右腋中线第4、5、7肋间为右肺上、中、下叶外侧区组织取材穿刺点。②根据各穿刺点尸体组织超声图像表现,将其分为含气、实变与压缩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组织,设计相应的取材方法,完成对左右肺各叶内外侧区的多点多次完整取材。③记录左右侧组织取材所需时间,测量取材组织长度,比较各穿刺点取材成功率及各类组织取材成功率。结果①17例COVID-19死亡患者双侧组织选取174穿刺点,穿刺获取组织病理取材288条。②各穿刺点取材成功率存在差异,左、右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穿刺点取材成功率低于其他穿刺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类型超声表现的尸体取材成功率存在差异,其中含气取材成功率为74.4%,低于实变及压缩(86.8%,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压缩取材标本长度为11.4(10.6,12.3)mm,低于含气与实变[14.6(12.5,15.2)mm,13.5(12.5,15.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尸体组织超声引导微创穿刺取材方法,可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尸体组织病理取材应用参考。

  • 标签: 超声引导 尸体病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隐球菌糖原染色的因素,改善染色效果。方法:选取隐球菌染色阳性的组织标本,比较高碘酸水溶液浓度氧化不同时长、雪夫氏(Schiff)染色时间对PAS染色质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l%高碘酸溶液,氧化30分钟,雪夫氏(Schiff)染色15分钟,可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进行隐球菌糖原染色时,氧化程度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原染色法 组织病理 隐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形态特征,分析临床和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020年2月13日和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死亡的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双侧穿刺检查,所获组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形态呈弥漫性肺泡损伤改变。病例1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病变以渗出、透明膜形成为主,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早期改变。病例2为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病变以弥漫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广泛纤维化,肺泡腔内坏死性炎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填塞,肺泡广泛破坏,实质化为主,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机化期合并细菌性肺炎。两例患者支气管旁黏膜下腺体损伤均不明显。结论弥漫性肺泡损伤是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弥漫性肺泡损伤早期即可诱发或加重老年患者的原有基础疾病。弥漫性肺泡损伤晚期,肺泡广泛破坏、实质化和继发感染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病理学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组织
  • 作者: 李媛 邱雪杉 王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200032,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沈阳 110001,Department of Pathology,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w Haven, CT 06510, U S A
  • 简介:摘要目前肺癌TNM分期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因子。腺癌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对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但鳞状细胞癌不同组织病理学亚型与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清楚。近6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出芽、肿瘤细胞巢、肿瘤沿气腔内播散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指标在鳞状细胞癌中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病理学指标在评估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潜在价值也越来越明晰。该文旨在简述评估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一系列组织病理学指标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对鳞状细胞癌预后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染尘方法对大鼠肺脏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健康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动式染尘组和气管灌注组(各28只),各组大鼠在接触矽尘后于3、14、28和60 d时随机选取7只处死。计算各组大鼠的体重和肺脏器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肺脏胶原纤维化,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观察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比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组织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大鼠染尘后,3、14、28和60 d动式染尘组和气管灌注组大鼠肺脏器病理变化明显,且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评分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28和60 d气管灌注组I型和III型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动式染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14 d时气管灌注组大鼠组织匀浆中TGF-β1含量高于动式染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气管灌注组HYP含量高于动式染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式吸入染尘和一次性气管灌注染尘均可造成大鼠急性损伤,组织病理均表现出炎症和纤维化,但一次性气管灌注染尘对大鼠组织损伤更严重,病理变化更明显。

  • 标签: 大鼠 矽肺 染尘方法 病理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MD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从2019年7月-2021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3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即分析此症状的MDCT表现、临床病理。结果:MDCT表现包括四种类型,即一是实变型或是肺炎,二是结节型、肿块,三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四是混合型。经MDCT检查,影像学特征包括20例空气支气管征,18例内多发小结节,15例磨破琉璃影,7例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结增加、门淋巴结增大。其中25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伴发外病变。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盗汗、咳嗽、发热、痰痰、胸痛、气紧。其中有4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病理表现分析发现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核异质细胞出现。结论:经分析,MALT淋巴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慢,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MDCT出现肺部实质表现、结节,或是出现肿块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少见淋巴结肿大表现,但确诊需要通过病理检查。

  • 标签: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DCT表现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转移瘤病人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相关肿瘤的原发位置主要为妇科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分布位置主要为左位置。肿瘤数目常见单发转移灶。结论:转移瘤的原发位置较为多样,而妇科生殖系统、下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最为常见,且病人的病灶分布位置也主要集中于左

  • 标签: 肺转移瘤 临床病理特点 肺部
  • 简介:目的总结探讨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进一步改善腺鳞癌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3例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组织学来源、发病率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全组占同期手术的11.5%,施行肺叶切除(含两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47例,全切除16例,其中根治性切除58例,姑息性切除5例;术前确诊12例;TNM分期: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37例,Ⅳ期1例.全组有淋巴结转移者49例,转移率77.8%;淋巴结转移度43.9%.结论腺鳞癌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肺癌 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学诊断的真菌病的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送检组织标本特殊染色病理诊断真菌病的患者187例(包括切除或开胸活检92例,经皮穿刺33例,经支气管镜活检62例),所有病例除常规HE外,均行六胺银、PAS、黏液卡红及抗酸染色;查阅临床病历资料及真菌培养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患者,男103例,女84例;年龄12~70岁,平均(48±14)岁。组织病理诊断的菌种为:曲霉病85例(45.5%),其中侵袭性曲霉感染60例,曲霉球25例;隐球菌病51例(27.3%),毛霉6例(3.2%),组织胞浆菌病3例(1.6%),念珠菌病3例(1.6%),孢子菌病2例(1.1%),由于组织少、退变等限制性原因导致镜下不能明确分类的真菌病37例(19.8%);2011—2015年88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真菌病的患者中,35例送真菌培养,送检率为39.9%;培养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的18例(51.4%),病理诊断为真菌病但未培养出真菌的13例(37.1%),病理未能明确分类但培养出真菌的3例(8.6%)。结论经组织标本病理诊断的真菌病中,曲霉病最多见,其他依次为隐球菌病、毛霉病、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病及孢子菌病。少部分病例组织化学特殊染色不能分类;病理组织化学特殊染色与培养对常见真菌菌种分型的符合率较高。约37%经病理组织确认的真菌病病例培养阴性。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 标签: 肺真菌病 发病率 组织病理 特殊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咯痰(共5例,62.50%)、体重减轻(4例,50.00%)、发热(5例,62.50%);肺部体征为双呼吸音减弱、桶状胸(共2例,25.00%)、左下呼吸音减弱(1例,12.50%);病变部位分布左上(1例,12.50%)、左下(2例,25.00%)、右上(2例,25.00%)、右下(1例,12.50%)及双(2例,25.00%);淋巴瘤Ann Arbor分期ⅠE期(5例,62.50%)、ⅣE期(3例,37.50%);淋巴瘤IPI评分0分(3例,37.50%)、1分(5例,62.50%);血清LDH平均(169.21±4.24)IU/L,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平均(30.21±0.51)%,血清β2微球蛋白平均(1932.35±45.67)μg/L,血沉平均(19.24±1.35)mm/h。组织活检显示,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向间质扩张,压迫附近滤泡,出现反应性滤泡。细胞浆液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形状不规则,部分细胞内未见核仁。支气管黏膜有淋巴上皮病损表现。肿瘤细胞主要由形态多样B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淋巴瘤细胞CD19、CD20均呈阳性表达,CD5、CD23、CyclinD1均呈阴性表达。经手术及术后化疗(CHOP方案),8例患者病情稳定,随访中位时间(58.97±4.21)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均存活,5年OS达87.50%(7/8),5年PFS达75.00%(6/8)。1例患者于治疗后5.5年病情复发,原病灶位于双。结论: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针对性治疗后效果理想,预后较好。

  • 标签: []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原发于肺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经皮活检(PTLB)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的作用。方法 我院收住院疑似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所有患者均常规微生物培养、PTLB组织病理、PTLB微生物培养检查,以PTLB微生物培养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分布,探究各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 PTLB微生物培养结果,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占比21.00%,肺部感染性疾病占比79.00%,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或病原体不明性肺炎。常规微生物培养、PTLB组织病理联合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灵敏度96.20%、诊断符合率95.00%、约登指数0.8668较单一方式高,联合诊断漏诊率3.80%较单一方式低(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误诊率同单一方式比较无差异(P>0.05)。PTLB组织病理肺癌检出率4.00%。结论 采用PTLB组织病理、常规微生物培养联合鉴别肺部感染性疾病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出肺癌。

  • 标签: 经皮肺活检(PTLB)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组织病理 微生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