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Hypertension,PAH或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血流受限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综合征(ACCF/AHA,2009)1。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具体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在肺动脉高压中各级血管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肺血管过度收缩、肺血管床重构、肺血管顺应性下降,使得右心室后负荷过重,临床上表现为肺动脉增高,当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力超过一定水平后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相关方面行一综合论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形成机制 肺动脉压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动脉升高时肺动脉CTA的扫描技术。方法回顾65例行肺动脉CTA的疑似肺栓塞患者,其中36例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29例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肺动脉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达到96.6%,而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仅20,5%。结论在肺动脉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优于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

  • 标签: 肺动脉 CTA 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内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新生大鼠肺内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肺动脉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VEGF-A+HPH组(气管内转染携带VEGF-A的腺病毒载体)、HPH组(气管内转染不携带VEGF-A的腺病毒载体)和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每组24只,转染后VEGF-A+HPH组和HPH组给予缺氧干预,对照组常氧条件下饲养。比较各组缺氧3 d时肺组织中标记腺病毒载体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荧光强度及VEGF-A+HPH组缺氧3 d时肺、肝、脾、肾组织EGFP荧光强度;通过间接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A+HPH组转染的VEGF-A与CD31标记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比较各组缺氧3 d、7 d、14 d时平均肺动脉及肺组织VEGF-A表达水平。结果缺氧3 d时,VEGF-A+HPH组肺组织的EGFP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肝、脾和肾脏组织以及对照组肺组织(P<0.05)。VEGF-A+HPH组转染的VEGF-A在CD31标记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处表达。缺氧3 d、7 d和14 d时,HPH组平均肺动脉高于对照组和VEGF-A+HPH组(P<0.05),VEGF-A+HP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3 d、7 d和14 d时,VEGF-A+HPH组和HPH组肺组织内VEGF-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 d、7 d时,VEGF-A+HPH组肺组织中VEGF-A的表达明显高于HPH组(P<0.05),缺氧1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靶向转染提高了HPH新生大鼠肺组织中VEGF-A的表达水平,进而降低了肺动脉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高血压,肺性 气管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桥蛋白(OP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肺动脉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45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60例。比较2组间血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水平,观察2组间肺动脉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分析不同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患者血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肺动脉、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值分别为7.67、4.94、17.29、17.55、15.23,P值均<0.01)。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16.06,P<0.01),FEV1/FVC、FEV1%pred均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值分别为9.94、11.61,P值均<0.01)。肺动脉高压组45例患者中轻度肺动脉高压20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5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低于中度和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HMGB1、IL-6、TNF-α、OPN和HIF-1α均低于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36、25.93、138.83、33.34、30.77,P值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肺动脉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0.55、0.75、0.80、0.81,P值均<0.01),与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7、-0.77、-0.81、-0.66、-0.82,P值均<0.01),与FEV1%pred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0.86、-0.84、-0.68、-0.85,P值均<0.01)。结论血清HMGB1、IL-6、TNF-α、OPN、HIF-1α与COPD患者肺动脉有关,可作为评估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桥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1α 肺动脉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脉神胶囊对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2低氧模型组3心脉神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心脉神(045g/kg·BW)连续7d后,低氧模型组与心脉神组置于低压氧舱内3d,用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肺动脉(PAP)、右室收缩压(RVSP)和舒张压(RVEDP)、右室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右室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心脉神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平均压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脉神对大鼠急性缺氧所致的肺动脉升高有抑制作用。

  • 标签: 高原 心脉神胶囊 急性缺氧 肺动脉高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的价值。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8 月 ,选取拟手术老年患者 120 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 3 组,即 A 组( 65 ~ <75 岁, 40 例)、 B 组( 75 ~ <85 岁, 40 例)、 C 组(≥ 85 岁, 40 例) 。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并于麻醉手术前对肺动脉经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观察对比三个组别基础情况、肺动脉收缩压( PASP )和平均压。 结果:两个组别性别、 BMI 、体质量、身高等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两个组别肺动脉平均压、 PASP 等两两对比发现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拟手术老年患者中≥ 65 岁者随年龄增高, PASP 和肺动脉平均压呈不断升高的趋势。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同年龄段 漂浮导管 肺动脉压力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剂量多巴胺对降低肺动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运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监测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很快得到改善(P<0.01),pH值(P<0.05)也有明显好转,且全部病例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可较好地改善体循环血流,减少低氧血症发生,且避免低血压。

  • 标签: 小剂量多巴胺 低肺动脉压 成人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动态变化与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肺动脉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PPHN患儿,根据PPHN诊疗常规中相关标准将患儿分为A组(轻度)32例、B组(中度)26例、C组(重度)14例;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儿肺动脉平均压(PASP)、血浆ANP、vWF、ET-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ANP、ET-1、vWF水平随着PASP升高递增,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A组、B组ANP、ET-1、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ANP、ET-1、vW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A组、B组、C组患儿PASP水平与ANP、ET-1、vWF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结论ANP、vWF、ET-1水平变化在PPHN患儿治疗前、后为动态变化,其动态变化程度可反映肺动脉程度,对患儿采用动态监测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血浆心房利钠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在导管室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动脉血压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介入护士在监护过程中要不断地认识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趋势,即压力波形变化比绝对值变化更重要。

  • 标签: 心血管 动脉压力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动脉(PA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OPD患者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接诊时开始对照组给予吸氧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qn,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PAP,6分钟步行距离(6MWD),内皮素I(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影响。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NO较治疗前升高,PAPs,ET-1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6MWD,NO较对照组升高;PAPs,ET-1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1年内再入院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治疗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降低,运动耐量明显改善。2,其可能机制阿托伐他汀增加NO含量,降低内皮素的分泌,舒张肺血管,改善血管重构有关。3,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COPD的再入院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小气道阻塞、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失衡引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rension,PHT)。研究资料表明,肺动脉高压可明显影响COPD患者的病程和预后,所以早期诊断并控制低氧血症及PHT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期住院的COPD患者70例,根据血气分析参数,推算出肺动脉平均压(PAMP),以探讨COPD患者缺氧程度、pH的变化与PAMP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血气分析 肺动脉压 COPD患者 酸碱失衡 慢性阻塞性肺病 PAMP
  • 简介:中心动脉是基准血压,它与肱动脉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外周动脉血压可能因用药而与中心动脉相差甚大,这是因为不同的药物对中心动脉影响不同,这同时也是不同药物疗效不同的重要原因。中心动脉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决定患者预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标记。ASCOT—CAFE研究强调了中心动脉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和独立的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因此,了解、监测中心动脉将对分析药物的真实疗效和疾病的真实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周围动脉压 心血管疾病 药物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法探讨肺动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表型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及宣武医院住院的慢阻肺患者319例,年龄>40岁且处于慢阻肺稳定期,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急性加重或全因死亡。将年龄、体质指数、吸烟指数、急性加重史、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及右室内径作为聚类指标将患者分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项聚类指标转换为4项相互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0.1%。以提取的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共将患者分为4类,每类包含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不同分级且在年龄、症状、肺功能损害程度及肺动脉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各类特征进行总结,第1类:年轻、肺功能损害较重、肺动脉较低、预后好,第2类:老年、肺功能损害较轻、肺动脉较高、预后较差,第3类:年轻、肺功能损害重、肺动脉正常、预后较好,第4类:老年、肺功能损害较重、肺动脉明显升高、预后差。结论基于肺动脉的聚类分析可以用于评估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加重或死亡风险,提示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慢阻肺表型具有预后评估作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动脉高压 聚类分析 预后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肺动脉导管监测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与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病例。入选标准:使用肺动脉导管、年龄≥18岁的患者。排除标准:入住ICU时间及肺动脉导管监测时间<24 h的患者;数据记录不全的患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收集测定并记录的CVP和PAWP的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70.9±14.7)岁。纳入的重症患者中,CVP与PAWP的变化呈正相关,(r=0.501,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当CVP <6 mmHg(1 mmHg=0.133 kPa)时,CVP与PAWP无相关性(r=0.08,P=0.579),当CVP ≥ 6 mmHg时,CVP与PAWP有相关性(r=0.404,P<0.01)。在排除不同的PEEP值设置后,CVP与PAWP依然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58、0.622、0.415、0.298、0.650,均P < 0.05)。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下,CVP与PAWP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9、0.556、0.400、0.401、0.479,均P < 0.05),即使调整PEEP的影响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患者存在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时,不会影响CVP和PAWP数值的变化(F值为0.866和0.689,均P > 0.05)。结论CVP与PAWP的总体变化呈正相关,可以使用CVP间接预测患者PAWP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但当CVP <6 mmHg时,应谨慎参考CVP和PAWP之间的关系。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楔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D-二聚体、肺动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前来呼吸内科就诊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常规治疗(即祛痰,止咳,抗感染等),观察组患者除了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常规治疗外,还给予低分子肝素静脉注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D-二聚体、肺动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好率转明显较常规组高,D-二聚体及肺动脉下降幅度明显较常规组大。两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临床效果效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常规治疗,差异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 D-二聚体 肺动脉压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摘要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天、1、3、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月及6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天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1.导管测压与超声测压呈正相关性.2.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近、中期疗效确切.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肺动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红景天治疗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红景天胶囊,每次2.0g,3/d,共4周。常规治疗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mPAP)、右心室流出道(RVOT)、右心室内径(RV),并以40例当地健康人作为对照(C组)。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的ET-1、mPAP、RVOT、RV(分别为65.54±11.33ng·L-1、30.45±3.24mmHg、30.22±2.98mm、23.16±2.69mm和82.58±13.30ng·L-1、36.14±4.15mmHg、34.34±3.09mm、26.35±3.04mm)较治疗前(分别为121.62±18.15ng·L-1、48.86±5.72mmHg、39.05±4.65mm、30.14±3.36mm和120.55±19.33ng·L-1、47.56±5.36mmHg、38.71±4.55mm、29.88±3.32mm)显著降低(均P〈0.01),NO、PaO2(分别为69.23±10.58μmol·L-1、54.57±5.88mmHg和53.77±8.61μmol·L-1、48.26±4.58mmHg)较治疗前(分别为44.02±9.35μmol·L-1、35.98±5.13mmHg和42.92±8.95μmol·L-1、36.77±4.98mmHg)显著升高(均P〈0.01),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ET-1与mPAP、RVOT、RV呈显著正相关(r=0.726、0.735、0.699,均P〈0.01),与NO、PaO2呈显著负相关(r=-0.816、-0.782,均P〈0.01)。结论红景天可改善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PA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降低肺动脉和改善右心功能。

  • 标签: 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红景天 一氧化氮 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