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神经-外侧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8例,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应用神经-外侧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侧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优势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手术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下肢手术操作中,引入超声联合神经组织干预措施,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1月,入组下肢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完成分组,共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配合超声联合神经组织干预措施,对照组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不同手术操作配合方案的实践作用。结果:麻醉质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恶心呕吐、阻滞不完善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2/40)与对照组相比20.00%(8/40),(P<0.05)。结论:设计超声联合神经组织干预措施,将其引入下肢手术操作中,其质量表现突出,安全性表现优异,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侧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和危重症患者股骨骨折手术麻醉作用。方法研究选取在2018年3月1日—2018年10月25日接诊的80例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0例(神经外侧神经联合阻滞方式)、对照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措施)。比较两组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侧神经联合阻滞方式治疗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股骨骨折 危重症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挑治提高对外侧神经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稍加改动后行局部皮肤挑治,注意挑治手法。外侧神经阻滞需在神经定位刺激器引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结果有效率100%。结论神经阻滞+局部挑治治疗外侧神经炎有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 神经阻滞 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洛阳正骨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时(T0)、切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苏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在T1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但在T2时点较T1时点回降,T3时点较T2时点回升,且观察组T1、T2、T3时点心率、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161.35±48.98)μg比(256.79±58.46)μg],P<0.05;拔管时间[(7.13±2.31)min]、留置恢复室总时间[(42.31±3.52)min]短于对照组[(22.64±4.32)min、(73.01±10.34)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间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0.00%(0/31)、3.23%(1/31)]低于对照组[19.35%(6/31)、25.81%(8/31)],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阻滞外侧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实施于老年髌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髌骨骨折数量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自愿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自愿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外侧神经阻滞的联合麻醉。针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疼痛状态以及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时期状态下,观察组术后4h、6h及8h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外侧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外侧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针灸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神经营养剂、止痛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经统计学合并频数的pidit计算法处理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的治疗组疗效优于使用神经营养剂和止痛剂的对照组。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炎 毛刺法 TDP照射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解剖组结果显示: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鞘内的动脉、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神经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动脉和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股神经 麻醉 局部 超声检查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麻病人手术中超声引导神经联合股外侧神经阻滞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份~2018年5月份,选取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喉罩全麻的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超声引导神经联合股外侧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神经联合股外侧神经阻滞麻醉方法,麻醉效果确切,术中麻醉用药少,有助于患者快速苏醒。

  • 标签: 超声引导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骨颈骨折
  • 简介: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骨膜瓣、骨瓣或血管束是重要的移植材料,临床常用[1].旋髂深血管的分离是此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中费时较多,顺行及逆行分离法均如此.我们于1995~1997年在研究旋髂深血管与外侧神经解剖关系的基础上,在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手术中,以外侧神经主干为标志分离旋髂深血管14例次,简化了手术程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外侧 皮神经主干 旋髂深血管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超声引导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时,按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拟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超声引导下定位神经,测量神经横截面积,根据面积注射0.5%罗哌卡因,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起始剂量为0.22 ml/mm2,相邻剂量差值0.02 ml/mm2。阻滞有效标准:神经阻滞30 min内膝关节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和足背内侧缘皮肤均无痛觉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为1~3级。若以上神经分布区有1处存在痛觉即认为神经阻滞无效。出现7个有效和无效交替波终止研究。采用Probit法计算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27例患者纳入研究,神经横截面积(75±5) mm2。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ED50为0.106 ml/mm2,95%可信区间为0.069~0.125 ml/mm2。结论超声引导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时,按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ED50为0.106 ml/mm2。

  • 标签: 酰胺类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舒血宁痛点注射及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结合注射对外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药效。方法治疗组运用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深部注射37例,并与单纯痛点注射20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适反应。结论中药舒血宁为主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注射治疗外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 神经痛 穴位注射 舒血宁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腰硬联合组(A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确切。U组麻醉前后各时点血压和心率平稳;A组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波动大,两组差异显著(P<0.01vs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 腰硬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