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十二神经阻滞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肾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10 ml 2%利多卡因经十二下行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强度。比较两组治疗后120 min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如果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肾绞痛复发,均按照原组别的治疗方案重新治疗。记录比较两组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有19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肾绞痛复发,其中观察组7例,对照组12例。两组复发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十二神经阻滞治疗肾绞痛显效快,疼痛缓解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绞痛 神经阻滞 第十二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改良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前臂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一点注射对照组(C组)和两点注射改良组(T组)。均在超声引导实施CCS臂丛神经阻滞,C组在CCS前室进行一点注射,T组在CCS前、后室进行两点注射,2组注射药物均为1.0%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记录注射局麻药后5、10、15、20、25和30 min各支神经的阻滞效果、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注射局麻药后5~20 min时桡神经运动阻滞率、10和15 min时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感觉阻滞率、15~30 min时正中神经运动阻滞率和20~30 min时尺神经感觉及运动阻滞率升高,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缩短(P<0.05)。2组阻滞持续时间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改良CCS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超声检查 臂丛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前臂 肋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确定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 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行手掌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采用序贯法开始试验,以22 ml为总量,第1例患者起始浓度为0.33%,相邻容量梯度变化为0.02%。给药30 min后测定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感觉评分2级、运动评分2级以上,视为上一例患者有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下降一级;若无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上升一级,获得7个拐点研究结束。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用于手掌骨折患者超声引导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EC50及其95%CI。结果40例患者中22例(55%)阻滞成功,罗哌卡因EC50为0.23% (95%CI 0.21%~0.26%)。结论超声引导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掌骨折患者时罗哌卡因EC50为0.23%。

  • 标签: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浓度
  • 简介:摘要为解决钢管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拱线性测量不便的问题,结合盐城尖湖桥施工监控实体工程,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样本训练,仿真逼近,寻求出适合于样本数据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所得结果与理论值极为接近,作为拱桥施工过程中拱线形控制的依据。

  • 标签: 钢管混凝土 拱桥 拱肋 线性控制 BP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间隙入路和腋路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双盲法分成A组(超声引导锁间隙入路)和B组(超声引导腋路入路),每组30例,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均比B组更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间隙入路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的穿刺时间比腋路入路时间更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见效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肋锁间隙入路 腋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抽取本院收治的行上肢手术患者 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喙突旁锁骨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镇痛时间、痛觉阻滞时间均长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P> 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锁间隙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10月在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行上肢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锁间隙径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超声屏幕上实时显示腋动静脉、臂丛神经的三束(外侧束、内侧束、后束)、胸膜及第二,采用平面内技术,将局麻药注入臂丛神经的三束之间。采用Dixon序贯法(up-and-down)进行试验,以0.375%盐酸罗哌卡因溶液20.00 ml为起始剂量,若经评估后达到阻滞成功标准,则下一例患者的罗哌卡因用量减2 ml;若未达标,则下一例患者的罗哌卡因用量增加2.00 ml。局麻药注射完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后,对患者进行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评估,总分16分。阻滞成功定义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注药后30 min,感觉神经阻滞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之和达14分。利用序贯法公式 计算出超声引导锁间隙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时0.375%盐酸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剂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共27例患者完成试验,无不良反应发生。成功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7.00±11.03)岁;失败13例,全为男性,年龄(34.00±10.98)岁。超声引导锁间隙径路臂丛神经阻滞0.375%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剂量是16.74 ml,其95%可信区间为13.39~20.93 ml。结论超声引导锁间隙径路臂丛神经阻滞0.375%盐酸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剂量是16.74 ml。

  • 标签: 肋锁间隙 臂丛 罗哌卡因 最低有效剂量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钢箱梁顶板加劲是车行桥钢梁承受汽车荷载的重要传力构件,常用的加劲类型分为U型和倒T型两种,因这两种加劲在结构类型、传力模式、整体布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从而导致钢箱梁顶板第二体系应力大小的不同。本文通过对在建某工程盘道一号桥和二号桥两种不同加劲分别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其对第二体系应力的影响。

  • 标签: 顶板加劲肋 钢箱梁 汽车荷载 第二体系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带神经外侧皮支旋髂浅动脉穿支削薄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8~63岁[(47.3±12.3)岁]。体重指数(BMI)为16.7~27.8 kg/m2[(23.9±3.9)kg/m2]。皮肤缺损面积为10 cm×6 cm~20 cm×12 cm。均采用带神经外侧皮支旋髂浅动脉穿支削薄皮瓣修复。在清创或肿瘤切除后,从浅、深脂肪层间切取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皮瓣面积为13 cm×8 cm~13 cm×10 cm,Ⅰ期削薄后皮瓣厚度3~6 mm。神经外侧皮支跨越髂嵴处距离髂前上棘的距离7.5~10.0 cm。术后评估皮瓣存活、并发症、再手术情况。采用Tinel征及九宫格法测量皮瓣的单丝触觉、振动觉、疼痛觉、温度觉和静态两点辨别觉的恢复。评估患足踝关节活动度、穿鞋行走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估。观察供区副损伤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5个月[(21.1±10.1)个月]。皮瓣均存活,无感染或肿瘤复发。1例修复足跟患者因溃疡行多余皮肤切除,1例Ⅱ期再削薄、取内固定。3~6个月后可首次测到皮瓣9个区域内单丝触觉、振动、疼痛、温度觉不同程度恢复。随访12个月以上者单丝触觉、振动、疼痛、温度觉基本均匀恢复,仅1例的1个区域内可测到25 mm的静态两点辨别觉。2例同时行骨韧带复合体重建的患者踝关节活动略受限。患足均可穿鞋无痛行走。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78~97分[(86.4±7.4)分],较术前的10~70分[(44.2±18.4)分]显著提高(P<0.01)。供区无疼痛,残留略增宽的线性瘢痕。结论对于足踝部中等大小的软组织缺损,采用带神经外侧皮支旋髂浅动脉穿支削薄皮瓣修复,皮瓣可适当削薄,术后外形可,感觉恢复可靠;患足可穿普通鞋,无痛行走,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副损伤小。

  • 标签: 足损伤 踝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对于采用多边形拱或六角形拱的拱桥,为了能在拱梁结合处采用技术成熟、受力可靠的整体节点板连接构造,在拱脚附近通过设置端承压板及加劲、拱的共面壁板在宽度方向采用切角过渡等构造,将多边形截面拱过渡为矩形截面拱。在端承压板的矩形截面拱侧设置加劲,这些加劲与多边形拱的板件对应,以使应力传递匀顺。采用设计构造后,将使采用多边形拱截面设计的拱桥的梁拱节点构造设计简化、内力传递更为可靠。

  • 标签: 钢结构系杆拱桥 多边形拱肋转换为矩形拱肋
  • 简介: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新标准实施后,为了探究热轧带钢筋最佳生产工艺,对不同生产工艺的主要钢企生产的钢筋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采用穿水冷却工艺,试样的强度偏高、韧性偏低,金相组织不合格,部分试样反向弯曲及抗震性能不合格,说明该工艺已严重不符合新标准要求;采用加铬、钼合金化热轧工艺,试样间强度偏差较大,且反向弯曲性能不合格,说明工艺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采用常规热轧工艺,试样屈服强度偏低,仅高出标准下限1~2MPa,说明该工艺生产的钢筋强度不够;采用钒氮合金化热轧工艺,试样各项试验指标均良好,当钒质量分数为0.33%~0.36%、氮质量分数为0.022%~0.025%时,产品综合质量最佳。

  • 标签: 热轧带肋钢筋 成分分析 性能分析 生产工艺
  • 简介:钢-混凝土组合壳是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边界约束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的数值计算模型,以40m跨、三种不同截面尺寸、不同矢高下的钢-混凝土组合壳为例,分析了包括周边固定、周边铰支、点固定和点铰支在内的四种边界约束对结构极限承载力和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截面尺寸和矢高相同时,边界约束越接近刚性,极限承载力越大;随着截面尺寸增大,不同边界约束承载力比值增大,但随矢高增大,反而减低;不同边界条件对结构失稳形态影响很小,结构均为极值点失稳,荷载-位移曲线的走势大致相同;随着组合截面尺寸增大,组合壳在不同约束条件均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屈曲后强度.

  • 标签: 组合肋壳 边界条件 非线性稳定 极限承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财政部败诉了,经历了2年多的被称为“中国政府采购第一案”终于尘埃初定。在一次总价值4000佘万元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中,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最终选中了定价最高的厂家。为此,采购流标公司向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提出了书面质疑,但没有得到答复。采购流标公司以“财政部的不作为”

  • 标签: 政府采购 国家发改委 医疗器械 财政部 卫生部
  • 简介:采用经腹切口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肿瘤大小直径为3~22cm,肾透明细胞癌26例,混合细胞癌3例,巨大错构瘤恶变1例.按Robson分期,Ⅰ期8例,Ⅱ期14例,Ⅲ期6例,Ⅳ期1例.经腹切口行肾癌根治术,手术区域显露好,肾蒂血管易结扎,术中出血少,操作简易安全.

  • 标签: 肾肿瘤 切口 肾癌根治术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以神经外侧皮支(LCSN)跨越髂嵴外侧唇区域的解剖定位探测,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高频超声应用于该神经定位的可行性,讨论该神经作为游离感觉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意义。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行携带感觉神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或复合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及志愿者,分别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超声定位对神经外侧皮支进行定位,对患者术中测量定位。应用Passing-Bablok回归和Bland-Altman图对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共收集神经外侧皮支定位43例受试者:患者22例,志愿者21例。其中男39例,女4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BMI 24.08。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操作时间(6±1) min,探测距离为(80.7±5.9) mm。高频超声操作时间(23±4) min,距离(81.2±6.6) mm。22例手术患者测量距离为(80.9±8.2)(65~100) mm,神经直径(2.3±0.8)(1.0~4.0)mm,操作时间(5±1) min。手术与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Passing-Bablok回归截距和斜率的95% CI分别包括0和1,Bland-Altman图上的点分布于两侧,且总体平均差、总体截距、斜率的95% CI均包括0,因此,可以认为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应用于LCSN定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高频超声探测两种方式所探测到的神经外侧皮支跨越髂嵴定位点与手术中测量结果接近,说明二者均可用于带感觉神经皮瓣感觉支的术前定位,便于优化皮瓣设计、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的副损伤。

  • 标签: 外侧皮支 肋下神经 经皮神经电刺激 高频超声 感觉神经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穹顶网壳结构至今仍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网壳结构。本文就该结构的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及其特性做了介绍。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不带的一般穹顶网壳结构做了比较,充分说明了带助穹顶网壳结构的优越性。

  • 标签: 网壳结构 穹顶 计算模型 计算方法
  • 简介:摘要向莆铁路尤溪大桥为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此桥梁施工的关键点在劲性骨架拱的拼装,此文将对拱悬臂拼装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劲性骨架 拱肋 悬臂 拼装
  • 简介:在天堂的众圣人中,我最喜爱和热心恭敬圣母玛利亚及大圣若瑟;此外,就是圣女婴孩耶稣德撒。圣女小德撒以单纯诚挚的爱发明了“神婴小路”,她虽然仅有24岁短暂的生命历程,生活在隐修院中,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灵修方面的佳言懿行,她深受我们的敬爱,她的德表值得

  • 标签: 德肋撒 圣女 圣母玛利亚 隐修院 圣保禄 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