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名体验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头颈部的CT扫描,同时选择40例成尸头颈部作为对照组,沿着耳线支撑横断面,对比两组患者的间隙情况及周边结构解剖组织情况,检测间隙的宽径及长径以及它的面积。结果 经过临床相关仪器扫描后,鼻腔后内侧呈低密度、愕骨垂直板、蝶骨体呈高密度,两组在各个层面进行对比,无任何的差异性P>0.05。结论 经过了解间隙断层影像解剖,可以应用为间隙疾病诊断的主要标准,对临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日后推广且采纳。

  • 标签: 翼腭间隙 断层影像 解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由于零件制造误差,结构装配间隙的存在将产生装配应力及变形,装配变形可能导致结构更大的超差。基于Hypermesh、Patran、Nastran软件,建立某前缘缝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将0.2mm、0.4mm、1.0mm、1.5mm四种间隙简化为强迫位移载荷,计算了不同间隙下前缘缝结构装配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下蒙皮的变形和应力最大。建立了加垫补偿试验流程,针对某飞机前缘缝间隙问题,设计了加垫补偿试验,并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验证了加垫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可供工程制造参考。

  • 标签: 装配间隙 有限元仿真 加垫补偿 应力应变.
  • 简介:目的:探讨管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价值.方法:回顾近5年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观察5年,术后3个月有74.4%患者疼痛全部和部分消失,6个月有70.5%,1年有67.9%,2年有57.7%,5年时只有51.3%.结论:患者在治疗后疼痛完全或部分消失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降低.此治疗方法虽不能彻底根治,但方法简单,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翼腭管 无水乙醇 注射治疗 上颌神经痛 病例报告 三叉神经痛
  • 简介:目的用三维模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窝解剖的直观展示,加强学生对该解剖部位的理解,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应用Dicom数据进行窝三维建模。三维重建软件横断面窗口上窝及与之相通的骨孔位置创建sphere对象。轻度移动横断面窗口中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在三维视窗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的移动情况。结果可将窝各切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同时结合三维展示,学生易于理解窝的解剖结构。结论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在窝解剖教学中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 三维模拟 翼腭窝
  • 简介:窝是颌面深部的骨性腔隙,位于眶尖的下方,由蝶骨体、蝶骨突、骨垂直板与上颌骨体围成,是头颈交界区的重要结构。一些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其间,并与颅前窝、鼻腔、眼眶及面颊等浅表部位毗邻。目前人们已重视窝区域的病变与治疗,一些学者已开展了鼻内镜下经鼻或经上颌窦入路窝区的血管神经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并对窝的解剖和鼻内镜下窝的入路途径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研究。本文介绍鼻内镜下窝区域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学。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翼腭窝区 应用解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前盖预装后状态不稳定,员工调整频次多,调整时间长,基于减少员工调整时间,对如何提升 “某车型1”前盖与子板间隙左右一致性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整理出“某车型1”达到前盖不调整的要素。并通过车身尺寸定义和装具定位要素现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现有的要素状态下,那些尺寸需要优化以及夹具改造方向。

  • 标签: 间隙一致性,调整,夹具,定位,
  • 简介:摘要临床诊治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患者1例,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伴右鼻塞、脓涕,鼻腔异味感,经抗生素、鼻用激素治疗,疗效不满意,西医建议手术治疗。以李新吾教授发明的鼻炎针刺技术治疗3周,症状明显缓解,复查鼻窦CT结果与耳鼻咽喉科会诊均提示病情好转、无须手术治疗。因针刺目标为窝,且为盲刺,故提出此技术宜称"经颞下窝毫针盲刺窝技术",并认为该技术较手术侵入性小、不良反应少,或可成为严重CRS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手术治疗前可尝试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针刺 翼腭窝 病例报道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颌皱襞内侧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经口内镜下颌皱襞内侧入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中位年龄43岁。肿瘤位于茎突前间隙者13例,位于茎突后间隙者10例。肿瘤体积最小为7.3 ml,最大为80.2 ml。分析所有病例术前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该径路在进行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特点、风险,并探索可行的手术模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28.3 ml,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75.4 min,切口长度2~4 cm、平均3.0 cm,术后疼痛评分2~4分、平均3.2分,术后住院天数4~9 d、平均6.7 d。术后病理诊断多形性腺瘤12例,神经鞘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术后随访6~60个月,未出现术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肿瘤无复发。结论经口内镜下颌皱襞内侧入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的微创术式。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头颈部肿瘤 颅底肿瘤 腭,软
  • 简介:目的研究点入路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解剖,探讨经此间隙处理鞍区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在30例成人尸头的随机一侧模拟改良点入路开颅,观察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形态、边界,并测量有关数据.将一枚乳胶球囊从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中放入视交叉后下方,注入10mL紫红色乳胶用以模拟肿瘤.再于对侧开颅,从各个间隙观察"肿瘤"的显露情况,并再次测量有关数据.结果87%的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呈三角形,A1为其前内侧边,M1为其前外侧边,前穿质为其后边,面积为(49.28±26.46)mm2,有5~10支穿通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和一些小静脉穿过.模拟肿瘤从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显露最佳,并使该间隙的面积扩大至(65.23±30.42)mm2,与原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0.05).结论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一般由A1、M1和前穿质围成,其中有较多的穿通动脉,鞍区后上方的肿瘤会使其扩大,在某些合适的病例可以经此间隙处理肿瘤.

  • 标签: 颈内动脉 肿瘤 显微解剖 翼点入路 开颅 观察
  • 简介:目前二维超声对于胎儿的评估和腭裂的诊断仍较困难,因而近年来有较多学者使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胎儿。这些技术包括渲染成像和多平面成像,可对唇裂胎儿合并的原发腭裂进行产前诊断,对合并的继发腭裂的诊断虽有明显改善,但对软腭裂和单纯继发腭裂的诊断仍是一个挑战。侧角度照射技术着重规范容积数据的采集,高质量的容积数据,能重建原发和继发的任何切面,并能显示的曲面平铺图像,因而能对腭裂进行明确诊断,甚至是单纯继发腭裂。在早孕期,三维超声显示鼻后三角,重建的轴平面和冠状面,可确定原发和继发,诊断正中唇腭裂和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 标签: 胎儿 腭裂 3D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的方法及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采用8具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进行逐层解剖,并测量和采集相关数据或图片,对神经内镜解剖过程中的不确定结构和数据,通过显微镜下模拟耳前颞下-颞下窝开放入路证实。结果8具尸头标本(16侧)的膜性鼻泪管位于上颌窦内壁的骨性鼻泪管内,开口于下鼻道,其长度为(14.3±3.6)mm,直径为(5.3±1.8)mm。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眶下裂处形成神经血管束,走行于上颌窦顶壁的眶下管内;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从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在颞肌与外肌之间向前走行并支配颊肌。结论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的关键为膜性鼻泪管的显露和保护;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作为识别窝内结构的标志,颊神经可作为识别颞下窝内各肌肉的标志。

  • 标签: 神经解剖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翼腭窝 颞下窝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的方法及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采用8具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进行逐层解剖,并测量和采集相关数据或图片,对神经内镜解剖过程中的不确定结构和数据,通过显微镜下模拟耳前颞下-颞下窝开放入路证实。结果8具尸头标本(16侧)的膜性鼻泪管位于上颌窦内壁的骨性鼻泪管内,开口于下鼻道,其长度为(14.3±3.6)mm,直径为(5.3±1.8)mm。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眶下裂处形成神经血管束,走行于上颌窦顶壁的眶下管内;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从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在颞肌与外肌之间向前走行并支配颊肌。结论经泪前隐窝入路至窝、颞下窝的关键为膜性鼻泪管的显露和保护;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作为识别窝内结构的标志,颊神经可作为识别颞下窝内各肌肉的标志。

  • 标签: 神经解剖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翼腭窝 颞下窝 解剖标志
  • 简介:开展(rapidmaxillaryexpansion,RME)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扩大上颌牙弓的矫治方法。自1860年Angle首先用于临床后,经过10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快速扩大术被证实有理想的矫治效果,随后有大量学术研究。近期一些过对开展与鼻气道阻力、与口呼吸及颅面结构等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使用RME不仅会导致牙、面组织的改变,也导致了颅面结构的改变。从而降低鼻气道阻力改变习惯性口呼吸”的结论.本章侧重口呼吸与颅面发育的关系及开展对鼻腔发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腭开展 异常呼吸 鼻气道阻力 矫治方法 上颌牙弓 临床常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Mikulicz病。患者男性,18岁,以“双眼反复红肿伴异物感5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IgG4免疫相关疾病、哮喘”病史,自诉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后控制良好,停药后复发。CT及MRI检查提示头颈部多腺体对称性肿胀,并沿窝浸润;免疫球蛋白IgG定量测定21 g/L,免疫球蛋白亚类定量测定IgG4 22.4 g/L。住院期间继续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症状缓解后出院继续保守治疗。综合临床症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免疫学检查及激素治疗后的显著效果,本病最终诊断为Mikulicz病。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Mikulicz病 IgG4相关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1100亿元收购中国联通CDMA,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移动梦想。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新联通都相继获得了全业务运营牌照,中国的通信业务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作为移动业务的后进入者,中国电信如何发力突围,快速网罗用户,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当下中国电信亟待思考的问题。

  • 标签: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CDMA 业务运营 通信业务
  • 简介:目的探讨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22例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22例患者无组织瓣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瓣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内的缺损采用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 标签: 腭缺损 腭大动脉 膜岛黏骨状瓣 腭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