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山夕照碧霞飞,野径闻鞭赏牧归。长鹤无忧张翅舞,狂风何惧撼柴扉。竹溪绕舍流清气,月影筛林洒淡辉。松谷秋离蝉噪乱,菊心梅趣伴篱围。

  • 标签: 《山翁》 诗词 文学 诗集
  • 简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这两句传颂千古的诗句用一个形象生动的例子,即景说理,阐述了我们在认识、研究事物时的思维方法:要以更高更广的视角去探究、去读解,才能以窥事物的全貌,获得更深的理解。但是否走出“”就一定能洞悉全貌,而求于“山中”就必然空手而回呢?这需要我们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

  • 标签: 形象生动 思维方法 事物 说理
  • 简介:这同样是一个俗而又俗的男欢女爱的故事。可是没有办法,沟沟壑壑的鄂西北山区的褶皱里,发生的只能是这样的俗事儿。几天后,当那个年轻的穷光棍跛着脚走在村子里的时候,这件丢人的难以言说的事情,自此便画上了一个句号。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山里乘快车去铁力两个半小时就到了,不算远。原定是六月初去桃古洞,结果拖到七月末才成行,太忙了。可忙些什么呢?该做一次反省了罢(文人的灵魂很麻烦哪)。提着小旅行包下火车,出了检票口,先仰头看天,顿有天高地阔之感。屈指一算,离北雁南飞

  • 标签: 桃山 领导 灌木丛 火车 黑龙江 朋友
  • 简介:文震亨在《长物志》第一卷“室庐”里开篇写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塵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 标签: 室内装饰 装饰材料 环保材料 现代装饰
  • 简介:相传波斯王即位时,要史官为他编写一部完整的世界史。几年过后,史书编成了,多达六千卷。年纪已经不轻的皇帝。日夜操劳国事,一直抽不出时间看,没办法,只好让史官加以缩写。经过几年刻苦劳作.缩编的史书完成,而皇帝已经老迈不堪,连阅读缩写本的精力也没有了,便要史官作进一步的压缩。

  • 标签: 夕阳 世界史 史官 史书 皇帝 波斯
  • 简介:龙山脚下,步入国恩寺,一进一进的院子,缘套建。且走且看.有种缓缓上攀的感觉。巧合心中所愿的是,香客稀疏,或一二作伴.或三五成行。细水长流般的进香,虔诚而散淡,接续着大殿小殿的轻烟缭绕。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山外的青山(外一章)》
  • 简介:望它的绝顶之处,顺便温习一次它与天空的亲和力。此中的云雀膀子浑圆,替黑夜起誓,有时冲天,却从无冲冠之怒。

  • 标签: 望山 温习 亲和力
  • 简介:<正>提到听,首先想到的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他的一篇题为《对话》的散文诗,应该说就是一次"听说话"的文字。全诗写的"对话":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和黑鹰峰高高在上,俯视大地,懒洋洋地问答,一分钟就是人间几千年,阅尽了人类的出现和消失。毫无疑

  • 标签: 少女峰 《对话》 人生感悟 敬亭山 采菊东篱下 汉墓
  • 简介:<正>历居山里的故事很多。赶个集就好比过年。山里的人不多,像拿升芝麻,星星点点地撒在大山的角落里,根本就见不到什么人家。平日里也忙,斗笠盖一丘、蓑衣搭一块的田亩,都高高低低地挂在山坡谷底,一家人得去种、去收,还得守。赣东北的红土地对着脸,鄱阳湖上的太阳晒着背,山里人忙得像阳山岗上的树叶子,终日被风吹得团团转。累得捶腰的时候,去赶赶集,就是山里人的一种向往了。集市隆兴,于是大水坑的集就赶一、四、七:峁山镇占了二、五、八;阳山岗就有了三、六、九;逢十,段家就当大集。山里的嫂子都好能干,夜里的纺车白天的灶。孤单时,嫂子爱听木屋外的檐雨。听那梳着雨声的风,那织着风声的

  • 标签: 赣东北 红土地 大集 飘飘洒洒 会读书 夜路
  • 简介:那么多山峦那么多雷同的栈道  不没入雾中不伸向云端  我们走着气喘吁吁  侧身路过凭栏休憩的人  或驻足请相向的游者先行

  • 标签: 山行外
  • 简介:那片草原叫巴尔虎草原,那座叫汗乌拉。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她,都是一座至高无上的大山。那座敖包坐落在汗乌拉山上,从敖包远望去,克鲁伦河弯曲着玻璃般镶嵌在暗绿的草原上。山岭下开着蓝幽幽的马莲花。当我把深埋在草丛里的头抬起来凝望蓝天时,她来到我的面前。鸣叫的雁阵从头顶上飞过,排着变幻不定的队列。

  • 标签: 草原 敖包 莲花
  • 简介:  宋代笔记里有这样一个笑话:丞相叶衡退休回家乡浙江金华养老.一天,他怅然若失地对来访的客人说:"我大概就快死了,只可惜不知道死了以后好不好."客人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一个年轻人应声道:"好极了."叶衡大吃一惊,追问理由.……

  • 标签: 君易?
  • 简介:本文作者王博仁是我院校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1996年他曾在我院学报(总第19期)发表节选的同名文章,论述内容以建国前胡一川的活动为主,本文是他上一篇文章的再续,以建国后胡一川的艺术活动为主。文章论述了胡一川的办学成就、艺术创作与艺术风格,文中不少地方谈到了胡一川乃至我院校史的细节问题,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 标签: 胡一川 艺术事业 述评 研究人员 艺术活动 办学成就
  • 简介:造物主造艾草时想了什么又给它安排了在人间以何立命是要它在五月装饰人类的门楣窗棂驱除邪毒安家护院?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小子儿。坐门墩儿。——童谣想起婆婆肥硕、迟疑,从晒坝上走过像是饱满的桐子落地。孩子放学的时候,绕道婆婆的栗子坡,看见平家坳孀居的婆婆升起了夕烟。今夜又有酸菜,玉米粥和风萝卜。孩子会来歇一歇,问起她的栗子几时熟么?

  • 标签: 母亲 女子 少年 山梁 栗子 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