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血肿清除术后继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血肿清除术.结果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瞳孔逐渐增大24h再次CT复查,发现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外伤性血肿在手术后继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h之内[1].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2].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压骤降有关.

  • 标签: 急性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对侧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清除术后继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再次血肿。结果本组62例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血肿清除术后继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压骤减致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
  • 简介:摘要通过对数例颅脑损伤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有以下并发症较多见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针对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炎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目的本文血肿开颅术中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原因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方法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5例术中合并的血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在开颅同时进行血肿清除,血肿全部为硬膜外血肿,同时合并颅骨线状骨折,术后生活自理1例,轻工作2例,恢复正常工作2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中压一度下降后出现急性脑膨出,务必要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其它部位是否形成迟发性血肿是必须要排除的原因.

  • 标签: 颅内血肿 开颅手术 手术区对侧 迟发性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各种血肿患者84例。结果8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7例。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33例(ADL评分100分);42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9.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血肿微创清除术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血肿手术后继血肿的CT表现及检查价值。方法颅脑外伤性血肿术后继血肿24例病例。结果术后继血肿分别有硬膜外血肿3例,中线血肿3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挫伤血肿15例。结论CT检查对外伤性血肿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伤 颅内血肿 手术治疗 CT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压(NICP)监护存迟发性创伤性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实有17例为DTIH,其中15例需手术治疗,发现时间为伤后6~74h,平均19.6h。监测结果显示迟血肿ICP较明显增高[(380±62)mmHg:(254±56)mmHg,P〈0.01],而且明显高于69例伤后24h无DTIH患者的平均ICP[(380±62mmHg:(242±65)mmHg,P〈0.01]。16例监测到ICP增高与CT检查结果吻合(94.1%)。结论NICP监护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TBI监护技术.早期诊断DTIH可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颅脑损伤 迟发颅内血肿 无创颅内压监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对冲部位迟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诊断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迟发性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性治疗,所有患者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清除血肿26例,合并内外减压术7例。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共计19例,轻残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血肿通常在原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血肿后72h发生,发病高峰期在原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血肿后24h,因此对于发生损伤的患者应当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观察;另外,躁动不安,进行性意识障碍,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及呕吐等均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表现,在诊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时的CT检查,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迟发性血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对冲部位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血肿患者接受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血肿患者100例开展研究,结合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手术,实验组应用穿刺血肿清除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血肿患者采用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手术效率高并且安全稳定,术后并发症风险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颅内血肿 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底骨折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入的80例底骨折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为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所变化但是研究组的体温降低幅度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底骨折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其体温降低,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颅底骨折 继发 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共对561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1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急性外伤性血肿清除术后继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压。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感染与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38例感染伴发于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发现外感染,带状疱疹感染23例(其中包括Hunt综合征患者6例),结核感染6例,细菌感染(包括全身及局部)8例,真菌感染1例,经过随访脑脊液、治疗反应证实感染病因。对于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不典型时,可以通过伴外病变有助于病因及临床诊断。结论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进行诊断,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注意相关外病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颅内感染颅外病变脑脊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外伤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盖骨部位硬膜下血肿少见,由于小脑幕特殊的解剖结构,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迟发性外伤性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hematoma,DTICH)是指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血肿,或在已有血肿的患者又发现不同部位新的血肿。适时复查CT,DTICH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迟发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急性外伤性 小脑幕 外伤性颅内血肿 CT表现
  • 简介:外伤性血肿心电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ICU收治的20例外伤性血肿病例.术前、术后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心电图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心电图 ICU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术区迟血肿发生的机制及救治措施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术区迟血肿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疗效判定: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了解导致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开颅手术 非手术区 迟发性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就护理干预动脉瘤破裂并血肿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动脉瘤破裂并血肿早期手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后,采用GCS评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GCS评分(9.76±1.42)优于对照组GCS评分(6.12±1.51),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肺部感染,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动脉瘤破裂并血肿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的各方面均进行一定的干预,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切实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破裂 颅内血肿 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