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英法推行绥靖外交的恶果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表明:苏联也曾经推行过绥靖外交。而苏联的绥靖外交比英法的绥靖外交产生的危害更大。

  • 标签: 苏联 德国 绥靖外交
  • 简介:以前作为一名游客。每次经过香港最繁华的中环,我都会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将目光锁定在东昌大厦外墙中文篆书和英文缩写共美的“廉政公署”醒目的标志上。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并长居世界最廉洁城市之列,在我看来,廉政公署和中银大厦一样,都是香港骄傲的象征。

  • 标签: 香港廉政公署 国际金融中心 英文缩写 廉洁
  • 简介:<正>香港政府中有个具有特殊地位的机构——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IndependentCommissionAgainstCorruption),简称廉政专员公署,或廉政公署,或廉署,或ICAC。它是一个直属于港督的反贪污贿赂的独立机构,成立于一九七四年二月,是当时在位港督麦理浩推行的一项“新政”,旨在对付和惩治当时极为严重的贪污罪行,挽回港英政府的声誉。贪污现象由来已久贪污是一种国际性现象,因历史、社会背景不同而表现形式不同。香港的贪污则与港英的殖民制

  • 标签: 表现形式 特殊地位 独立机构 国际性 廉政公署 英国
  • 简介: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咄咄逼人攻势,采取了姑息、纵容、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这与英国经济实力的衰退、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传统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 标签: 靖政策 经济势力 和平主义思潮 均势政策
  • 简介: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廉政公署(IndependentCommissionAgainstCorruption)是香港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立于1974年2月,直属于港督(BritishHongKongGovernor),是一个独立的反贪污贿赂的机构,它与行政事务申诉专员公署及核数署(CommissionofAudit,现改为审计署)一起构成香港监察系统的核心。廉政公署只对港督一人负责,只有港督一人有权向它发号施令,不受港府其他任何机构的控

  • 标签: 申诉专员公署 ICAC 香港廉政公署 香港回归祖国 反贪污 核数
  • 简介: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面向本处所有工作人员公开选拔一名首席调查主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民主推荐,最后有40多人进入了笔试环节。时年43岁的蔡双雄也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蔡双雄25岁就进入廉政公署工作,承办过多起大案要案,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对于这次考试,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 标签: 香港廉政公署 考题 选拔考试 1998年 公开选拔 工作人员
  • 简介:二十六年十二月,临时政府议决任命高凌雳为河北省省长兼天津特别市市长。

  • 标签: 河北省 组织 临时政府
  • 简介:绥靖政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一种外交妥协政策。英国是推行绥靖政策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张伯伦也因签订了绥靖政策的标志性文件《慕尼黑协定》而备受后人指责。本文试从两次大战间的英国经济入手,剖析当时英国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平主义运动和军事力量,从而找出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内在原因。

  • 标签: 绥靖政策 内在原因 和平主义 英国民众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慕尼黑协定
  • 简介:【内容摘要】“九一八”事变后,英国的对华政策是绥靖政策的滥觞。而欧洲绥靖政策不过是对日绥靖政策的延续。一战后,英国海军力量的不足抽掉了其在远东实行强硬政策的基础。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转向帝国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绥靖政策的经济根源。英美外交合作的失败,致使国联在制止日本侵略上无能为力。英国对日绥靖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野心,导致不得不采取欧洲绥靖政策。二战后,美国采取的“战争边沿政策”就是对英国“绥靖政策”的矫枉过正,但长期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全球霸权。

  • 标签: 对日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欧洲绥靖政策 妥协 战争边沿政策
  • 简介:本署成立伊始,为增进行政效率起见,即拟将全省划为四区,分道设治,以期便于指挥藉易治理,当将分道县名呈准施行。临时政府于三月间将四道道尹正式任命,各道公署即次第组织成立。兹将组织情形按日期先后分别如左:

  • 标签: 组织 河北省 行政效率 临时政府 任命
  • 简介:香港今天能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廉洁地区之一,主要得益于1974年成立了廉政公署。甚至有人说“香港胜在有ICAC(廉政公署简称)”。然而世界许多国家建立的反腐败机构收效却与香港廉政公署相差甚远,其中重要原因是香港廉政公署内外运行机制体体现了反腐败需要,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建立了强有力的专业工作机构。

  • 标签: 独立性 策略 制衡
  • 简介: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那么,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呢?教材并未阐释,本文对此略加分析,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慕尼黑协定》 绥靖政策 捷克斯洛伐克 墨索里尼 德国 希特勒
  • 简介: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法西斯主义势力猖獗。法西斯主义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的大敌。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各国政治家面前的责任就是反对法西斯,维护人类的和平、生存与发展。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却未能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反而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苏联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而且苏联自己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差一点闹到亡国灭种的地步。苏联外交中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值得我们当今世界上负责任的政治家思考。更多还原

  • 标签: 卫国战争前 苏联 法西斯势力 绥靖政策
  • 简介:为推动本地区的反腐倡廉,香港廉政公署在具体贪腐案件调查和打击的同时,更注重开展针对性的腐败预防和全社会的廉洁教育,在过去四十多年里开展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造运动。香港的经验对中国内地正在进行的反腐败运动提供了借鉴,提醒我们在监察制度改革中不仅要强化国家机构的反腐,同时也要重视开展社会反腐,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应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 标签: 腐败 廉政公署 监察改革 民俗
  • 简介:1988年6月11日,汤原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县城东门外发现一块长105.7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花岗岩石碑,经鉴定是日伪“忠灵塔”残碑(在日伪统治时期,汤原县城东门外铁道西侧的土丘上有一座日伪“忠灵塔”,1945年8月被苏联红军炸毁)。“忠灵塔”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思想麻醉和精神奴役的工具,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的,它带有浓厚的奴化色彩,

  • 标签: 日伪统治时期 功臣 日本帝国主义 文物管理所 日本侵略者 工作人员
  • 简介:和阗区行政长钞票为甘肃军阀马仲英部将马虎山1934年-1937年期间,占领和阗及叶城一带为用以筹措军费自行印发的纸币,俗称“马虎山票”,面值有“壹两”、“叁两”和“一百文”三种。1937年,马虎山与盛世才交战,10月份战败,逃往印度,“马虎山票”随之停印。

  • 标签: 钞票 行政 1937年 1934年 马仲英 盛世才
  • 简介:本文通过对日伪统治时期河南省公署的相关史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日伪河南省公署政权架构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对构成职员的籍贯及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它们的特点,阐述其对日本侵略者实施“以华制华”方针的影响.

  • 标签: 日伪统治 伪河南省公署 以华制华 《河南省公署职员录》
  • 简介:绥靖政策,是形成于l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国家安全理论,它的核心是民族利已主义。二战前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幌子下,欧洲各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推行了这一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绥靖政策 国家安全 民族利已主义 欧洲 大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简介:中国香港素来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廉洁之城。从腐败到廉洁,这个巨大的转型背后,是什么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学界一直探讨的话题。众多研究表明,于1974年创立的廉政公署(1CAC)是香港肃贪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分水岭,

  • 标签: 中国香港 廉政公署 成功 分水岭 廉洁 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