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胚胎干细胞是毒理学替代法中十分有效地研究工具,随着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现广泛的用于体外发育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响应3R原则,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及避免种属差异性,胚胎干细胞体外研究近年来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展,尤其是3D培养技术的飞速进展。本文针对胚胎干细胞在替代毒理学中的具体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替代毒理学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微团培养和胚胎干细胞试验评价二硝酰胺铵(ADN)潜在的胚胎发育毒性,并评估其是否为致畸物。方法于2018年9月,分离大鼠胚胎并收集肢芽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312.50、625.00、1 250.00、2 500.00、5 000.00、10 000.00 μg/ml)ADN进行染毒,计算细胞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并评价ADN致畸作用。在胚胎干细胞试验中,检测不同浓度(0、39.06、78.13、156.25、312.50、625.00、1 250.00、2 500.00 μg/ml)ADN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mESCs和3T3细胞细胞毒性,并评价其胚胎毒性。以已知的强胚胎毒性药物5-氟尿嘧啶和非胚胎毒性药物青霉素-G为试验材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采用验证性试验模型评价ADN的胚胎毒性。结果微团培养试验中,各个浓度ADN组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分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DN对肢芽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分别为7 480.32和4 526.09 μg/ml,判定ADN为非致畸物。胚胎干细胞试验中,各个浓度ADN组mESCs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156.25、312.50、625.00、1 250.00、2 500.00 μg/ml ADN组3T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ADN对mESCs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分别为1 851.73、1 796.39 μg/ml,对3T3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为3 334.35 μg/ml,判定ADN为无胚胎毒性。结论经微团培养和胚胎干细胞试验模型评价,ADN无胚胎毒性,属于非致畸物。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二硝酰胺铵 微团培养 发育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55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分化的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α1c(Cav1.2)钙电流(ICa-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并鉴定H7hESCs(购自中国科学院)分化获得的人心房肌细胞(分化第8~10天可获得),向心肌细胞转染含有miR-155前体序列或反义序列的慢病毒,分为对照组、miR-155模拟物(Mimics)组、miR-155抑制子(Inhibitors)组。于72 h后,运用膜片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Ca-L、mRNA及蛋白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功获得心房肌细胞,转染miR-155模拟物后,miR-155表达高于对照组(25.52±3.63比1.00±0.00,t=11.7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染miR-155抑制子后,miR-155表达低于对照组(0.59±0.07比1.00±0.00,t=10.9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膜片钳结果发现miR-155上调组ICa-L明显低于对照组(-9.79±3.70比-14.27±3.95,t=2.6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及Western blot证实,miR-155上调组Cav1.2的mRNA表达量(0.45±0.06比1.00±0.00,t=17.226,P<0.05)及蛋白表达量(0.71±0.07比1.00±0.00,t=7.708,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hESCs诱导的心房肌细胞,上调miR-155可导致Cav1.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Ca-L电流减小,可能参与心房肌细胞的电重构。

  • 标签: 微小RNA 胚胎干细胞 膜片钳技术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胚胎干细胞(ESCs)系及其3D视网膜器官培养。方法对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验证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设计多条sgRNA并对其进行活性检测,根据活性、特异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sgRN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打靶载体构建完成后,将打靶载体电转H9细胞系,在hES-ZLM-001基因Exon4和3’-非翻译区之间终止密码子前插入P2A-tdTomato-P2A-iCreERT2,进行药物筛选、阳性克隆富集。设计引物对目标区域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和测序峰图选出纯合去抗性敲进阳性细胞克隆。培养所得1-A07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OCT4阳性细胞比例,采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干细胞标志物SOX2、NANOG和SSEA4表达情况。采用核型分析方法检测细胞核型。应用3D培养技术获得视网膜器官,于分化后不同时间点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种类细胞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与Genebank和Ensembl所提供序列一致。根据H9细胞系靶位点序列共设计16条sgRNA,最终选择sgRNA8和sgRNA12作为sgRNA。电转后通过PCR筛选得到4个去抗性敲进阳性克隆,其中1-A07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分析OCT4阳性细胞比例约为98.7%,所得细胞系外源性tdTomato-P2A-iCreERT2片段重组位置正确,正常表达干细胞标志物,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应用3D培养技术可定向诱导1-A07细胞系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器官。分化后30 d,出现BRN3A阳性神经节细胞、CALBINDIN阳性水平细胞、CHAT阳性无长突细胞,分化后45 d,出现RECOVERIN阳性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后90 d出现PKCα阳性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器官深层,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双极细胞分布于中深层,光感受器细胞主要分布于顶层。结论成功构建Crx-iCreERT2红色荧光报告人ESCs系,该细胞系可经3D培养诱导分化为表达tdTomato红色荧光的视网膜器官。得到的视网膜器官同人类正常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组成一致,且发育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接近于正常的人类视网膜。该细胞系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帮助实现人类视网膜发育和疾病产生的相关研究,并促进致盲疾病治疗方法的开发。

  • 标签: 视网膜类器官 3D培养 胚胎干细胞 光感受器前体细胞
  • 简介:【摘要】细胞产业已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以羊水干细胞为研究载体,初步研究羊水干细胞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希望为羊水干细胞今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羊水干细胞 制备 检测
  • 简介:摘要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USC)是指从尿液中获取的一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提取简便快捷、获取途径无创、不存在伦理问题,在临床研究中相对于其他干细胞具有较多优势,从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该文从尿源干细胞分离培养、细胞表征、来源、应用和外泌体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尿源干细胞 多能诱导干细胞 外泌体
  • 简介: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也被称为卵巢早衰,作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表现为低雌激素水平和高促性腺激素水平。POI的病因及机制复杂,目前无统一定论,在治疗上也主要采用补充雌激素等综合治疗。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治疗POI成为新的关注点,本文对POI的病因及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POI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早衰
  • 简介:摘要:植物培养技术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基础,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离体组织器官,如植物根、茎、花、叶和果实等,培育出一系列的可育后代。利用此技术,可以生产出大量的优良品种来提高原品种的质量。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植物干细胞培养技术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植物干细胞培养 技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猪潜能扩展干细胞(pEPSC)的培育方法。方法:收集D3.5天的猪体内受精胚胎,将获取的猪8-细胞胚胎在定植在STO饲养层上,用含 20%血清替代物, 1×MEM NEAA, 0.1 mM β-巯基乙醇, 103 U human LIF,1.0 μM PD0325901, 3.0 μM CHIR99021, 4.0 μM JNK Inhibitor VIII, 10.0 μM SB203580,5.0 μM XAV939以及100 U/ mL青 链霉素及 2. 5 μg / mL 两性霉素 B 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状,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标志物OCT4、SOX2、NANOG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获得可长期传代pEPSC细胞系,克隆呈现大而扁平圆形,边缘光滑,细胞群落密集,pEPSC中OCT4、SOX2、NANOG均高表达。

  • 标签: 潜能扩展干细胞,pEPSC。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残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近二十年,尽管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干细胞治疗被视为再生医学中最具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刺激自体潜在的干细胞分化等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其临床转化仍存在诸多瓶颈。笔者回顾近年来脊髓损伤干细胞治疗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为脊髓损伤干细胞治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是牙髓及牙本质再生研究中关键的优选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微量元素对DPSC分化的影响是近年口腔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一方面可直接调控DPSC分化、迁移和增殖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发挥抗菌及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改变支架材料的理化特性,间接影响DPSC分化。明确微量元素在DPSC分化中的作用可为实现牙髓及牙本质再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关于微量元素对DPSC成牙向和成血管向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痕量元素 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牙髓干细胞
  • 简介:摘要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是角膜缘干细胞数量或功能下降所致角膜上皮稳态失衡性眼表疾病。国际角膜缘干细胞工作小组于2019和2020年制定并发布了有关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定义、诊断、分期和治疗的国际共识,为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相关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标准。为了方便我国眼科医师正确理解和掌握其核心内容,本文就国际共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入解读。(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5-99)

  • 标签: 多数赞同 角膜疾病 上皮, 角膜 角膜缘 干细胞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而毛囊作为富含干细胞的微型器官,其来源的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F-MSCs)因容易获取、不受年龄限制及伦理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真皮乳头(DP)和真皮鞘(DS)是毛囊的间充质室,含有多种成体干细胞。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DP和DS中干细胞相关的既往文献,并总结归纳了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 标签: 毛囊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逐渐增多,缺血性肠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临床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内科保守治疗、血管介入以及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效果并不让人十分满意,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在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近年来,随着生物疗法的不断拓展,干细胞移植为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脐血干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12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并根据是否发生cGVHD进行分组,探究两种移植类型的免疫细胞重建与cGVH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UCBT组移植后1年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PBSCT组[9.38%(95%CI 3.35%~15.02%)对28.57%(95%CI 9.72%~43.50%),P=0.008];UCBT组移植后2年cGVHD、中重度c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15.60%(95%CI 9.20%~23.60%)对32.10%(95%CI 15.80%~49.70%),P=0.047;10.40%(95%CI 5.30%~17.50%)对28.60%(95%CI 13.30%~46.00%),P=0.014]。②UCBT组CD4+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均高于PBSCT组[59.00(36.70~89.65)×107/L对31.40(18.10~44.00)×107/L,P<0.001;71.30(49.60~101.45)×107/L对41.60(25.82~56.27)×107/L,P<0.001;83.00(50.17~121.55)×107/L对44.85(31.62~62.10)×107/L,P<0.001],CD4+T细胞比例始终高于PBSCT组(P<0.05)。PBSC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1个月高于UCBT组[0.70(0.30~1.70)×107/L对0.10(0~0.30)×107/L,P<0.001;0.45%(0.30%~2.20%)对0.20%(0.10%~0.40%),P=0.002];UCBT组B细胞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9、12个月高于PBSCT组[53.80(28.00~103.20)×107/L对23.35(5.07~35.00)×107/L,P<0.001;21.45%(11.80%~30.45%)对9.00%(3.08%~16.73%),P<0.001。66.70(36.97~98.72)×107/L对20.85(7.72~39.40)×107/L,P<0.001;22.20%(14.93%~29.68)%对8.75%(5.80%~18.93%),P<0.001]。UCBT组调节性B细胞(Breg)计数和比例在移植后第6、9和12个月高于PBSCT组[1.23(0.38~3.52)×107/L对0.05(0~0.84)×107/L,P<0.001;5.35%(1.90%~12.20%)对1.45%(0%~7.78%),P=0.002。2.25(1.07~6.71)×107/L对0.12(0~0.77)×107/L,P<0.001;6.25%(2.00%~12.33%)对0.80%(0%~5.25%),P<0.001。3.69(0.83~8.66)×107/L对0.46(0~0.93)×107/L,P<0.001;6.15%(1.63%~11.75%)对1.40%(0.18%~5.85%),P<0.001]。③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12个月均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P=0.043);非cGVHD组的B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6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49)。UCB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reg细胞计数在移植后第6、9、12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06,P=0.028,P=0.050);非cGVHD组的B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后第9个月高于中重度cGVHD组(P=0.038)。④PBSCT患者中非cGVHD组的B和Breg细胞绝对数和比例与中重度cGV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免疫细胞重建过程中,UCBT组的Breg细胞高于PBSCT组,并且两种移植类型的非cGVHD组的Breg细胞始终较中重度cGVHD组高,表明Breg细胞能够降低cGVHD的发生,揭示了UCBT组cGVHD发生率较低的可能原因。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重建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有文献报告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银屑病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且有较长的疾病缓解期。本文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银屑病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难点以及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儿童3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存在一定困难,在临床护理中应当根据儿童患者的特点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制定优质护理对策,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护理干预,保证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难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骨骼系统中存在多种干细胞微环境,维持不同类型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其中包括了间充质来源的骨骼干细胞(skeletal stem cell,SSC)。它们在体内外均能自我更新和克隆形成,可多向分化形成软骨、骨、脂肪和骨髓基质。近年,随着谱系追踪和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SSC被成功鉴定。相比于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异质性,SSC异质性更低、表面标志物可靠且生物学特性明确。因而,阐明SSC的特性,可为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回顾SSC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SSC的特性、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功能异同。此外,还将讨论单细胞测序技术在SSC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干细胞 细胞谱系 单细胞分析 RNA测序 干细胞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