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将60例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前列0.6mg塞肛,对照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2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53.23±3.88)ml,对照组(203.00±7.56)ml;24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229.76±5.29)ml,对照组(288.91±10.52)ml。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1例),对照组为6.67%(2例),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明显较少产后出血量,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前列组)和对照组(缩宫素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前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8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口服治疗,观察组以直肠给予前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出血患者。产后2h、24h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给予与口服前列预防产后出血,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疗效可靠;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 口服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足月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或舌下含化前列6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组较缩宫素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平均缩短3min,产后2h出血量平均减少85ml,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较缩宫素相比能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各50例。两组均为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前列600ug(3片)舌下含化。对照组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注射液20U肌肉注射。观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失血量试验组为168.1±69.3,对照组207.3±74.8。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用药简便,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度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118例,随机分为前列组,前列+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以上各组观察产时及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产时及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前列组为156±38.0ml。前列+催产素组为160±45.2ml。催产素组为280+39.4ml。前列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列前列+催产数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前列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产后出血
  • 简介: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产妇死亡。多年来临床采用缩宫或麦角新碱以增强子宫收缩,但缩宫必须注射给药,且作用时间短。本文采用前列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简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预防
  • 简介:(贵州省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贵州六盘水553000)摘要目的观察前列临床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且阴道分娩的产妇3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前列200μg,肛门给药,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测量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30Min及2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可引发低热,寒战,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腹泻5,临床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结论前列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作用,方便、安全、高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临床应用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35-01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及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311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前列组160例和缩宫素组151例。观察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第三产程时间及用药副反应。结果产后2h出血量,前列组为261.2±119.9mL,缩宫素组为326.0±188.2mL,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组无产后出血发生,缩宫素组有5例产后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列组第三产程时间为7.2±3.5min,缩宫素组为10.5±3.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优于缩宫素,能较好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预防产后出血 第三产程 临床观察 用药
  • 简介: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前列具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于第三产程早期应用前列,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对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麦角新碱具有升压作用,使这两种药物对一些高危产妇的子宫收缩效果不显著或应用受限.我们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口服前列,通过加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出血,现分析如下.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于高危妊娠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2例产妇,随机分为前列(以下简称)组和缩宫素组各46例,两组年龄孕周高危因素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化前列400ug(英国产口服片剂,每片200u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HTSS〗〓组较缩宫素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预防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产后出血预防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l20例,其中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8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阴道分娩于胎头着冠时舌下含服前列200ug,胎儿娩出后再口服200ug,剖宫产于切开子宫时舌下含服前列200ug,胎儿娩出后再口服200u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20u催产素。准确测量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记录两组阴道分娩的第三产程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9月正常分娩产妇1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1例,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15U,实验组95例,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前列200ug;观察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9%,3.2%;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产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宫缩,降低出血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大出血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患者前列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与对照组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缩宫素相比,前列联合缩宫素可显著减少孕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对产妇产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对象为2015年3月~2015年10月,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20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产妇均为100例。对照组产妇用缩宫素治疗,实验组产妇用前列治疗。对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进行计算,同时对比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产时出血量为(170.5±25.0)ml,产后出血量为(110.0±20.0)ml,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13.00%(13/100)。经检验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6/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娩出后及时用前列干预可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对控制产时、产后出血量,减低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有积极作用,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预防效果
  • 简介:本文选择足月孕阴道分娩产妇100例,在阴道分娩胎肩娩出后.立即口服前列0.6mg顿服,发现产后2h失血量较用缩宫素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各50例。两组均为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前列600ug(3片)舌下含化。对照组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注射液20U肌肉注射。观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失血量试验组为168.1±69.3,对照组207.3±74.8。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着性(p<0.05)。结论前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着,用药简便,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方法。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前列与缩宫素对产后2h内出血量的影响;实验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前列2片(400μg);对照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肌肉注射缩宫素20U。结果实验组第3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31min(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18.8mL(P<0.01)。结论前列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宫缩作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正常足月妊娠分娩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静脉注射宫缩素,观察组20例采取口服前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有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未做处理均能够自行缓解,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了第三产程时间,防止产后出血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口服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30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用药前后脉搏、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用药前后脉搏、血压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临床试验,使用前列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产妇的临床死亡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 米索前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