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9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于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超声科接收检查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250例,依据入科时间分组各12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组开展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显显著(P

  • 标签: 超声科 等候检查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模式缩短非急诊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间非急诊实施CT检查的15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n=750)和品管圈组(n=750),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品管圈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状况。结果与常规组相较,品管圈组患者预约登记时间、注意事项交代时间、分诊及候诊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模式可缩短非急诊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

  • 标签: 品管圈模式 缩短 非急诊患者 CT检查等候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式对缓解其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期间,从在本院超声科进行检查患者中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的前后顺序,将前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后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前后的数据对比发现,两组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检查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均P<0.05。结论:当前阶段对超声科等候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显著缓解检查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以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实施推广。

  • 标签: 超声科 等候检查患者 心理护理 满意度 SAS SD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题我把房子拔高我想看到远处的山水我把人世怀揣于心也许贫病交加死亡浮于眼前我还在爱一切来得太迟那些鲜活的都己仙逝。深夜的风咣当咣当深夜风推开门不请自来这难缠的小蹄子似乎一夜的风流执意要人背负一生的情债这两声着实惊出我一身冷汗我们用古陶煮茶这种带腐尸色的钵可以装点我们的清谈是何其遥远或者饮酒就用盏浅浅的略带辛辣的谷酒一饮而尽豪情被酒精扩散后长歌当哭但这不是最后的表达因为我们从不惮沉默和死亡。

  • 标签: 死亡 酒精 饮酒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CT检查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CT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管理,包括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测量CT检查等候时间,分析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因素,改进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措施,制订控制措施。结果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缩短(P〈0.01),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P〈0.0l或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CT检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 标签: 六西格玛 管理方法 CT检查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之间进行超声检查的60例产妇展开研究,实施本次研究。应用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产妇。对照组在超声等候时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超声等候检查时应用基础护理加心理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工作开始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实验组评分较低,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超声科等候检查的过程中,产妇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与产妇心理特征变化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不能有效护理,产妇心理状况会比较差,对后续检查与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对产妇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超声科 等候检查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80例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不良情绪,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 不良情绪 影响
  • 简介:(一)高大婆正在院子里收她的最后一簸箕榨菜丝。簸箕是用清白竹篾条编的,被太阳晒成芦苇白,支在四条腿的条凳上,像摆了一院子的圆月。翠绿晶莹的榨菜丝切得均匀,整个破旧的大院落清香弥漫。一墙之隔,外面便是车水马龙的闹市,但榨菜香过滤了所有的喧嚣,傍晚的院子宁静而舒适,像一个回忆往事的老人。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在此等候》
  • 简介:夏刚做生意投资失败,工厂倒闭了,他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打击,一个黑夜里,纵身从江中大桥上跳了下去。

  • 标签: 投资失败 生意 倒闭
  • 简介:村口杂货店的老板娘见我面熟,问我是哪家的孩子。我指着身后曲折小径指向的一片砖房,外公的砖房在褪掉颜色的屋瓦中露出屋檐尖儿。“来成家的。”“打乌家的大孙女啊。”老板娘一番打量后,沉沉地拍了拍我的肩。

  • 标签: 候鸟 杂货店 老板 砖房
  • 作者: 周玲 方青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随州44130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产妇在超声科等候检查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需进行超声检查的产妇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先进行检查的5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后检查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情绪、候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不良情绪(SAS、SDS)调查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心理等候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长,两组产妇的心理等候时间均短于实际等候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在超声科等候检查的不良情绪,缩短心理与实际等候时间的差距,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妇 超声科 心理护理 等候时间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进行检查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在等候检查期间,给对照组产妇提供基础护理干预,给观察组产妇提供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超声科等候检查产妇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超声科 产妇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家属在手术等候期的心理需求,提出有侧重点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2名手术患者家属在等候期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对术前告知手术安全性及可能的意外、术前告知手术效果及预后(术前需求)、及时告知手术进程(术中需求)的需求最强烈(均为100%),对等候区环境的需求较低。结论手术患者等候期的心理需求并不是静态的,而应该从动态的、系统的角度出发,术前的必要信息告知、等候区的环境都会影响等候期间的患者家属的心理,从术前、术中以及情境因素三个角度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提高医患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家属 手术等候期 需求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对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将我院门诊 2019年 7 月~ 2020年 6月期间 就诊的 9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 ,根据挂号方式不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常规挂号,试验组患者分段预约挂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为( 20.66±4.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39.65±4.53) min,对比差异显著 ( P< 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4.44%,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门诊实施分段预约挂号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段预约挂号 就诊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150例作为对象,入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情况进行评定;采用医院自拟调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进行调查,并且对上述因素进行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均完成SDS测评,67例患者伴有焦虑,发生率为44.67%。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焦虑发生率与年龄、职业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焦虑发生率与性别、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收入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7.321、7.893、4.346、6.893,P<0.05)。结论:术前等候间手术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且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术前等候间 手术患者 焦虑状态 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