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Leksell提出了放射外科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和许多实践方面研究和论证了不同放射源的优缺点,利用自己研制的立体定向头架进行了第1例放射外科手术,放射源为200kV的X线管。Leksell将这种技术称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并沿用至今。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神经外科 放射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头架 外科医生 放射源
  • 简介:摘要:脑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是指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的系统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情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会出现器质性病变。虽然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与大脑的功能活动有关,但是在进行常规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却可能无法发现异常,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检查措施以及及时的治疗。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副作用越小的治疗方案越对患者有利,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可以精确地量身定制,在保证治疗范围的情况下维护周围正常组织功能,因此在需要对脑功能性疾病进行“器质性”手术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 神经外科 脑功能性疾病
  • 简介:目的总结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6例运用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的开颅手术,均行手术规划和(或)术中导航,胶质瘤切除前先穿刺肿瘤边界,放置标记物。结果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定位误差1.5~2.5mm,平均误差1.8mm,100%准确直达靶点;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均全切除。结论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具有精确定位、实时导航和辨认组织的功能,且能有效应对术中脑组织漂移,操作简便,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辅助技术。

  • 标签: 无框扫描立体定向 神经导航 影像引导 微创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 标签: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学组、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广东省三九脑科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拟定于2008年11月15-18日在广西壮族自

  • 标签: 全国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 学术会议征文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301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二届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 标签: 功能性神经外科 中国医师协会 外科学术 立体定向 能神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简介:由亚洲大洋洲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的2009年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大会暨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大会将于2009年1月8-10日在香港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中心

  • 标签: 中国神经外科 亚洲功能 分会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