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康复训练,对比2组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6MWD(436.52±56.22)m、BMI(24.63±3.52)kg/m2、FEV1(51.06±9.12)%、LCQ-MC(16.74±1.89)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GRQ症状(51.23±17.55)分、活动能力(61.56±18.62)分、疾病影响(34.22±25.75)分和总分(43.06±21.51)分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功能指标,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特征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对急性发作期患者主要纠正其低氧血症以及酸中毒,而稳定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快康复进程。本课题主要探究稳定患者康复护理的进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测 稳定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功能运用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COPD稳定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康复护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慢性阻塞疾病(COPD)稳定患者接受针对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2期间接收的60例COPD稳定患者,结合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针对护理),各30例,之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护理,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3.02%明显超过对照组76.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COPD稳定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针对护理服务,能够逐步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观察两组功能、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稳定慢性阻塞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其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根据其不同严重度来进行分组,中度组有患者25例,重度组有患者27例、极重度组有38例。再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记录干预后,两组患者不同严重度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在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重度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中度与极重度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其急性发作次数,尤其是对重度患者,效果极为理想,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康复训练 不同程度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疾病稳定强化饮食干预对患者功能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饮食干预,观察并分析住院治疗期间和出院3个月后的营养水平和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强化饮食干预后,出院后3个月的营养水平高于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营养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饮食干预 肺功能 营养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120例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康复训练,将两组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mMRC、SGRQ、6MWD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严重度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肺康复训练 不同严重度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开展优化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随机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3例慢性阻塞疾病(以下简称慢阻稳定患者分成2组,针对A组31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功能康复训练,针对B组32例患者实施优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慢阻稳定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慢阻患者干预后的功能指标、康复时间及6min步行距离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稳定患者开展优化康复训练的有效较为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功能各项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优化肺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康复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六君子汤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0月,进行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治疗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收治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取86例,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评估慢性阻塞疾病评分(CAT)。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治疗中,加味六君子汤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稳定期 六君子汤 CAT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治疗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慢性阻塞疾病的治疗而言,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慢性阻塞疾病属于一种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会出现气道受限的现象,严重时候还会引起呼吸衰竭。中医治疗中的很多中医药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加强。比如一些由人参、山药、白术、麦冬等多中药材所制的中药,还能有效减轻隔肌疲劳、滋补元气的功效,对于患有慢性阻塞疾病的病人来说,是具有很大益处的。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慢性阻塞疾病(COPD)稳定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稳定患者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基于此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P<0.05;较对照组,治疗组FVC、FEV1及MVV较高P<0.05;治疗组CRP、IL-8等炎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稳定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法效果显著,可修复患者损伤肺功能,弱化炎因子表达,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补中益气汤加减 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稳定慢性阻塞疾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60名稳定慢性阻塞疾病病人进行研究。同时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通过氨茶碱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住院时间、肿瘤坏死因子-a指标、白介素-6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步行距离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噻托溴铵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养阴清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阻稳定的疗效进评价。方法:检索CNKI、WanFangData等数据库,归纳整理与之相关的文献,通过SPSS25.0软件对筛选出来的12篇文献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RD值=0.16[96%CI(0.10,0.20)],总体效应检验Z=6.20,P

  • 标签: 养阴清肺汤 西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病人施以康复护理的实际临床价值以及满意度评价。方法:随机纳入COPD病人共100例,均为我院于2018年06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稳定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就诊的稳定中重度老年COPD患者54例进行回顾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康复锻炼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及随访6个月时对入组患者测量并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慢性阻塞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并在入组时及随访6个月时对2组患者以上指标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FEV1%pred、CAT评分、mMRC、SGRQ评分和6MWD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FEV1%pred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P<0.001);CAT、mMRC、SGRQ和6MWD均较前略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康复组患者6MWD较前明显增加、CAT评分、SGRQ评分均较前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EV1%pred较前略升高、mMRC较前略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随访6个月时2组间比较,康复组FEV1%pred、CAT、mMRC、SGRQ和6MWD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康复锻炼可以改善稳定中重度老年COPD患者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康复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稳定的临床价值进行研讨。方法:本实验共选取的70例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患者均是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按奇偶数法将其分成讨论组(n=35)行康复护理干预和参照组(n=35)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观察比较。结果:相比参照组,讨论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吸容量指标、用力肺活量指标和一秒率指标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力肺活量 稳定期 一秒用力呼吸容量 肺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测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慢阻)患者10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诊断稳定慢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10年随访,对影响患者全因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稳定慢阻患者182例,中位随访时间89个月,10年病死率51.1%(93/182),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为前3位致死原因。9例患者1年内死亡,173例患者稳定慢阻患者全因病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HR=1.936,95%CI:1.610~2.328,P<0.01)、入组时高慢阻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HR=1.331,95%CI:1.049~1.689,P=0.02)及随访1年时CAT评分升高(HR=1.314,95%CI:1.197~1.420,P<0.01),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入组时高CAT评分(HR=1.719,95%CI:1.026~2.880,P=0.04)、随访1年时CAT评分升高(HR=1.342,95%CI:1.198~1.505,P<0.01)及经CT测定的肺气肿指数(LAA%)(HR=1.062,95%CI:1.007~1.120,P=0.03)。结论高龄、入组时高CAT评分、治疗1年后CAT评分升高及LAA%分别是影响稳定慢阻患者全因死亡及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死亡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测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慢阻)患者10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诊断稳定慢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10年随访,对影响患者全因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稳定慢阻患者182例,中位随访时间89个月,10年病死率51.1%(93/182),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为前3位致死原因。9例患者1年内死亡,173例患者稳定慢阻患者全因病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HR=1.936,95%CI:1.610~2.328,P<0.01)、入组时高慢阻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HR=1.331,95%CI:1.049~1.689,P=0.02)及随访1年时CAT评分升高(HR=1.314,95%CI:1.197~1.420,P<0.01),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入组时高CAT评分(HR=1.719,95%CI:1.026~2.880,P=0.04)、随访1年时CAT评分升高(HR=1.342,95%CI:1.198~1.505,P<0.01)及经CT测定的肺气肿指数(LAA%)(HR=1.062,95%CI:1.007~1.120,P=0.03)。结论高龄、入组时高CAT评分、治疗1年后CAT评分升高及LAA%分别是影响稳定慢阻患者全因死亡及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死亡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对稳定慢性阻塞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稳定慢性阻塞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情况和负性心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值更高(P

  • 标签: 整体护理 噻托溴铵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