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股骨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以骨折线是否位于髋关节囊内,分为囊内骨折和囊外骨折,绝大多数患者为囊内骨折。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并发症亦多,目前仍是骨科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就股骨骨折有关的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的血供 股骨颈基底部 缺血坏死 人工关节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70岁以上)股骨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粉碎性骨折21例,对高龄患者进行受伤前、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并对21例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及输血、术后引流进行统计,并对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1例高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进行随访观察12—24个月。Harris评分受伤前为87—91,平均89.8;术前为32—51,平均43.7;术后为78—90,平均86.2。其中术后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1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95%。手术时间为51—113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123—473ml,平均387ml。术后引流80—360ml,平均180ml。术后髋关节疼痛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论入院后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手术治疗,不但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早期负重下地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 标签: 双极股骨头 置换术 高龄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新鲜无移位股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 85 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托马氏架牵引治疗,研究组采用 AO 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 97.67% 、治疗后,患者 Harris 评分( 91.61±2.25 )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92.53±1.87 )分、未见骨折位移发生,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 p < 0.05 )。 结论: 应将 AO 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应用到老年股骨股骨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避免骨折位移问题发生。

  • 标签: 新鲜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fractureofthefemoralneck)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它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股骨股骨干之间形成2个重要的角度,干角与前倾角。干角股骨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0°~140°,平均127°。前倾角下肢中立位股骨头与股骨干在冠状面上形成角度,正常为12°~15°。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来自旋股内动脉主干之终末支,外骺动脉约2~6小支由股骨头颈交界之外上部进入股骨头,供给股骨头之外侧2/3~3/4;其次是旋股外动脉发出的下骺动脉,有l~2支在股骨头软骨内下缘进入头部,供头内下1/4~1/2;圆韧带动脉发自闭孔内动脉,一般供给股骨头凹窝部分。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护理经验。方法回顾40例老年股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护理,本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科学合理护理,可避免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护理
  • 简介:一、Pauwels角分类可分为Ⅰ型:小于30°(即内收骨折);Ⅱ型:30°-50°;Ⅲ型:大于50°(即外展骨折)。内收骨折是指远端骨折与两髂嵴联线所形成的角度(称Pauwels角)大于50°;而外展骨折是指此角小于30°;前者属不稳定骨折,容易变位,而后者属于稳定骨折,如果继续受到暴力或移位应力,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不稳定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分类 不稳定骨折 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方法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52例移位股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54.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全部患者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比较骨折愈合率、复位优良率及固定优良率。结果49患者均获随访,46例骨折愈合。骨折不愈合11例,3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复位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6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47.5岁。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3例,Ⅲ型7例,Ⅳ型6例。16例患者均采用FNS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5~16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Garden指数评定:16例患者骨折复位均满意。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115 min,平均41.5 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4~47次,平均26次;术中出血量为35~210 mL,平均76 mL;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6 d;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0例,良5例,可1例。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FNS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操作简单,可以通过单一微创切口置入股骨动力棒、外侧钢板、锁定螺钉及抗旋螺钉,固定可靠,对外侧肌肉软组织的激惹小,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背景:股骨短缩是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的X线片测量股骨短缩情况,记录股骨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与Singh指数等情况,分析股骨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10例患者中股骨短缩≥5mm的发生率为55.5%(61/110),≥10mm的发生率为33.6%(37/110),≥20mm的发生率为6.4%(7/110)。75.4%的股骨短缩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股骨短缩组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无短缩组(P〈0.05)。疼痛是股骨短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股骨短缩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股骨短缩组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与晚期股骨头坏死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股骨短缩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应密切观察。股骨短缩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髋关节功能,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短缩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完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6例股骨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岁、单侧骨折、无移位股骨完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7d、随访时间≥12个月。排除标准:术中使用骨水泥、术前或术后出现偏瘫及其他影响功能评定的合并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共104例,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60例,加压螺钉内固定组44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以下计量指标进行t检验: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初次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对以下计数指标进行卡方检验:性别构成、术前合并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级;对以下指标进行生存分析:二次手术的时间间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t=0.676,P〉0.05)、性别构成(2=0.061,P〉0.05)、术前存在合并症(2=0.034,P〉0.05)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加压螺钉内固定组在住院时间(t=4.21,P〈0.05)、住院费用(t=9.92,P〈0.05)、手术时间(t=11.47,P〈0.05)、术中出血量(t=20.93,P〈0.05)、术后初次下地时间(t=24.64,P〈0.05)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于或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术后初次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显著短于加压螺钉内固定组。结论对老年无移位股骨完全骨折,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外科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钉与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移位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6例移位股骨骨折分别采用空心钉(空心钉组30例)及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钢板组26例)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3.85%,空心钉组23.33%。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移位股骨骨折较空心钉,功能恢复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骨折病人的护理和功能锻炼,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方法对股骨骨折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结果无并发症发生,且疗程缩短。结论对股骨骨折病人需进行全面护理。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病人 护理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骨折病人全面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对股骨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病人实行全面护理,无并发症发生,且病程缩短。结论股骨骨折手术的病人需要进行全面护理。

  • 标签: 骨折 股骨颈 全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