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济宁地区脑卒中患者应用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济宁地区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比两组HAMD、HAMA、NIHSS、ADL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分别为(10.78±2.02)分、(13.37±2.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27±3.14)分、16.65±2.42)(t=18.784、19.784,P=0.047、0.043);研究组干预后NIHSS评分(15.85±4.02)分,低于对照组的(19.34±5.35)分,ADL评分(77.14±4.96)分,高于对照组的(65.32±5.17)分(t=22.162、21.957,P=0.038、0.042);研究组满意度94.6%,高于对照组的81.8%(χ2=5.024,P=0.037)。结论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的现状水平,并探讨社会支持照护负担和自我效能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2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28.62±3.97)分,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1),照护负担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自我效能感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22~-0.638,P<0.01)。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社会支持照护负担与自我效能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8,占比为27.42%)。结论社会支持照护负担均是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社会支持能够降低照护负担对照护者自我效能的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主要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照护负担,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

  • 标签: 社会支持 照护负担 自我效能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支持照护需求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支持照护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性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患者选择支持照护护理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心理负担,让患者心理状态逐步转好。

  • 标签: 肺癌患者 心理状态 支持性照护需求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其协同效应。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作用尚未深入探讨。本研究提出了综合支持理论,强调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的有机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积极影响。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密切相关,二者通过情感、实质和认知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特别是综合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临床应重视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的综合作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社会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社会肿瘤患者在全科模式心理干预下对社会支持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中心管辖社区 225例中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患者 110例,心理干预组 115例,两组患者需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得分。心理干预组患者要采用心理干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方法。结果:全科模式下社区肿瘤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治疗之后,对照组的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度总分、主观支持等都低于干预组。结论:全科模式下进行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减轻肿瘤患者的病痛。

  • 标签: 全科模式 心理干预 社区肿瘤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经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伴随着心理需求的增加和复杂化[1]。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以及提供相应支持的策略,包括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干预。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特点,并探讨了有效的支持方式,旨在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心理需求 社会支持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34例肿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7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88.0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2%,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 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更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4例肿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7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2%,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更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在肿瘤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3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实验组为3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的患者,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评估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护理效果较好,其对于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肿瘤的治疗。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会受到社会支持的很大影响,人们的内外心理控制感也影响着社会支持水平。若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具有外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心理会出现较为复杂的症状,主观幸福感指数低,而具有内部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会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本文从研究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的意义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探讨了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及支持计划的关键方面,以提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效能。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的综合分析,我们聚焦于制定一套全面的培训计划,涵盖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支持等多个方面。我们强调建立一个支持体系,包括定期培训、社交支持心理健康资源的提供,以确保家庭照护者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指导。通过这一计划,我们期望提升家庭照护者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他们在服务受托者过程中的满意度和成效。

  • 标签: 家庭照护者 技能培训 支持计划 心理健康 综合素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96例,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以作调查对象,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采用情感支持照护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总分(139.68±1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SCA总分(120.36±1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ESCA评分4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2.14)分、抑郁评分(7.71±1.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13.01±2.78)分、抑郁评分(12.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以此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 重症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公众,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不仅是易感人群,也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甚至有诱发和加重精神行为症状的风险。其照护者在疫情期间面临更大的照护负担,可能心理应激反应更明显。国内多个老年精神医学与认知障碍相关学术团体联合制定专家建议,针对疫情期间认知障碍患者和照护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患者已有精神行为问题的波动特点,提出多学科团队进行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干预的策略,指导疫情期间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诊疗及照护的相关人员开展全程管理。

  • 标签: 认知障碍 精神卫生 专家共识 社会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对肝恶性肿瘤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无锡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4例肝恶性肿瘤带管出院患者为对象,根据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予以情感支持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为(123.85±15.62)分,比对照组的(96.10±16.3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为(175.39±24.89)分,比对照组的(144.63±22.9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通用量表(FACT-G)评分为(82.75±12.69)分,比对照组的(66.64±12.9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在肝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 肝恶性肿瘤 自护能力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人的心理状态与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也相当重要,而人的内外在心理控制感受之间也反映了调节社会的重要能力。如果社会支持程度过低,则具备外界控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心理会产生更加复杂的反应,主观幸福指数降低,而具备内心抑制倾向人格特征的人心理,则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该文从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的重要性入手,以现实为基础,系统论述了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控制感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