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盆腔淤血综合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出盆腔不畅、盆腔静脉充盈、淤血所引起,以广泛性慢性疼痛为特点的症候群。慢性复发性下腹痛、腰痛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约有1/4的普通妇科门诊病人是以不同形式的慢性或复发性下腹痛作为主要症状而就医的。多数病人已婚,症状多半在第一次分娩后短时间内开始,最常见于20~40岁妇女。任何使盆腔静脉血流出盆腔不畅的因素,均可致盆腔静脉淤血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临床观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淤血综合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患者的患病程度以及临床诊断,分析回顾患者治疗效果。结论对于盆腔淤血综合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盆腔淤血综合(PCS)是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二多一少”,即下腹部坠痛、腰背部疼痛、性交痛,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阳性体征少,妇科检查可扪及卵巢触痛。PC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症状特异性低,和其他妇科疾病有重叠,因此漏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在该病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侵入或非侵入成像评估盆腔静脉情况,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精准依据,但目前缺乏完善的诊断标准。本文从PCS的发病原因、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影像诊断要点和困惑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盆腔淤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采用彩超诊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盆腔静脉瘀血综合患者 50例,均为我院 2016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收治,采用彩超多切面对子宫卵巢及其盆腔血管进行扫查,对病变部位、血流等特点观察。结果:本组选择的患者 50例中,采用腹部超声直接作出诊断 22例,采用阴道超声直接作出诊断 28例, 33例为单侧, 17例为双侧。二维:卵巢水肿增大,或偏小、或正常;子宫轻度增大,相对均匀,有程度不等的后倾后屈位;子宫旁显示蜂窝状、串珠状、平行回声,范围在 25×7mm至 49×33mm间,宽度范围为 4.3-8mm,重度者子宫肌壁内可见网格状无回声区。结论:盆腔瘀血综合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时,具可重复、无创、安全、准确等优点,是首选对本病诊断的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彩超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盆腔淤血综合主要为下腹、腰骶部广泛慢性疼痛,无器质性病灶,盆腔静脉扩张是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中医认为本病与血瘀有关。推拿治疗能活血通淤改善盆腔血运,治疗针对性强,疗效满意。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温肾活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盆腔淤血综合患者30例予自拟温肾活血汤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8例,显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结论自拟温肾活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有良好疗效。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温肾活血 中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治疗盆腔淤血综合(PCS)采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选77例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被我院接受救治的PC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例,第二28例,第三组26例。一组实施灌肠法治疗,给第二组实施活血散瘀的中药汤剂治疗,给第三组实施相关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三组患者的子宫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的积液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分值低于一、二组。同时,第三组的满意度、有效率分别为88.9%、100.0%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视为66.7%、87.9%;65.8%、86.8%,再次诊疗意向率为75.0%显著高于第一组、第二组的39.4%、44.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PCS运用穴位艾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穴位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盆腔淤血综合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的盆腔淤血综合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20例患者给予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对照组20例患者仅给予中药灌肠加常规紫外线微波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超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盆腔静脉内径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减小,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但研究组盆腔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盆腔淤血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微波加灌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低频电脉冲 盆底 中药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组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研究组的子宫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均可见长短、宽窄、走向不同的晒网状或串珠状无回声暗带,CDFI检查显示附件区与子宫旁的暗带呈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表现为彩球,腹压增大时,血流信号明显变粗。研究组的盆腔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盆腔静脉管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彩超检查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还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彩超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盆腔淤血综合病人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盆腔淤血综合病人资料6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调气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两组病人全部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盆腔内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峰值,采取免疫比浊法比较两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两组病人中医症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盆腔内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盆腔淤血综合病人,为其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中医辨证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西药以及采用桂枝茯苓丸及益气化瘀汤加减,7d为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痊愈40例,显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疗效明显。

  • 标签: 盆腔瘀血综合征 综合治疗
  • 简介:1949年Tayl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定义为盆腔瘀血综合(pelviccongestionsyndrome,PCS),即由于盆腔静脉瘀血引起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并向大腿放射的症状,是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PCS主要由盆腔静脉慢性瘀血所引起,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诊断介入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逐瘀汤辨证加减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淤血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慢性盆腔淤血综合患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口服活血逐瘀汤(由当归、桃仁、红花、元胡、牡丹皮12g等组成)以观测疗效。结果治疗组54例中,取得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中54例中,取得总有效率70.3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逐瘀汤辨证加减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盆腔淤血综合征 护理干预 活血逐瘀汤 临床效果
  • 简介:频谱多普勒显示静脉频谱不连续甚至返流,  PCS患者盆腔静脉直径及静脉峰值流速与对照组比较,图2 严重PCS者静脉频谱可见返流

  • 标签: 多普勒显像 显像诊断 淤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