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脂肪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浅表良性肿瘤,一般脂肪体积偏小,巨型脂肪不常见,而位于腋鞘的巨型脂肪更是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腋窝皮下脂肪并腋鞘巨型脂肪病例,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术前诊断考虑为体表脂肪,仅行彩超检查即在门诊局麻下行手术治疗;因术前检查的不完善给手术造成诸多困难和许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将其过程分享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指正。

  • 标签: 脂肪瘤 腋鞘 腋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超声诊断皮下脂肪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经手术切除病检确诊病情的皮下脂肪患者 84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高频超声对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确诊病情,检出率达到 100%。皮下脂肪层内经高频超声检查后发现存在高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以及混合型肿块,肿块大小不规则,边界清晰,其中肿块较小的大多呈现高回声,多发肿块大多数呈现均匀回声,肿块较大的则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呈现不均匀状态,低回声当中可发现存在有线状或者短线状的高回声,皮下脂肪体积极大的一般呈现混合性回声。各肿块后方回声无衰减变化,内部查探未发现有明显的血流信号,或者在周边发现有星点状的血流信号。结论:对浅表组织相关疾病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检出率令人满意,具备分辨率高、敏感性突出、操作简便以及经济负担低等优势,可于各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皮下脂肪瘤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皮下脂肪脂肪垫的高频超声表现,比较两种病变的图像特征,好发部位,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皮下脂肪垫的认识水平,明确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0例皮下脂肪病例及5例脂肪垫病例,对照的对它们的彩超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皮下脂肪脂肪垫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对其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垫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皮下脂肪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认为皮下脂肪患者 105例,术前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归纳高频超声对皮下脂肪患者鉴别诊断及引导价值。结果:本研究中所纳入 105例研究患者,有 93例为单发脂肪脂肪在 3个以上的有 12例,多发脂肪粒数 72枚。肿瘤病灶体积最大为( 6.3×2.8) cm,体积最小为( 0.5×0.3) cm。皮下脂肪有典型超声图像表现。结论:对浅表组织肿块类型疾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与敏感性,对检查者操作要求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超声 皮下脂肪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挤捏法皮下脂肪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皮下脂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采用挤捏法皮下脂肪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面积、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记录整理分析。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愈合面积较小、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实验组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结论 挤捏法皮下脂肪切除术可有效增加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挤捏法 皮下脂肪瘤 临床效果
  • 简介:脂肪属软组织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极为普遍。脂肪是由于生理机能反常,脂肪组织变形变性,身体的津液耗伤,以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凡是体内有脂肪的部位均会发生脂肪。从传统中医角度看,脂肪由于体内出现了痰核,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脂肪多为皮里肉外由一层结缔组织包裹的肿块,组织内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片状正常脂肪细胞,脂肪在结构上由大量脂肪组织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形成。形状多样有圆形、扁圆形及分叶状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肿块生长速度较缓慢,患者一般无症状,挤压时偶有刺痛感。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体柔软,边界清楚且光滑。本研究选择对37例皮下脂肪患者给予远红外去痛贴贴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远红外去痛贴 皮下脂肪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皮下脂肪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进行病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自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进行诊疗的皮下脂肪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对超声鉴别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皮下脂肪层内可见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及混合性肿块,大小不一且边界清晰,肿块后方回声均无衰减,肿块周边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或肿瘤内部不能探及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皮下脂肪影像学特征明显,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无创、分辨率高、简单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高频超声 皮下脂肪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价值
  • 简介:背景:脂肪是一种成熟脂肪细胞的良性肿瘤。目前的治疗具有创伤性,有遗留瘢痕的危险。注射经脱氧胆酸盐(一种胆汁盐)溶解的磷脂酰胆碱,已被用于减少多余的脂肪堆积。最近的体内体外研究显示,脱氧胆酸盐可以单独引起脂肪细胞溶解。目的:报道使用脱氧胆酸盐皮下注射治疗脂肪的经验。方法:6例患者的12个脂肪接受皮损内注射去氧胆酸钠(1.0%、2.5%和5.0%)治疗,注射治疗间隔期为2~20周。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体大小、皮肤反应和主观反应。结果:经临床检测(用超声检测脂肪)证实,平均治疗2.2次后,所有体的大小均减小(平均减小面积75%;极差37%-100%)。除了体积减小外,一些体出现碎裂或质地变软。

  • 标签: 皮下注射治疗 脱氧胆酸盐 脂肪瘤 成熟脂肪细胞 瘤体大小 细胞溶解
  • 简介:患者,女性,67岁,以“绝经17年,发现盆腔包块5年”为主诉入院。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滑,无肥大,发现宫体平位,增大如孕50d,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肿块。B超:盆腔内可见一6cm×6cm,实性强回声光团,形态尚规则,提示盆腔内实性占位。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子宫大小10cm×7cm×6cm,前壁明显隆起,表面光滑,灰红色,切面前壁肌层可见一球形肿瘤,包膜完整,大小5cm×5cm×4cm,于宫壁肌层分界清,黄色,质软。

  • 标签: 子宫脂肪瘤 子宫平滑肌瘤 术后病理检查 实性占位 子宫切除术 盆腔包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临床诊断的5例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5例患儿中男2例,女3例,均为足月儿,均有围生期缺氧史。5例均出现皮下硬结,出现时间为日龄3~26 d,消失时间为出生2~6个月。5例病理均支持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的诊断。2例监测血钙升高,其中1例血钙峰值为3.63 mmol/L,腹部B超提示肾钙质沉着,给予水化、含钙量低的配方奶喂养、呋塞米静点治疗后血钙进行性升高,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后血钙降至正常,监测肾功、尿常规正常。1例血钙峰值为3.03 mmol/L,仅给予低钙配方奶喂养,血钙逐渐降至正常,不伴肾钙质沉着。结论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是自限性疾病,但可出现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引起肾钙质沉着症,需要监测血钙水平至少至出生后6个月。

  • 标签: 脂肪坏死 高钙血症 肾钙质沉着症 婴儿,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间断性腹痛,食欲减退半年余”于2013年1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余出现间断性腹痛,腹痛时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且食欲逐渐减退,半年体重减轻约5kg。入院查体: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见胃窦部一大小约3.5cm×2cm肿块,病理为正常胃组织(黏膜)。腹部CT检查示胃窦3cm×2cm低密度影,考虑脂肪

  • 标签: 胃脂肪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570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

  • 标签: 巨大胸腺脂肪瘤 静脉曲张 呼吸运动
  • 简介:患者女,55岁,因“胸闷、气急、心悸3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院。查体: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47/86mmHg(1mmHg=0.133kPa),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两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片发现前下纵隔肿块突向左侧胸腔(图1)。

  • 标签: 胸腺脂肪瘤 胸部X线片 肺呼吸音 纵隔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