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形间断缝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8字缝合止血,观察组采取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在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等时间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成功止血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上,对照组发生率17.78%,观察组发生率4.44%,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形间断缝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的止血效果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利于术后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环形间断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重度环形内痔是目前肛肠科较难处理的常见病之一.因具有临床复发率高,易水肿、术后肛门易狭窄等特点,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作者对42例重度环形内痔患者均进行痔上黏膜环形交错褥式缝合.取得良好效果。并与Milligan—Morgan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环形内痔 临床观察 痔上黏膜 缝合术 治疗 复发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1例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按照"环形缝合法"和"传统缝合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美容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切口疝发生率。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度、切口疝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式相比,"环形缝合法"能明显减低切口感染率和切口裂开率,提高切口的美观性,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 将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运用到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有怎样的影响,探讨缝合的止血作用 。 方法 : 选取二〇一八年六月至二〇一九年六月收治的八十二位妊娠期前置胎盘产妇。将八十二名产妇随机 进行数字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病患分为常规组,编号个位数为复数的为观察组 , 每组产妇 各四十一人 。所有患者均可进行前置胎盘治疗手术,不存在手术禁忌症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规 组实施子宫压迫缝合,观察组行 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 选取手术时间、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作为实验观察指标。 结果: 观察组病患平均手术时间( 50.52±0.16 ) min , 中出血( 383.52±53.1 ) ml ,并发症 发生率 19.51% 。 常规组病患平均手术时间( 51.28±1.16 ) min , 中出血( 667.15±95.4 ) ml ,并发症 发生率 4.88% , ( P<0.05 ) 。 结论 : 运用宫颈下段环形缝合治疗是有效果的 , 病人中出血少,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诊治妊娠期间前置胎盘疾病有较大价值 , 值得推广实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改良B-Lynch缝合联合下段环形捆扎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间我院在剖宫产中发生产后出血超过1000ML和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改手术止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和单纯改良B-Lynch等其他手术止血方案,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加子宫改良B-Lynch缝合联合下段环形捆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总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晚期产后出血以及血性恶露等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子宫压迫缝合联合下段环形捆扎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子宫切除率明显降低,保留了子宫有益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改良B-Lynch缝合 子宫下段环形捆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对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研究时段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45例,改良子宫压迫缝合与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联合)、对照组(45例,常规止血治疗),比较产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24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子宫压迫缝合与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联合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 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术 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经改良子宫压迫缝合结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60例,根据产妇的止血方法,分成A组与B组,A组有31例产妇,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止血,B组有29例产妇,给予常规止血,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率。结果①A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小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率A组为3.23%,B组为20.69%,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通过接受改良子宫压迫缝合结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止血效果,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环形捆扎 压迫缝合
  • 简介:摘要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病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的治疗适应证、效果及并发症均不让人满意,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如何充分兼顾保护肛门功能和治疗的彻底性则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外切内注扎加断桥”将“皮桥”切断缝合,可使肛缘术后趋于平整,避免并发症,无需再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后的结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等后遗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既能将环状痔核彻底处理,又能保持肛管解剖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后遗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环形混合痔 断桥缝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子宫压迫缝合与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展开研究,入组时间在2020.5月-2021.4月。将随机双盲法作为分组方法,分为对比组(45例,予以常规止血)和研究组(45例,予以改良子宫压迫缝合与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联合治疗)两组,比较组间止血效果。结果:与对比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止血成功率明显更高,中、产后24 h失血量明显更少,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改良子宫压迫缝合与子宫峡部环形捆扎联合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失血量与并发症,值得参考。

  • 标签: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常规止血 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疤痕子宫剖宫产中使用子宫下段间断缩窄缝合联合麦角新碱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23年1-12月择取疤痕子宫剖宫产病例40例进行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均20例,研究组使用子宫下段间断缩窄缝合联合麦角新碱,对照组使用麦角新碱,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产后2h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更低,产后24h的Hb水平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剖宫产中使用子宫下段间断缩窄缝合联合麦角新碱的效果理想。

  • 标签: 子宫下段间断缩窄缝合 麦角新碱 疤痕子宫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30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并将其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 15 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间断缝合,观察组中有患者 15 名,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并对这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中出血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恢复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论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治疗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另50例实施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治疗(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治疗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手术时间数据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马应龙痔疮栓辅助游离皮瓣间断缝合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分析的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结合统计学原则,将100例复杂肛瘘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复杂肛瘘患者实施游戏皮瓣间断缝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游离皮瓣间断缝合的基础上,增加马应龙痔疮栓辅助治疗,对两种治疗模式带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模式针对复杂肛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级别测定、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最长收缩时间、尿潴留改善程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均非常明显,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治疗方法有效安全,疗效确切,在临床有进一步值得应用或者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游离皮瓣阻断缝合术 复杂肛瘘 马应龙痔疮栓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 理想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与间断结合缝合的方法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在中采用连续缝合方式,观察组在中采用连续与间断结合缝合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胆瘘发生率。结果  两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缝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胆瘘发生率、疼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应用连续与间断结合缝合方式难度低,可有效缩短缝合时间,降低术后胆瘘发生风险,减轻机体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借鉴。

  • 标签: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胆瘘 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