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环境犯罪是否适用严格责任是刑法理论界长期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个理论难题。严格责任引入会扩大环境犯罪的打击面、突破传统刑法罪过理论等司法弊端,但不可否认严格责任对于严厉打击环境犯罪、减轻检控机关证明责任、提高诉讼效率等司法效益,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严格责任符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促使单位或者个人更为谨慎地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从而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重大作用,环境犯罪应当适用严格责任。但严格责任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必须是有限制的。

  • 标签: 环境犯罪 严格责任 归责原则
  • 简介:犯罪被害人责任是一个尚未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的概念,但是随着犯罪被害人学的发展,社会互动理论、被害性理论等充分论证了犯罪被害人责任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世界上一些国家也通过立法肯定了犯罪被害人责任的存在。认定犯罪被害人责任有助于强化广大潜在犯罪被害人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有助于构建科学的犯罪预防模式,实现刑罚正义和社会正义。为了将犯罪被害人责任应用于实践,需要首先明确犯罪被害人责任的判断标准,然后对犯罪被害人责任进行分类,最后通过立法、司法等环节建立我国的犯罪被害人责任追究制度。

  • 标签: 犯罪人 被害人 犯罪被害人责任 追究制度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环境犯罪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依据现行法律,在对环境犯罪进行追诉时,对被告人主观过错的证明责任是由公诉机关承担的,这样无疑给公诉机关的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导致许多严重污染环境事故的行为人最终得不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有学者呼吁应当对环境犯罪适用严格责任

  • 标签: 环境犯罪 严格责任 现行法律 公诉机关 社会经济 证明责任
  • 简介:<正>国际社会的非集中化法律秩序,使国家间密切合作、有效控制跨越国界的刑事犯罪存在着重重障碍。在确立国际犯罪的主体及其刑罚的讨论中,学术界对国家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问题争议很多。理论上的不一致带来实践中的不协调,致使由国家实施或国家支持的国际犯罪不能受到切实有效的惩罚。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在对外

  • 标签: 国际犯罪 国际法 国家责任 犯罪主体 国际罪行 联合国安理会
  • 简介:国际犯罪中的国家责任马进保国际社会的非集中化法律秩序,使有效控制跨越国界的刑事犯罪存在着严重障碍。在确立国际犯罪的主体及其刑罚的讨论中,学术界对国家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问题争议最大。理论上的不一致带来国际司法实践的不协调,致使...

  • 标签: 国家责任 国际犯罪 国际法委员会 罪过形式 国际社会 国际罪行
  • 简介:<正>引言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火灾爆炸事故、矿难井喷事故、食品药品事故等灾难性重大事故频频发生。该类事故的发生原因中,除了直接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外,往往还会发现由于监督人员疏于监督导致了被监督者不妥当行为而引起危害结果发生,因此

  • 标签: 过失犯罪 过失行为 因果关系 法益 重大责任事故罪 不真正不作为犯
  • 简介:现行单位刑事责任的立法规定是以单位犯罪是一个犯罪行为为理论前提的,因而存在诸多理不断、剪还乱的理论死结。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理顺犯罪单位与犯罪单位成员之间的罪责关系。通常所说的“单位犯罪”实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聚合体,具体包括两个犯罪行为:一个是客观实在的由单位成员实施的自然人犯罪;另一个是法律拟制的单位犯罪,即源初意义上的“单位犯罪”。这两个犯罪行为因“为单位谋利”的单位成员行为在法律评价上的双重性而被立法者人为地聚合在一起,但单位责任和单位成员责任在构成和追诉上应当是各自独立和分离的,二者并不牵涉或互为前提。

  • 标签: 单位犯罪 形态结构 单位成员 单位利益 责任分离
  • 简介:我国刑法中的食药犯罪都以犯罪故意为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然而,由于食药犯罪手段的专业化、复杂化、技术化,公诉机关在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时难度较大,往往导致行为人以无过错为由而逃脱刑事责任。为此,基于食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犯罪手段的特殊性,考虑到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双重需要以及兼顾刑事法治的公正与效率价值,应当在食药犯罪中确立过错责任原则。

  • 标签: 食药犯罪 严格责任 过错推定
  • 简介:对我国刑法理论中各种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作具体分析,具备刑事责任阻却事由的行为在形式上是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阻却责任事由即

  • 标签: 事由关系 犯罪构成阻 责任事由
  • 简介: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关涉单位犯罪立法的正当性。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单位犯罪研究的基本立场,而且决定着单位犯罪理论的整体框架与具体内容。然而,学界对此问题并未做深入研究。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单位犯罪理论的发展。通过对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根据是意志自由的把握,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根据可从单位意志自由中得到解答,并在单位犯罪故意与单位犯罪过失中获得证成。

  • 标签: 单位犯罪 刑事责任根据 意志自由
  • 简介:所谓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其中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 标签: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立法完善 刑法修正案
  • 简介:主客观相统一的二元理论是贯穿近现代刑法学的一条主线,主客观二重性使得刑法摆脱了客观归罪或主观归罪的片面或偏执,使得刑法学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作为刑法学的三大基础范畴,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在逻辑结构上都蕴含着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有机统一的二重性,并且在二重性的逻辑结构上存在着顺序相承的决定和对应关系,犯罪责任、刑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从或偏向客观或偏向主观的片面性走向主客观相统一的二重性的综合和理性过程;二重性也展示了刑法由严苛走向宽缓的进程,体现着刑法的谦抑精神,并可能昭示着未来刑法的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这一更加谦抑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二重性 犯罪 刑事责任 刑罚 逻辑结构
  • 简介:我国采用的是单位犯罪在前,责任人刑事责任在后的立法模式,而我国对于单位的处罚又与我国的立法模式不相适应,由此引起了单位犯罪中单位与个人责任的平衡与协调问题。对此,应该对我国的单位犯罪进行修改,如将单位犯罪的数额标准和自然人犯罪的数额标准规定为一样,将单位犯罪的规定普遍化,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犯罪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与单位犯罪的构罪数额相同等。

  • 标签: 单位犯罪 责任平衡 比较 建议
  • 简介:由于推定具有转移证明责任的功能,因此,自犯罪构成推定功能产生之后,部分要件的证明责任转移给了被告人。这就意味着被告人一旦证明不能,就要承担败诉风险,这显然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证明责任开始分化为提供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其中,推定转移给被告人的仅仅是提供证据责任,而并不转移说服责任。我国犯罪构成由积极要件构成,缺乏消极要件,从而造成推定机能丧失。为此。需要将违法性要件纳入犯罪构成,以恢复其对证明责任的分配功能。

  • 标签: 推定 犯罪构成 证明责任
  • 简介:<正>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与病痛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了一些能起麻醉作用、减轻疼痛或改变情绪的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又发现这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如使用得当,可以缓解病痛,发挥药物的作用:如果滥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而有害健康,成为毒品。毒品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上述药物能使人对其产生依赖性、或瘾癖性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 标签: 毒品犯罪 注射毒品 制造毒品罪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犯罪分子
  • 简介: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对犯罪对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犯罪对象是否存在于所有犯罪当中有着极大的争议。本文结合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犯罪对象的概念作出了重新归纳,合理划定了犯罪对象的范围。并以偷越国(边)境罪为例,合理解释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关系问题。

  • 标签: 犯罪客体 犯罪对象 偷越国(边)境罪
  • 简介:网络犯罪中,日本2000年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检举状况,网络犯罪

  • 标签: 网络犯罪
  • 简介:异化犯罪是剥削思想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政治生活上维护剥削关系的行动。对异化犯罪的研究应当包括现象、原因和防治。异化犯罪在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和经济建设领域广泛存在,并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对构成异化犯罪原因的因素的分析也就是对异化犯罪原因的认识,在异化犯罪发生的过程中可以探寻异化犯罪原因的整体面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才能彻底解决,因此,防治异化犯罪,就要逐步破除产生异化犯罪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消解异化犯罪滋生的文化土壤,并且通过审美教育和审美体验,复归人性的健全。

  • 标签: 异化犯罪 现象论 原因论 防治论
  • 简介:犯罪结果刘生荣一、犯罪结果的新观念(一)犯罪结果的概念。关于犯罪结果的概念,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同的界说,李洁博士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侵害说,对此虽有不同的提法,但在犯罪结果的质的规定性上存在着共识,即把犯罪结果定义为对犯罪客体的侵害;第二种为...

  • 标签: 犯罪结果 犯罪行为 犯罪对象 法定刑 犯罪构成 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