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敷”对硬皮病小鼠模型I型胶原、Ⅲ型胶原(COL—I、COL—III)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小浓度组、中浓度组、大浓度组各10只,采用博莱霉素皮下注射形成硬皮病模型,造模完成后,根据分组分别给予10%、20%、40%“热敷”药糊及肝素钠软膏外用,1次/d,连续1个月,空白组及模型组不用药。完成后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损COL—I、COL—III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浓度组硬皮病小鼠模型COL—I、COL—III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热敷”具有改善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硬化,降低COL—I、COL—III的作用。

  • 标签: 硬皮病 COL—I COL-III 小鼠模型 热敷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理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外敷药,总结高频用药,初步探讨其药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数据库搜索”桡骨远端骨折”“外敷”等关键词,筛选符合本研究的文献。结果:共纳入17种外敷药,其中高频单药主要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药和祛风除湿类药居多。结论:中草药外敷的治疗作用不是局部或者单一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敷药方法护理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应用改良式敷药方法,即创愈宁软膏、凡士林纱与3M透明贴膜联合应用,B组用常规消毒处理后简单包扎创面,护理过程中均采取正确卧位,把握合适翻身间隔时间,减轻创面受压,加强营养支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A组压疮创面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且A组II期压疮愈合时间和Ⅲ期压疮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A组需要换药的时间间隔也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敷药方法结合正确的压疮护理操作可促进Ⅱ~Ⅲ期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改良式敷药方法 常规消毒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敷药治疗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随机选取80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施用中药穴位敷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从治疗效果,还是发生不良反应机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效果对比和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敷药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敷药方法在老年人溃疡期愈合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溃疡期压疮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敷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敷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疮伤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的新鲜程度和周围皮肤颜色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11.2±2.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2.6±3.6)天,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组织新鲜程度和周围皮肤颜色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改良敷药方式治疗老年人溃疡期压疮,恢复时间段,治愈率高,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敷药 老年人溃疡期压疮 愈合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马铃薯外敷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从药物外渗时用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每30~60分钟交替连续6小时,再用马铃薯外敷,1天2次,一次30~60分钟,连用2天。对照组患者不用冰敷,只用马铃薯外敷,1天2次,一次30~60分钟,连用3天。于治疗后第3,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第3,7天的各观察指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敷及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局部肿胀,皮下淤血消退快,疼痛减轻。治疗效果满意,无静脉炎发生。

  • 标签: 冰敷 马铃薯 药物外渗
  • 简介:采用蒙医外治手法结合外敷利比巴拉珠尔散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在节炎225例,经3个疗程(3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中治愈191例,占84.9%;显效28例,占12.4%;无效6例,占2.7%。结果提示,蒙医手法及蒙药利比巴粒珠尔治疗和康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蒙医手法 软组织损伤 利比巴拉珠尔散 外敷药 骨质增生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LEEP刀术后局部中药敷药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分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药辅助宫颈LEEP刀术,出血明显较少,几乎无阴道排液,全部一次治愈。结论采用宫颈LEEP刀术后局部中药敷药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LEEP 中药敷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敷药包扎带与传统绷带治疗多种骨折的效果。方法抽调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多种骨折患者130例,根据绷带的不同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绷带治疗,研究组采用医用敷药包扎带,对比两组患者包扎时间、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及24h松脱率。结果两组患者包扎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包扎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且包扎后3d、7d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0.77%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29.23%,研究组24h松脱率9.23%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多种骨折患者实施医用敷药包扎带,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包扎时间较短,值得应用。

  • 标签: 医用敷药包扎带 传统绷带 骨折
  • 简介:热敷本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如今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养生领域。临近冬季,热敷就特别适用于“抗寒”:用毛巾浸湿热水或药液,敷于特定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老年人经常进行头部热敷,还能护耳、明目、健脑。

  • 标签: 热敷 护耳 中医外治法 特定部位 血液循环 抵抗力
  • 简介: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焦乃军接诊过一位患者,开始的时候因为感觉大腿处有一片皮肤火烧火燎地疼,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平时有点不舒服,大多揉一揉或者用热毛巾敷一敷就缓解了,于是这次也想当然地用热毛巾敷在患处。没有想到疼痛非但未减轻,反而持续加重。

  • 标签: 河南省中医院 带状疱疹 针灸科 血液循环 天后 热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42例、石膏托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和石膏托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石膏托固定组有效率为92.8%,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组。P<0.05。结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扭伤 弹力绷带 外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敷药与火罐疗法相互配合对颈椎病治疗的疗效并探讨适宜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火罐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组患者接受全身药物治疗、推拿、火罐疗法及局部药物外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敷药配合火罐疗法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 标签: 推拿 火罐疗法 颈椎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患者通过手法整复踝关节损伤所致的微细错缝后,用新伤散外敷患处后绷带固定踝关节。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结论手法配合外敷药结合绷带固定治疗急性外踝扭伤,完全无创,患者乐于接受,简单易行,较好地体现了中医骨伤治疗疾病的简、便、廉、验的特点。

  • 标签: 急性外踝扭伤 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若经常反复地皮下注射胰岛素,加上胰岛素的刺激,局部很容易形成硬结。热敷可以促进硬结部位的血液循环,起到消散硬块的作用。将毛巾放在50V的热水中浸泡片刻,拿出拧干后,

  • 标签: 皮下注射胰岛素 硬结 消散 热敷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