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游离是否造福于患晚期口腔癌的老年人。材料与方法翻阅病人的住院记录,从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生活质量得分分别是77.5±10.4和72.1±10.8。接受游离修复重建的病人反馈咀嚼功能更好(p=0.039),而且他们的外貌和味觉功能也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游离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手术费用。结论对患晚期口腔癌的老年病人接受游离修复应该谨慎。

  • 标签: 游离皮瓣重建 非游离皮瓣重建 晚期口腔癌 功能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带趾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趾腓侧带趾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趾带趾神经游离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趾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修复手部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微型游离是常以指、跖动脉为吻合血管,宽度不超过4cm的一类的小,其血管直径比其他游离细小、手术操作更为精细,难度较大。但是,如果选用合适,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2月到1998年12月共收治该类病人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游离皮瓣 临床应用 吻合血管 血管直径 手术操作 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重建感觉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11例,切取时分离其感觉神经,与受区指掌侧神经缝接重建感觉。创面均有指骨外露,面积为1.2 cm×1.0 cm~2.5 cm×2.2cm,切取面积1.6 cm×1.5 cm~3.0 cm×2.7cm。足部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修复1例。本组病例均通过门诊复查及微信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质地、纹、出汗、稳定性、感觉、臃肿程度、血液循环状态、使用情况以及供区瘢痕。结果本组11例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出现静脉危象,予以松解敷料、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危象解除,后顺利成活;供区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7个月,质地柔软、耐磨,稳定性良好,纹恢复,均有少量或正常出汗,有1例轻度臃肿,1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所有感觉恢复良好,均达到S3+级以上,TPD为6.0~8.5 mm,平均7.1 mm,1例患者担心使用患指,3例患者保护性使用患指,足部供区均无磨损及溃疡发生。参考王澍寰对功能的评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本组病例进行评分,优8例,良3例。结论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修复指端创面,能取得比较好的修复效果,而且供区隐蔽,对行走没有影响,是修复指端创面的理想供区之一。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指端创面 修复 感觉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为探讨游离股后内侧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 2020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癌患者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54.5±9.7)岁(33~72岁)。23例患者在口腔癌切除同期均采用股后内侧修复口腔颌面缺损。记录供区穿支血管数目和类型,切取大小、血管蒂长度和动静脉直径,临床成活及供区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对供区瘢痕隐蔽性的满意度。23例患者股后内侧供区均存在可利用的穿支血管,穿支血管数量为2支(1~4支),血管类型均为肌穿支。血管蒂长度为(9.8±1.5)cm(7.3~13.4 cm),动脉直径为2.0 mm(1.5~2.5 mm),伴行较粗静脉直径为2.0 mm(1.5~3.0 mm)。切取大小8 cm×6 cm~12 cm×8 cm,供区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23例股后内侧临床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供区切口感染或肌力下降,仅1例患者术后14 d发生供区切口部分裂开。所有患者对供区瘢痕隐蔽性的满意度VAS评分均大于8。游离股后内侧穿支血管较恒定,临床成功率高,供区瘢痕隐蔽,是口腔颌面缺损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一种较好选择。

  • 标签: 口腔肿瘤 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重建
  • 简介:口腔癌术后多器官大面积组织缺损,常伴有舌、牙龈、口底、颊黏膜、下颌骨等多器官功能丧失.由于解剖结构及多角度不规则的形态和口腔内环境易感染的特点,不仅修复要求较高,而且在整复技术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现报告我们利用游离前臂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重建的初步结果.

  • 标签: 口腔癌 术后 游离前臂皮瓣 器官缺损 重建 多器官功能
  • 简介:桡侧游离前臂骨(RFFF)应用广泛,过去常用于包括下颌骨的复合缺损。该文作者旨在介绍桡侧游离前臂骨在非下颌骨头颈重建中应用的经验。回顾分析1998-2014年间采用RFFF骨修复的患者。结果:142例接受头颈重建的患者中,25例采用RFFF骨修复,包括上颌骨复合体(15例),上颌骨-眶骨复合体(4例),上颌骨-鼻骨复合体(4例),喉(1例)和锁骨(1例)。

  • 标签: 头颈重建 下颌骨 骨皮瓣 应用 前臂 游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游离股前外侧结合腓骨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股前外侧结合腓骨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结合腓骨进行修复。观察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 8.0)、12.0(12.0, 16.0)和16.0(16.0, 16.0)分;对照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 4.0)、12.0(8.0, 12.0)和12.0(12.0, 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5、-2.280、-3.031,P=0.030、0.023、0.002)。结论带血管的髂骨及腓骨为足部骨质缺损提供理想供骨;足底内侧为修复前足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修复后足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良好、外观满意、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足底皮肤耐磨。股前外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能覆盖创面,但术后外观差,感觉恢复较差,易滑移及破溃。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骨瓣 腓骨瓣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联合带蒂背阔肌移植用于肩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采用带蒂背阔肌游离股前外侧肌组合移植修复肩部肿瘤术后大面积复杂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1.7岁(范围:29~56岁)。滑膜肉瘤2例,叶状细胞肉瘤2例,脂肪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患者病程6~24个月,此次术前已接受肿瘤切除术1~5次。患者术中全部采用带蒂背阔肌联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组合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同时重建三角肌功能。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肌状态、并发症情况、上肢外观和功能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12月,6例患者平均随访21.6个月(范围:12~36个月),术后所有肌均存活,未见严重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肌重建肩部轮廓外观满意。术后3个月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确认股外侧肌的神经再支配功能均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肩关节功能为轻度受限,2例为中度受限,1例为重度受限。所有患者自诉肩部不适感较术前明显改善,均对外观及功能恢复结果满意。结论联合肌移植可较好完成肩部巨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创面修复,减少肿瘤复发,同时重建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股前外侧肌皮瓣 背阔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修复创面,供区利用胫后静脉,用“胫后静脉移植”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43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胫后静脉移植”技术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皮瓣 胫后静脉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岛状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血运及存活、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状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岛状及腹股沟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岛状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腹股沟皮瓣 足跟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收治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手掌部11例,手背部8例,年龄4~12岁,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其中,猪草机绞伤11例,压砸伤8例。缺损面积3.5 cm×2.5 cm~7.5 cm×6.0 cm,切取面积4.0 cm×3.0 cm~8.0 cm×6.5 cm。一期手术予以清创后,肉芽组织清洁干燥时,二期游离修复,术后10例获得门诊随访,9例微信随访。结果19例顺利成活18例,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成活。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除1例修复手掌部出现色素沉着外,其余外形美观,无明显臃肿,质地、弹性可,无挛缩、粘连等并发症。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易于解剖,切取时间短,皮肤延展性好,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皮瓣 小儿 手部创面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鼻尖缺损对容貌影响明显,重建较为困难。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诊治1例人咬伤后鼻尖软组织缺损病例,男,44岁,采用颞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耳前游离重建鼻尖,以面动静脉终末支为受区血管,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蒂。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凝、解痉治疗。顺利成活,3个月后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尖外观满意。

  • 标签: 鼻畸形,获得性 鼻成形术 游离皮瓣 超级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成活情况。结果皮全部成活。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 标签: 整形外科 皮瓣 足内侧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游离移植手术的护理新进展。方法 对于18例游离移植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评估及相应护理,术中做好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术后做好的护理及观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回访3-6个月,存活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总结 游离移植围术期对医疗及护理要求较高,优质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护理,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骨游离移植重建部分手指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2020年1月,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骨游离转移重建手指复合组织缺损9例,术中切取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横纹和桡骨远端骨,面积2.0 cm×4.0 cm~3.0 cm×6.5 cm,骨长度1.5~2.5 cm。术后半年内每月于门诊随访,半年后通过微信随访。结果本组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嵌合骨均成活良好;骨平均愈合时间1.7个月;重建手指长度平均2.4(1.8~3.0)cm;患指外观恢复良好;供区瘢痕轻微;术后6个月TPD平均为6.6 (5.3~8.6) mm,末次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7例,良1例,中1例。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游离嵌合骨,可同时重建手指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患指功能及长度,改善患指功能及外观,供区损伤较小,是手指指体重建的简便方法。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 嵌合骨皮瓣 指损伤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