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修复手部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收治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手掌部11例,手背部8例,年龄4~12岁,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其中,猪草机绞伤11例,压砸伤8例。缺损面积3.5 cm×2.5 cm~7.5 cm×6.0 cm,切取面积4.0 cm×3.0 cm~8.0 cm×6.5 cm。一期手术予以清创后,肉芽组织清洁干燥时,二期游离修复,术后10例获得门诊随访,9例微信随访。结果19例顺利成活18例,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成活。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除1例修复手掌部出现色素沉着外,其余外形美观,无明显臃肿,质地、弹性可,无挛缩、粘连等并发症。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易于解剖,切取时间短,皮肤延展性好,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皮瓣 小儿 手部创面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成活情况。结果皮全部成活。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 标签: 整形外科 皮瓣 足内侧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20年1月,我科采用游离足底内侧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清创后皮肤缺损面积1.6 cm×2.8 cm~2.6 cm×4.5 cm,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3~5 d后行游离足底内侧修复拇指缺损+供区取植皮术。术后随访观察拇指的外观、挛缩情况、两点分辨觉及活动情况。结果术后16例全部存活,有2例术后出现静脉栓塞,有1例术后第一天出现动脉危象,2例术前发现血管变异。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外观满意,耐磨性良好,供区植皮创面均Ⅰ期愈合,拇指末节指间关节活动尚可,两点分辨觉5.5~8.6 mm,平均6.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适用标准评定:优11例,良5例。结论游离足底内侧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拇指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足底内侧皮瓣 血管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修复前臂热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修复前臂热压伤5例。术后根据肌腱损伤情况确定制动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结果术后5例均存活。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个月,外形良好,无明显臃肿,植皮区无破溃。结论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修复前臂热压伤术后临床疗效满意,供区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前臂 热压伤 旋股外侧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和胸脐修复小腿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5例,应用股前外侧修复15例,胸脐修复10例。结果术后5例边缘少许坏死,其余全部成活,患肢外观功能恢复良好。供区需要植皮15例,其中股前外侧组10例;胸脐组5例。结论股前外侧和胸脐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是在切取面积、供区的处理及血管蒂长短方面,胸脐要优于股前外侧

  • 标签: 游离皮瓣 小腿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股沟应用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手足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游离腹股沟移植修复,术中对边缘脂肪进行修剪;对其成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顺利存活,1例出现游离远端稍坏死,经植皮后二期愈合;1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作重新血管吻合后,存活。结论采取游离腹股沟移植方式对手足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可让供区直接缝合,且瘢痕小,部位较为隐蔽,缩短了治疗时间,在对手足创面修复中,是较佳的修复手段。

  • 标签: 游离腹股沟皮瓣 手足创面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在四肢创面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0年1月-2023年6月四肢创面修复患者中抽取20例,以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带蒂修复,观察组则给予游离修复,对比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成活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较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四肢创面修复过程中使用游离修复可提升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推广。

  • 标签: 游离皮瓣 四肢 创面修复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岛状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血运及存活、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状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岛状及腹股沟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岛状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腹股沟皮瓣 足跟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游离股前外侧结合腓骨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前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股前外侧结合腓骨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前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结合腓骨进行修复。观察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 8.0)、12.0(12.0, 16.0)和16.0(16.0, 16.0)分;对照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 4.0)、12.0(8.0, 12.0)和12.0(12.0, 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5、-2.280、-3.031,P=0.030、0.023、0.002)。结论带血管的髂骨及腓骨为足部骨质缺损提供理想供骨;足底内侧修复前足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修复后足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良好、外观满意、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足底皮肤耐磨。股前外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能覆盖创面,但术后外观差,感觉恢复较差,易滑移及破溃。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骨瓣 腓骨瓣 修复重建
  • 简介:游离移植由于它克服了带蒂移植存在的手术次数多、固定体位不适、医疗费用大和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是外科修复技术的一项重大发展,所以目前国内、外应用已相当广泛。但是,用于急性外伤的新鲜污染创面还不多。我院于1979年9月9日和28日分别对两例急性创伤病人成功地施行了下腹部游离移植术,现摘要报告如下:

  • 标签: 两例报告 修复创伤 创伤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游离携带足底内侧神经19例,不带神经的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5.0 cm~9.0 cm×10.0 cm,动脉蒂部与桡动脉终末支吻合13例,与尺动脉吻合10例。供区均植皮修复。门诊随访4~12个月,观察质地、感觉、供区愈合情况。结果23例顺利成活20例;2例术后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成活;1例远端少许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末次随访时,质地可,外形美观,供区愈合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感觉恢复S3+ 7例,S3 12例,4例未带神经的感觉恢复较差。结论足底内侧动脉供区隐蔽,穿支较恒定,尤其是携带足底内侧神经时,感觉恢复良好,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手掌 皮神经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桥式移植修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的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背阔肌肌、股前外侧或胸脐修复缺损,通过同侧或对侧肢体动静脉血管为游离组织提供临时血供,即游离桥式供血。修复头面部和躯干缺损时桥接同侧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时桥接对侧胫后或胫前动静脉,供区拉拢缝合或移植中厚片覆盖。待移植的组织与受区充分建立侧支循环后(一般为术后5周),行血管断蒂。术后对片的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8~59岁,头面部4例,臀部1例,小腿6例,足背1例,缺损面积为18.0 cm×7.0 cm~23.5 cm×13.0 cm,切取面积20.0 cm×8.0 cm~25.0 cm×15.0 cm,其中应用背阔肌肌修复10例,胸脐修复1例,股前外侧修复1例。术后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时行血管探查发现为静脉血栓形成,清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移植物成活;1例背部供区所植皮片部分坏死,湿敷换药后愈合;其余病例移植物成活良好,供区亦恢复较好。有2例面部移植皮较为臃肿,术后半年行去脂修薄后外观得以改善。随访1~1.5年,所有病例转移外形较为满意,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差异,前臂及小腿血管供区无畸形及功能障碍,大腿片供区有色素沉着,部分伴浅表瘢痕。结论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损伤严重、无可供吻合血管的创面,应用游离桥式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桥式移植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胸脐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参与研究,利用游离胸脐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修复效果良好,有效存活率为70%,2例边缘起泡经及时换药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部分坏死经重新修复后恢复。结论游离胸脐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血供稳定,修复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软组织缺损 胸脐皮瓣修复 游离
  • 简介:目的报道游离肩胛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1月采用游离肩胛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2例为创伤致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5cm×7cm~13cm×16cm,全部伴有肌腱与骨组织外露,2例伴有内固定外露,另外2例是足踝部大面积瘢痕,反复破溃感染,需切除瘢痕修复。结果术后全部存活,1例外形臃肿,行去脂后外形满意,随访6月~1年,全部恢复正常的学习或劳动,供区无1例残留功能障碍,愈合率100%。结论游离眉胛血管解剖位置恒定,管径粗便于吻合。供区隐蔽创面多能直接缝合,不留瘢痕,对功能及外观无明显影响。肩胛是目前修复足部创面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游离肩胛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与游离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腕部电烧伤患者4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带蒂腹部组、吻合血管游离组,予以进一步治疗。结果吻合血管游离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带蒂腹部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蒂腹部会显著影响到患者整体功能,不适合对手部精细功能、外形要求高的患者;而游离可适用于对手部外形以及精细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整体感觉最佳。

  • 标签: 带蒂腹部皮瓣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 腕部电烧伤
  • 简介:摘要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10号期间在我院应用游离腓骨肌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24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游离腓骨肌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游离腓骨 肌皮瓣修复 下颌骨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