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早期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淋巴水肿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中被定义为一种疾病。目前淋巴水肿尚不能根治,需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维护和呵护。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曾经是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患者群的丝虫性淋巴水肿,在我国本土已经多年没有新发病例。然而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发病人数的不断攀升,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相对于庞大的病患人数,我国的淋巴水肿的专业医疗人员短缺,淋巴水肿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普及。为统一外周淋巴水肿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标准,规范临床诊治,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华整形外科学分会淋巴水肿治疗学组启动了外周淋巴水肿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共识包括淋巴水肿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和辅助诊断、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疗效的维护和患者的教育。该共识的制定基于国内外最新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经验,着重于实用性和普及性,提出淋巴水肿的Ⅰ~Ⅳ分期,对于显微淋巴外科、综合消肿治疗、远红外辐射热疗、同位素淋巴造影、磁共振淋巴造影及吲哚菁绿淋巴造影诊断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我国淋巴学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淋巴水肿 恶性肿瘤 显微外科 淋巴造影术 综合消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 患者采用 淋巴引流技术 ,探讨其应用效果与影响。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在本院治疗的 102 例患者为对象,将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完成乳腺癌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再加以实施淋巴引流技术,观察组则为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对照组患者患轻度水肿有 25 例,中度有 8 例,重度有 2 例,共占 68.63% ,正常有 16 例。观察组轻度水肿 17 例,中度 5 例,重度 1 例,共占 45.1% ,正常 28 例,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睡眠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失眠与可疑失眠共 9 例,占 17.65% ,对照组共 17 例,占 33.33%,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护理模式更佳。 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淋巴引流技术 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综合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乳腺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笔者通过文献回顾,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与非手术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结合临床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相关问题。研究表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非手术预防至关重要,而手术预防仍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考量。医护人员需运用多种预防手段帮助乳腺癌患者,并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持。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预防医学
  • 简介:摘要淋巴水肿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但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估与治疗。本文通过对头颈部癌症患者淋巴水肿的评估工具进行介绍,包括外淋巴水肿、内淋巴水肿的主观和客观评估工具,并且分析每种工具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旨在为国内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或改良根治术的3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通过臂围测量的方法,诊断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情况。从术后1个月开始由患者自测臂围,每月2次,再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双上肢臂围数据。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和非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随访期内,18例发生同侧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淋巴水肿组),287例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非上肢淋巴水肿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是5.9%(18/305)。上肢淋巴水肿组和非上肢淋巴水肿组患者在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放射治疗、BMI、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32,P<0.001;χ2=66.391、4.935、8.196,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Ⅲ水平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放射治疗、BMI≥25和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OR=4.661,95%CI:1.359~15.990, P=0.014;OR=3.548,95%CI:1.311~9.794, P=0.013;OR=4.580,95%CI:1.795~11.628, P=0.001;OR=4.404,95%CI:1.663~11.660, P=0.003)。结论接受Ⅲ水平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腋窝放射治疗、BMI≥25及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较高,应尽早干预,积极预防。

  • 标签: 淋巴水肿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前瞻性研究显示轧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1.4%,且金球其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孔腺癌病人预防淋巴水肿的理念应贯串始终。预防措施包括规范化手术与放疗、功能锻炼及日常注意事项。淋巴水肿可采取保守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术式可包括降低淋巴系统负荷如病变组织切除水、负压抽吸水等,促进淋巴引流如筋膜条引流、网膜引滤及带蒂皮辯引流术等,重建淋巴通道如淋巴-静脉系統吻合术、淋巴管移植术、静脉代替淋巴管移植术.淋巴结移植术等。上述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疗效难以持久且个体差异较大。治疗原则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

  • 标签: []乳腺癌 上腹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抽吸减容和淋巴静脉吻合方法治疗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联合应用抽吸减容与淋巴静脉吻合治疗的111例乳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和患肢治疗前后丹毒发作情况。结果患者患肢与健肢各径线差平均值治疗后第7天为0.2 cm(-0.8,1.1)、复查时仍0.2 cm(-0.4,1.0),均较治疗前的5.0 cm(4.1,6.9)显著减小(P<0.05);患肢与健肢体积差值治疗后第7天为26 ml(-120,155)、复查时37 ml(-66,165),较治疗前786 ml(632,1 200)显著减小(P<0.05)。联合治疗后患肢丹毒的发生率、患肢松软程度及坠胀感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抽吸减容术与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确切。

  • 标签: 淋巴水肿 外科手术 抽吸减容 淋巴静脉吻合
  • 简介:【摘要】 :肢体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类型,严重者都需要骨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相对可靠。但是骨科术后患侧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导致肢体肿胀形成,对于患肢血液循环和术后恢复较为不利。因而术后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预防和改善水肿情况。徒手淋巴引流是一种改善淋巴循环的康复技术手段,在外科肢体损伤术后应用较多,为进一步探究 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针对徒手淋巴引流应用于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综述研究,总结了其改善术后肢体水肿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徒手淋巴引流 肢体水肿 康复护理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癌治疗后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9-2019.09 期间所接实行 宫颈癌治疗后出现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0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40 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探究分析。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对宫颈癌治疗后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行护理时,优质护理所起到的干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宫颈癌 下肢 淋巴水肿 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1个月5天龄的淋巴水肿淋巴管扩张的患儿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以明确其病因。方法提取DNA样本,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基因检测提示CCBE1基因存在c.521G>A和c.472C>T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源自其父母。结论CCBE1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本例患儿的致病原因。

  • 标签: Hennekam淋巴管扩张-淋巴水肿综合征 CCBE1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周径测量法对患者淋巴水肿状况进行测量,将未出现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出现水肿患者列入水肿组,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进行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瘤体大小、放射治疗与上肢淋巴水肿、腋窝淋巴结阳性率有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年龄、放射治疗(P<0.05);通过对比,水肿组上肢肿胀感与沉重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诸多,应当对出现的危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及放射治疗后有较高风险发生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是临床上淋巴水肿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本文对CDT在头颈部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内容及效果进行介绍,包括CDT的适应证、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旨在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或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治疗有效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85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访方式,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取常规随访方式,对比不同方式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后双上肢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前屈度、肩关节外展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生理职能外,研究组患者随访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出院后应用电话延续护理可延伸护理服务、促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保证治疗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皮肤凹陷、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肢体肿胀、皮肤凹陷、乏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小腿淋巴水肿、大腿淋巴水肿及总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下肢水肿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干预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压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3例, 发生率为 7.5%;对照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11例, 发生率为 27.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1例, 无一例重度水肿。对照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3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患者 1例。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5%;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0.0%。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情况,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加压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人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种类之一, 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 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其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患者可有疼痛、外观异常、感染等, 严重影响到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及生存质量 [1, 2]。所以,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5年 12月~ 2017年 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 80例乳腺癌患者, 均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沟通。同时排除精神疾病、不愿意及不能完成实验疗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 49.1±5.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 47.1± 3.6)岁;观察组患者根据 TNM分期:Ⅰ期 11例、Ⅱ期 20例、Ⅲ 9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48.5±6.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 47.6±4.8)岁;观察组患者根据 TNM分期:Ⅰ期 12例、Ⅱ期 19例、Ⅲ期 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因为乳腺术后缺如而导致心理不良情绪产生, 患者产生沮丧、恐惧、担忧等情绪, 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不良情绪实施心理支持, 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减轻不良情绪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的不良影响, 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提高患者的信心。②提高全身一般情况 [3]。对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合并有慢性疾病的积极控制和治疗, 达到麻醉和手术的最佳状态。③饮食指导。嘱咐患者摄入清淡食物, 食物要容易消化, 营养要全面, 提高患者抵抗力, 患者要保证充足睡眠, 利于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④术后护理。术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 对患者患侧上肢进行功能锻炼, 改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 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可导致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 因受阻而导致上肢肿胀, 可实施负压吸引方法来消除肿胀, 嘱咐患者要早起进行功能锻炼, 及早防治水肿发生。    加压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后的第 3天, 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加压护理干预, 从患侧上肢的前臂中部开始进行按压, 在前臂中部按压时间为 5 min, 施加的压力为 10~ 12 kPa, 而后采用弹力绷带进行束臂, 时间为 10 min, 2次 /d[4, 5]。前臂中度按压结束后, 依次在肘部、肘上部进行按压, 具体按压方法同上。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 12周患侧上肢发生水肿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程度分度情况, 根据文献报道对上肢水肿程度进行分度 [5], 分为轻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3 cm)、中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3~ 5 cm)和重度水肿(患肢水肿最严重部位周径超出健侧 >5 c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3例, 发生率为 7.5%;对照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11例, 发生率为 27.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1例, 无一例重度水肿。对照组患者轻度水肿 3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患者 1例。观察组患者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5%;对照组患者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0.0%。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 在女性人群中高发。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后, 由于疾病本身和术后乳房缺如, 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情绪, 影响术后恢复 [6, 7]。乳腺癌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 如患侧上肢功能运动受限、患侧上肢水肿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影响到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8]。所以, 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术后起着重要作用。加压护理干预是针对术后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所致水肿而实施的专门护理措施, 通过加压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患者减少, 观察组患侧上肢水肿程度中轻度和中度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    综上所述, 加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情况, 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邓雪莲, 孟强, 戴红芳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9( 3): 111-112.     [2] 严梅, 蒋妮, 王雪芹, 等 .复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治疗效果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6( 12): 1109-1112.     [3] 肖轶容, 徐燕舞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7( 25): 134-135.     [4] 周艳, 朱维萍, 郑平飞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护理与康复, 2010, 8( 1): 7-9.     [5] 段艳芹, 李惠萍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评估研究进展 . 护理学报, 2010, 10( 5): 18-20.     [6] 杨艳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3): 420-422.     [7] 石岚, 吴毓东, 徐卫英, 等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 5): 89-91.     [8] 颜巍, 刘晓舟, 周岩, 等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 .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 3): 209-211.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压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3例, 发生率为 7.5%;对照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共发生 11例, 发生率为 27.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周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1例, 无一例重度水肿。对照组患侧上肢轻度水肿 3例, 中度水肿 7例, 重度水肿患者 1例。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5%;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为 20.0%。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水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情况,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加压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ymphedema of the affected limb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ss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and degree of upper extremity edema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3 cases of upper extremity ede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2 weeks, the incidence was 7.5%; 11 cases of upper extremity edema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2 weeks, the incidence was 27.5%; the incidence of upper extremity ede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2 week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2 cases of mild edema, 1 case of moderate edema and no case of severe edema.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 cases of mild edema, 7 cases of moderate edema and 1 case of severe edema.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edema was 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ede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s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dema of the affected side of the upper extremity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and the nurs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采取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囊括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 62 例,依据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 31 例,参照组施以手法引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就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组间比对。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可有效消除患者水肿症状,临床效果确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按摩 手法引流 乳腺癌 淋巴水肿